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來,一些西方主流媒體,如英國的《金融時報》《經濟學家》,美國的《新聞周刊》《商業周刊》《中國經濟評論》等相繼在顯著位置發表質疑中國經濟增長數字的文章,文章援引著名中國問題專家、美國匹茲堡大學經濟學和曆史學教授托馬斯·羅斯基在2000年發表的一篇題為《中國GDP統計發生了什麼?》(What’s happening to China’s GDP statistics?)的文章,稱中國官方多年來發表的經濟增長數據嚴重失真,中國經濟的繁榮昌盛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是浮誇吹起來的,經濟成長的數據很不實在。羅斯基提出了一係列論據,最主要的一條是,如果統計數字真實,那麼1998—2000年3年間中國的GDP累計增長24.7%,但與此同時,能源消費卻下降12.8%,這意味著單位能耗下降了30%,這是不可能的。羅斯基語出驚人地得出結論,中國1997—1998年度的GDP增長率上限僅為2.2%,而不是官方所說的7.3%。

羅斯基教授的中國GDP增長率“正負2.2區間說”本來隻是一種純粹的學術觀點,然而,經過西方媒體輪番大肆炒作,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使這一學術論文一時洛陽紙貴,羅斯基教授也始料未及地“身價倍增”,成為海內外關注的一個新聞熱點人物。

2002年4月1日,《時代》周刊刊登了一篇題為《中國為什麼造假賬?》的文章,稱中國已“被虛浮的數字淹沒”。文章指出,中國“被虛浮數字淹沒”,“在某種程度上,中國作為經濟大國的名聲建立在純然虛假的基礎上”,在中國“數字往往是政治而不是科學工具”。該文引用香港的經濟事務所CLSA的一份聲明,“不值得浪費紙張去寫那些顯示中國是世界上經濟成長最快的數據”,還說該公司拒絕預測中國2002年和2003年的國民總產值的增長情況。文章還引用了來自中國內部的一些信息,尤其是從人大會議透露出的一些消息和遼陽等地的情況。

《中國經濟季刊》的創辦人和主編斯塔德維爾在2002年1月出版的《中國夢》一書中說,中國經濟就好像一座建立在沙灘上的大廈,很不牢固。他預言,中國將出現大規模的政治和經濟危機,並且警告外國投資人不要輕易把億萬美元的投資扔進中國這個無底洞。

更有人由此及彼地引申出“中國崩潰”論來,美籍華裔律師章家敦就是這一論斷的始作俑者。章氏於2001年7月底在他的《中國即將崩潰》一書中指出,中國4大國有銀行壞賬如山,已經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在WTO的強勁衝擊下,中國的現行政治和經濟製度最多隻能堅持5年。在此之後,章氏多次在美國、香港等地推銷這一觀點。他一會兒說“屬於中國的世紀將是短暫的,頂多隻有10年”,一會兒又說中國經濟會在奧運會之前崩潰,而不是之後。

西方對中國經濟增長質疑的林林總總的理由,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條:

能源消耗顯示中國經濟狀況可能嚴重衰退。羅斯基指出,中國在1997年到2000年期間,官方數字說GDP累計增長24.7%。但是,同期中國的能源消耗隻增長了12.8%。這意味著中國的單位能源消耗下降了30%。羅斯基認為這是不可能的。

過去5年內中國出口增長在峰穀之間振蕩,但經濟增長卻始終保持平穩,難以想像中國經濟增長是如何保持平穩的。

用部門法衡量的經濟增長數據難以置信,以工業增長為例,據說在1999年,官方統計數字,中國94種主要工業產品中,隻有14種達到了二位數字,27種的增長率不足10%,占壓倒多數的53種產品產出量下降。而同一官方統計數字卻說,工業總產值增長了10.75%。以農業生產為例,如果占80%人口的廣大農村地區經濟沒有增長,那占20%的城市地區,該以什麼樣飛躍的速度,才能在彌補未增長地區後還使全國經濟增長那麼多呢?

如果經濟微觀基礎健全的香港、新加坡等經濟增長率為零,那麼中國大陸7%的高經濟增長率如何能達到呢?

對於剛剛昂首邁入21世紀的中國來說,如何看待西方學界和輿論的質疑,如何總結近20多年來自身的發展曆程,並對現實和未來作出全麵而清醒的判定,一時間似乎成為一個急需直麵的話題。

本書的作者在縱論當今國際社會經濟前景的同時,從中國前途的“光明行”和“安樂頌”角度引發開去,以嚴肅求實的科學精神分析中國在國際大國競爭新格局的壯闊背景下贏得的種種天時地利人和的發展機遇和前景。本書在著力分析和描繪中國經濟現實走勢與遠景目標時,沒有忘記以理性客觀的態度探討這一進程又將是在危機和困境中進行的壯舉。它以“認清國情,分析危機”為旨義,從生產力諸要素、從國內和國際角度,對製約中國長期發展的主要限製因素進行分析,闡述這種發展結果的外因和內因,特別是將重點關注在那些直接威脅民族生存、國家政治經濟安危的重大危機,並深刻理解它們演化的大致輪廓、主要特點和嚴重後果。

50多年來,中國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縮小了與發達國家的差距。1978—2000年,中國GDP年均增長達到9.5%,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國家,這個速度是同期世界經濟年均增速的3倍,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跡。高速的經濟增長使中國的生產力水平和國家實力獲得極大提高。中國已經超過意大利成為世界第六經濟大國,而20年前的意大利則遠遠強於中國,是中國GDP的2.3倍。20年前,中國、墨西哥、西班牙、印度、荷蘭、澳大利亞等國家的經濟總量大體相當,如今中國的經濟總量則分別是它們的2.5倍、1.6倍、2.3倍、2.3倍和2.1倍;20年前中國GDP占世界總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