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我國的文化史上,美術以其優秀的民族傳統和不朽的作品而占有極其光輝的篇章。從原始社會到現在,各種工藝品如奇葩異卉,鬥妍爭輝;各個畫派如涓涓清泉,彙為滔滔江河;雕塑、壁畫宏深博大,蔚為奇觀。這些藝術瑰寶不僅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人類藝術寶庫中的珍品。在人類曆史的蒼穹中,它如同璀燦的群星,映印著人類的足跡,從荒蠻的遠古走向文明。

當人們用文字來探討各時期的美術作品及美術家,並對其理論及各門類技巧進行研究和總結時,美術史和美術理論便應運而生。隨著人類文明的進展,現代科學沿著學科高度分化和高度綜合的方向蓬勃發展,美術同樣受著相關的邊緣學科的影響和衝擊,既要保持和美化美術各門類自身的特征,又要融合互相滲透的集體精神。因此,就有了“美術學”這一新名詞,於是把美術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給予科學的探討和係統的研究。

關於美術的範圍

從廣義上講,美術包括繪畫、雕塑、建築藝術、工藝美術。在東方,美術還涉及書法和篆刻藝術等。

在中國,“美術”一詞係於“五四”新文化運動前後由海外傳入,開始被文藝家和教育家普遍使用。美術,也稱造型藝術、空間藝術、視覺藝術、靜態藝術。美的根本特征是造型性,因此叫造型藝術。繪畫使用線條、明暗、色彩;雕塑使用石頭、金屬、木頭、泥巴等材料,創造出占據一定空間的靜止的視覺藝術形象。人們在欣賞美術作品的藝術形象時,猶如目睹其人、其景、其物。

美術屬於社會意識形態範疇,它是通過可視的藝術形象去感染人,影響人的情感。美術對社會的作用是通過人們的意識作用而實現的。人們欣賞藝術作品,思想意識必然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然後通過人們的意識去影響實際生活。這就是說,美術不能直接改造社會現實生活,卻能影響人的思想認識,通過對人們的意識的影響和改造,從而達到改造社會現實本身。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生活、形象和思想感情。美術作品可以使人振奮精神,開闊胸懷,達到互相同情、增強意誌、建立信念的目的。作為精神產品的美術,是全麵滋養人們心靈所不可缺少的營養品之一,人類依靠它陶冶情懷,並協同姊妹藝術及各門類的科學一起認識世界、普及教育、開拓文明。所以,文明的發展和美術是分不開的,美術是精神文明的重要而鮮明的標誌之一。

(一)繪畫藝術

中國畫簡稱國畫,在世界美術領域內自成獨特體係。國畫是用毛筆、墨、中國畫顏料在特殊的宣紙或絹上作畫。中國畫分壁畫和軸畫兩大類。在題材上,有人物、山水、花鳥畫等之分。在技法上有工筆、寫意和兼工帶寫三種。中國畫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在描繪物像上主要運用線條、墨色來表現物體,不強調明暗,有高度的表現力,與文學、書法、篆刻相結合,達到“形神兼備”、“氣韻生動”、“渾然一體”的審美效果。中國畫獨特的裝裱藝術也是中國畫藝術的組成部分之一。

油畫西畫中的一種。它是用油畫顏料描繪在布、木板、厚紙或牆壁上的圖畫。其特點是色彩豐富,能較充分地表現物體的複雜色調、明暗、體積、層次和雄偉場麵,能如實地表現人物形象。顏料有極大的遮蓋力,描繪自由,便於修改。油幹後,顏料堅實耐久,不易黴變,便於保存。油畫始於古希臘、古羅馬,完善於文藝複興時期。

版畫指在各種不同的材料版麵上用刀、筆刻畫出藝術形象,並通過印製而形成的一種繪畫。版畫最大的特點是具有複製性。版畫由於各種材料、手法的運用不同,因此又分銅版畫、石版畫、絲版畫、膠版畫、木刻、玻璃版、吹塑版、紙版等形式。其中木刻還分黑白木刻、套色木刻、水印木刻、油印木刻。

水彩畫西畫的一種。它是以水調和顏色所作的畫。水膠調製的顏料可溶於水,繪畫是利用顏色與水溶合去塑造藝術形象。水彩畫有透明、滲溶、疊蓋、渲染等藝術特性,以明快、便捷為其特色,與中國寫意畫有許多相似之處。

水粉畫它是用水調和粉質顏料所作的畫。顏料有一定的覆蓋性,有幹、濕、透明、厚積等不同表現手法,具特點兼有水彩的明快和油畫的渾厚。早年的水粉畫包括濕壁畫、蠟畫、蛋彩畫、膠彩畫等。

壁畫指繪製在建築物或洞窟牆壁和天花板上的繪畫。根據不同的場所,可分為窟壁畫、寺院壁畫和宮室壁畫、墓室壁畫等。壁畫的設計與繪製要適應整體環境的布局與協調。現代運用不同的繪畫技法,在機場、賓館處時有可見。

年畫它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繪畫形式。年畫用於新年時裝飾居住環境。年畫的特點是構圖飽滿、線條挺拔、色彩鮮豔而富有裝飾性,民間生活氣息濃厚,有較強的感染力。它是中國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繪畫形式。

素描素描主要借助於單色線條的組合來表現物像的造型、色調和明暗效果。素描作為基本藝術技法訓練的基礎,是訓練畫者的觀察力和表現力的手段。素描作為單獨的藝術形式也可直接表現藝術家的情感與思想。素描的主要工具是紙、鉛筆、木炭、鋼筆、毛筆等。

其他肖像畫、風俗畫、曆史畫、軍事畫、宣傳畫、風景畫、靜物畫;速寫、漫畫、連環畫、組畫和插圖等。它們是根據繪畫所表現的內容和功用性不同而劃分的畫種,與以上各種畫種共同成為“繪畫”的整體。

(二)雕塑藝術

雕塑是造型藝術中重要的一種。是雕、塑、刻三種製作方法的總稱。從表現手法和形式來說,雕塑通常分為立體雕塑、半立體高浮雕以及淺浮雕,還有一種界於圓雕和浮雕之間的透雕三類。從製作工藝來看,它可以分為雕和塑兩大類。雕,有石雕、木雕、玉雕等;塑,有泥塑、陶塑等。

圓雕指不附著在任何背景上,可以四麵觀賞的完全立體的一種雕刻。

浮雕它是在平麵上雕刻出凸起的形象的一種雕刻。按照表麵凸起的厚度,又可分為高浮雕和淺浮雕兩種。

透雕指界於圓雕和浮雕之間的一種雕塑形式。一般情形下是在浮雕的基礎上,鏤空其背景部分。根據需要的不同透雕有單麵雕和雙麵雕之分。

(三)工藝美術

工藝美術又稱實用美術,是運用各種物質材料以不同美術工藝技巧製成的各種與實用相結合,並有欣賞價值的工藝品,是美化生活的用品和生活環境的美術。

工藝美術的範圍,以工藝材料的不同來劃分,有陶瓷、金工、染織、漆器、琺琅器、木器、塑料、化學纖維等種類。以功能目的劃分,工藝美術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日用工藝,主要以實用為目的、經過審美加工的實際生活用品,如服飾、器皿、紡織、家具工藝等;另一類是陳設工藝,是指專供欣賞的陳設品,如牙雕刻、玉雕刻、裝飾繪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