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禮記·大學》裏說,“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換句話說,就是一個胸懷天下的人,會從國家著手,治好自己的國家;要治好國家,就會從自己的家庭著手,管好家庭;要管好家庭,就會從自身做起,修身立德。這個觀點一直被公認至今。

管好家庭,就要大力弘揚家庭美德。家庭美德,是指在家庭生活中調整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處理家務問題時,所遵循的道德規範,主要包括尊老愛幼、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裏團結等。在一個家庭裏,每一個成員都要履行自己的道德責任和義務,扶老攜幼、相互關愛,共同組成一個和睦美滿的幸福家庭。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和諧決定了社會和諧。家風連著黨風,私德連著公德,良好的家庭美德,是黨員幹部廉潔從政的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在全國組織部長會議上,鄭重地把“家庭美德標準”納入幹部道德考察範圍,強調黨員幹部要努力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體現了黨中央對家庭美德建設的高度重視。

管好家庭,最重要的是嚴格約束親屬的一言一行。中國自古就是一個“官本位”社會,家族中要是有人當官掌權,就會“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並把這種“一榮俱榮”的家族模式,演變為權力的行使模式,出現了“一人當官,全家受益”的現象。特殊的國情,決定了我們的黨員幹部一旦擁有職權,必然麵臨著人情和法紀的雙重考驗。隻有做到法紀大於人情,才會闖過這道關;否則就會栽跟頭。縱觀我國已經查處的貪腐案件,很多黨員幹部就是因為受到親屬的連累而鋃鐺入獄的。有些親屬不愧為“貪內助”,直接收受賄賂;有的子女欲壑難填,逼迫“老爺子”撈取不義之財;有的家人則打著黨員幹部的旗號,四處招搖撞騙、胡作非為。出現這樣的情況,說明黨員幹部在管束自己的親屬時,出現了嚴重的失誤。

無數實事也表明,每一個清官廉吏的身後,都有一群通情達理的親屬,而每一個貪官汙吏的身後,至少都有一個同流合汙的親屬。黨員幹部的家人一旦狐假虎威、以權謀私,問題雖然出在那些人身上,但根子仍然在黨員幹部身上。家人的喜好和選擇,折射出黨員幹部的生活情趣取向;家人的生活作風,是黨員幹部生活作風的延伸。

本書以習近平總書記有關家庭美德建設和嚴格管好親屬的係列講話為基礎,結合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齊家之道,擷取國學經典的名言警語,加以歸類和譯介,然後進一步引發和闡述,通過古代名典說事,通過故事說理,目的是給黨員幹部推介傳統文化知識,方便黨員幹部汲取精華、古為今用,更好地發揚家庭美德,管好家人和身邊的人,做到講官德、有修養、有魅力、能服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黨的宗旨,並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公私分明、以公去私。

本書在寫作過程中,王飛鴻、姚講、金倉、趙日光等同誌提供了一些參考意見,趙博、桑希臣、盧德娥等同誌也提供了寶貴的支持,在此一並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