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藝術是人類把握現實、表現思想感情和審美理想的特殊方式。美的自然物如奇石異木處在自然條件下的時候並不是藝術,當它們被人搬到園林,按照美的理想進行加工和安置以後,成為園林藝術的一個組成部分。
藝術領域廣闊,種類繁多,並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明創造和自身經驗的積累而不斷發展和出新。一般來說,藝術首先分為電影、戲劇、美術、音樂、舞蹈、文學等門類。這些藝術門類鮮明地體現了藝術作為人類把握現實、表現思想感情的特殊方式這一本質特征,也是最全麵地發揮了藝術的社會功能,影響深遠。其次是日常生活聯係最為密切的同時具有實用功能的藝術,如實用性的工藝美術、裝潢藝術、服飾藝術、建築藝術、園林藝術等。這些藝術主要用來美化生活,為人們創造優美的生活環境,使他們獲得精神愉悅和性情的陶冶。第三是處在藝術邊緣的一些門類,如工業設計、藝術性體育競技等等。這些既帶藝術性同時又屬於其他領域的事物,也被稱為“亞藝術”。
藝術在總體上和根本性質上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形態,是一定社會上層建築的組成部分。它同時也帶有非意識形態性因素,這種因素在實用型與技巧型藝術中顯得較為突出。但是藝術作品屬於精神產品範疇,或者具有突出的精神性質,它或多或少會對人們的精神世界發生作用,影響接受者的感情、意識、思想和世界觀。
藝術的分類
藝術的種類,有一個從少到多、從簡單到複雜的發展過程。原始時代的藝術,隻有歌舞和造型藝術(包括繪畫和雕塑)兩類。後來逐漸分化演變為詩歌、音樂、舞蹈、雜技、繪畫、雕塑、書法和散文、曲藝、戲劇等等。近現代又出現電影、電視藝術等新的門類。
對於藝術種類的劃分,曆來由於依據標準的不同,存在不同的方法。主要的分類法有三種:1.以藝術作品的展現方式為標準,分為空間藝術、時間藝術與時空藝術三類。音樂、文學等是在一定的時間過程中逐漸展現出來的,稱時間藝術;繪畫、雕塑、園林和建築藝術等,是在一定的空間展示出來的,稱空間藝術;舞蹈、戲劇、電影、電視等的展示,既要占有一定的時間,又要占有一定的空間,稱時空藝術。2.以對藝術作品的感知方式為標準,分為視覺藝術、聽覺藝術、視聽藝術和想象藝術四類。繪畫、雕塑、書法、園林、建築以及舞蹈、雜技等為視覺藝術,音樂、曲藝等為聽覺藝術;戲劇、電影、電視等為視聽藝術;文學作品雖然要通過閱讀或聽人口述才能感知,但它的內涵則是接受者運用自己的想象才能把握到的,屬於想象藝術。3.以藝術作品的表現手段為標準,分為美術、音樂、舞蹈、戲劇、電影、電視、曲藝、雜技、園林和建築等門類,這是通常使用的藝術分類方法。
另外,還有根據物質材料和媒介的區別,分為造型藝術、音響藝術和語言藝術;根據反映生活和表達思想感情的側重麵不同,分為再現藝術與表現藝術;根據藝術功能的不同,分為美的藝術和實用藝術等等。
20世紀藝術形態學的建立,進一步拓展了藝術分類的研究領域。藝術形態學運用係統論觀點,將整個藝術世界逐級分為類別、門類、樣式、種類和體裁,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加以研究,來闡明分類的曆史過程和演變規律等。
藝術典型
藝術形象範疇的一種特殊概念,是藝術形象的高級形態。_般指小說、戲劇、電影、電視劇等門類的敘事性作品中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也稱典型人物或典型形象。典型人物是具有高度代表性同時又有獨特個性的人物,是普遍性與獨特性、共性與個性的統一體。別林斯基稱之為“熟悉的陌生人”。典型人物又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是一定時代某種性格的代表。中外藝術史上許多優秀作品中創造的典型人物家喻戶曉,千古流傳。
按照現實主義的標準,要創造成典型人物必須同時要有典型環境。恩格斯說據我看來,現實主義的意思是,除細節的真實外,還要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致瑪·哈克納斯》)典型環境是指作品中人物所生活的、促使其性格形成的特定環境,是一定時代的社會生活麵貌及其發展趨向在作品中的具體表現。典型人物以及圍繞著他並促使他行動的典型環境,都是作者根據現實生活加以提煉、概括、升華而創造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