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幹部要堅持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加強黨性修養和鍛煉,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堅定崇高理想,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盡心盡力幹好工作”。其中,正確的“世界觀”將為我們指明人生的道路和前進的方向,是黨員幹部的“立身之基”和“處世之本”。
什麼是處世?從字麵來看,處世就是待人接物、應付世情。處世之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內涵。傳統文化的核心,就是道德教育,這是貫穿於中國文化的主體部分,是其他一切文化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形成的處世之道,是我們民族思維特色與文化個性的重要表征。修身養德、公正無私、謙恭禮讓、誠信寬厚、克己慎獨、改過自修等,這些都是為人處世的基本內容。
人生一世,每一個人都要麵臨兩個課題:為人和處世。如何做人,怎樣處世,這是每一個人的人生必修課,這可謂共性。但作為一名黨員幹部,如何為人處世,又有其特殊的要求。因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這一規定集中概括了共產黨員標準的本質特征,是做一名合格共產黨員的首要條件。這樣的規定為共產黨員和領導幹部如何為人處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個要求使黨員、領導幹部必須時時檢點自己的言行,時時接受嚴格的檢驗,使自己的人格和品行日漸趨向高尚。
本書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員幹部為人處世的重要論述為基礎,結合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處世之道,擷取國學經典的著名章句,加以歸類和譯介,然後進一步引發和闡述,通過古代名典說事,通過故事說理,目的是給黨員幹部讀者推薦國學知識,結合當今廉政文化建設,進一步吸取精華,更好地規範自己的行為,立身以德、處世以誠,使自己的行為更符合新時期黨員幹部的標準和要求。
本書在寫作過程中,王飛鴻、姚講、金倉、趙日光等同誌提供了一些參考意見,楊利軍、盧德娥等同誌也提供了寶貴的支持,在此一並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