緒論 曆史追承:連鎖經營的“前世今生”(1 / 2)

緒論 曆史追承:連鎖經營的“前世今生”

如果要追溯起連鎖加盟的曆史,最早時期的萌芽應該是19世紀40年代,英國的一些啤酒釀造商將專賣權授予一些經營啤酒的小店鋪。

而相對於浩瀚無涯的曆史來說,連鎖加盟發展到現在的這一百六十年的時光又不是太長,但對於一個行業的興起,一個行業的衰落,一百六十年,又可以涵蓋一個行業的一生。

而就在連鎖加盟萌芽剛剛興起之後的1851年,勝家(Singer)縫紉機公司開始以特許經營的方式出售其縫紉機分銷特許經營權,雙方以特許經營協議書的方式構成雙方的特許加盟關係。通過這種方式,他們很快組織成了特許經營網絡,占有了美國縫紉機市場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勝家公司被認為是特許經營的鼻祖。

19世紀末~20世紀初,石油提煉公司和汽車製造商開始授權給一些人和企業銷售他們的產品。例如福特公司要求其特許經銷商必須按總部規定的銷售方式和服務標準銷售福特汽車。自此,特許經營具有了“授權分銷製造商產品”的商業含義。

這一時期的特許經營被稱為“第一代特許經營”,也叫“產品品牌特許經營”,現今,仍有許多製造商運用這一方式。

初期的連鎖加盟像是小孩蹣跚學步一樣,踉蹌前行,一直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經濟快速發展,其中,餐飲、旅館等服務業的發展使特許經營在內容和形式上更加豐富。

而就在這時,一道加盟業的柏林總攻打響了。就在1937年,麥當勞兄弟,哥哥麥克·麥當勞和弟弟戴克·麥當勞在加利福尼亞州一條國道旁開了一家很普通的小吃店。而這家小吃店就是現在世界著名的快餐店——麥當勞的前身。

當時正趕上美國開始進入汽車時代,店裏的生意很好。1940年,他們將店鋪遷移到洛杉磯東部80公裏的一個繁華住宅區,生意十分紅火。經過十年的經營,兄弟倆積累了財富,但他們依然認為應該改變原有的思路和經營模式。他們關閉了經營了十年的餐廳,決定引進自助服務和快速提供食品的方式。與此同時,他們將自己開發並取得成功的體係命名為“快速服務係統”,以特許加盟的方式進行推廣,即將食品製作技術和配方、餐廳的設計以及產品銷售技巧等傳授給加盟商,加盟商交納一定數額的加盟費。

盡管兄弟倆非常熱心於這一模式的推廣,但卻不熱衷於加盟製度的管理和完善。真正使麥當勞在市場上快速發展起來的是麥當勞的一個的加盟商——萊·克羅克先生。克羅克先生是一位奶油冰激淩機推銷員,當時,美國市場上開始流行軟冰激淩,奶油冰激淩機的銷售受到很大影響,恰在此時,他收到了麥當勞公司8台機器的訂單,這是他收到的最大訂單。出於好奇,他來到了麥當勞餐廳,當時尚未到正午,但是餐廳裏三個櫃台前排著長隊,而且人越來越多,服務員們以每客15秒的速度提供食品。他在感到震驚的同時發現了其中蘊涵著的巨大商機。1961年,克羅克買入麥當勞商標權,開始全力投入麥當勞特許加盟發展模式的研究和開發。他提出QSC(質量、服務、清潔)的經營理念,並將其編寫成了具體的指導手冊,極大地促進了加盟店的發展和管理。在當時的美國,加盟連鎖方式存在著特許商要求加盟商高價購買原材料,總部從中提取價差或中介費和高額加盟費的情況。但克羅克堅信,隻有加盟商的成功才會有特許商的繁榮,並采取了一係列服務加盟者的措施和辦法。5年後,加盟餐廳超過了25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