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注意飲食衛生(1 / 3)

第七章 注意飲食衛生

第七章 注意飲食衛生

日常注意事項

A.養成吃東西前洗手的習慣。人的雙手每天接觸各種各樣的東西,會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蟲卵。吃東西前認真地用肥皂洗淨雙手,才能減少“病從口入”的可能。

飯前洗手可以預防甲型肝炎和腸炎、霍亂以及其他腸胃疾病的傳播。還有,洗手的時候一定要用肥皂認真清洗,不然還會有細菌停留在手上,最好用流動的水衝幹淨手,不然會造成二次汙染。

B.生吃瓜果要洗淨。瓜果蔬菜在生長過程中不僅會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蟲卵,表麵還有殘留的農藥、殺蟲劑等;如果不清洗幹淨,不僅可能染上疾病,還可能造成農藥中毒。長期吃殘留農藥的瓜果,農藥的毒素會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也會加重肝髒的負擔。因為肝髒就需要不停地工作來分解這些毒藥,還極有可能致癌。所以,吃瓜果前一定要清洗幹淨。

C.不隨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種類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毒素。雖然有些野菜、野果的毒素很少,但是吃多了也很容易中毒,缺乏經驗的人很難辨別清楚。除了野菜、野果本身帶有的毒素外,那些受空氣汙染的野菜、野果也很容易吸收空氣中的鉛,生長在廢水邊的野菜常含有毒素,這些都不能食用。因此,不隨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確保安全。

D.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食物封存或者儲藏不當就會變質,天氣炎熱的夏天這種情況出現得會更頻繁。食物腐爛變質,就會味道變酸、變苦,散發出異味兒,這是由於細菌的大量繁殖而引起的。食物變質就會引來很多細菌,有的細菌會變成毒素,吃了這些有毒的食物會造成食物中毒。有很多食物中還含有致病、致癌的物質,給人們的健康帶來很大的危害。

E.不隨意購買、食用街頭小攤販出售的劣質食品、飲料。這些劣質食品、飲料往往衛生質量不合格,使用的原材料也沒有經過嚴格的檢測。而且這些劣質食品和飲料中的防腐劑和大腸杆菌會嚴重超標,經常吃這種食物容易患上腸胃疾病,長期飲用劣質飲料還會對人的肝腎等重要器官造成傷害,嚴重還會引起癌症。所以大家一定不要使用、飲用那些會給健康帶來巨大傷害的食品和飲料。

零食是否一概不能吃呢

零食是指一日三餐之外所吃的食品。適宜小學生選用的零食品種很多,大致可分為3類:

A.幹果類。如花生、瓜子、蠶豆、核桃等。這些食品大多是植物種子,其中除含有蛋白質、維生素和植物油外,還含有鈣、磷、鐵等無機鹽。這些營養物質僅靠孩子一日三餐是不能充分獲取的,所以吃些硬果類食物,可補充體內營養的需要,對孩子的生長發育也有利。

B.糖果、蜜餞類。如果脯、杏幹、蜜棗等。這些食品除營養豐富外,還有開胃作用。

C.餅幹、糕點類。因都是糧食製作的,適量食用對孩子沒有害處。

許多家長認為吃零食有害,不讓孩子吃,這是不對的。正在生長發育期的孩子適當吃一些零食,不但不會給身體帶來傷害,反而對身體生長發育有利。學生生長發育需要多種營養,而他們胃容量比較小,每一餐飯不可能吃得很多。而且三餐的食物品種也不可能太多,隻能靠零食補充。

另外,孩子體內儲藏肝糖原的能力差,食品在胃裏的消化又很快,隻靠三餐主食是不夠的,因此,應適量吃些零食。

吃零食要講究衛生是比較困難的,因為吃零食往往不分場所,有些零食本身做得不幹淨,難免粘染病菌。因此,吃零食應注意以下幾點:

A.吃零食要有節製,最好在兩餐之間吃一點兒,不可過多。

B.吃零食應講究衛生,不買不幹淨的食品,不邊幹活邊吃零食。吃零食前要洗手,特別是吃那些用手抓來直接入口的食物,如果脯等食品,最好用牙簽。

C.食品不可放過久,存放要保潔,過期變質食品不可再吃。

家長要正確引導孩子,讓他們選擇營養相對均衡、全麵的零食。使他們既能享受到吃零食的樂趣,又能獲得一定的營養補充。在進行指導時應該采取正麵教育、正麵強調的方式,告訴他們應該選擇什麼樣的食物作零食,什麼時間吃零食合適。合理安排吃零食的時間很重要,在時間上要注意以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