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 記(1 / 1)

後 記

(一)

是故鄉潮水影響深刻之使然吧,每當創作激情湧動時,常常浮現於我眼前、鳴響於我耳畔的,是那一排又一排、一疊又一疊永遠向前挺進的潮水,因而,我便對“潮聲不倦”這個詞特敏感,特親切,特有感悟。

早在十七八年前,我組織天津九位詩友自費出版詩集時,我就為詩集起了個《潮聲集》的名字,後來自己的第一本詩集出版前,我又給它起了“潮聲不倦”這個名字,但在摯友——詩人孔德雲的“據理力爭”下,我最終還是忍痛割愛,將其束之高閣了。

現在,當我在較短的時間內編輯了我的第二本詩集後,我用“潮聲不倦”的念頭忽然變得無比強烈起來——有一種仿佛不用它,就對不起自己創作所付出的辛苦的感受了。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涉足文壇以來,自己的業餘創已有二十幾個春秋寒暑,我海綿汲水似的把零零碎碎的時間聚攏起來,然後用心觀察、思索、積澱、構架……那一次次的伏案走筆,就如同故鄉渤海灣的潮水,持之以恒,勇往直前,不知疲倦;它所發出的聲音在別人眼裏或許是微弱的,甚至是沒有察覺的,可是在我心中它是非常響亮的、悅耳的。

其實,有哪個愛好或從事寫作的人不像潮水一樣,在時代的大海中,卷起情感的浪花,發出自己的潮聲呢?

我愛潮聲,愛故鄉渤海灣的潮聲,更愛那些推動社會文明進步、不知疲倦的文學潮聲! 2009年6月於津門遠方齋

(二)

由於市場和其它的原因,詩集《潮聲不倦》落在了我的第二本散文集《醉於風景》之後出版,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不過,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辯證的,它倒使我有更加從容的時間將一些心中的詩歌用筆吟唱,並請它們列隊走進詩集裏來。

序言是一部詩文集中非常重要的“開篇”,正因為如此, 很多作者往往請名人大腕來操刀捉筆,鳴鑼開道。而我,在這方麵就顯得很另類,寧肯缺少彩霞的映襯,也要找認可的人撰文,這種認可首先是情感和人格上的——我深信:深情濃於盛名, 人品重於文品。

此詩集序言的作者王金升,是我所敬愛的一個兄長、所歡喜的一個詩人。他在步入人民警察隊伍之前,與我在一個企業工作,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鹽工。記得那時,在場報上就經常看到他的美名和佳作。很想拜見,卻始終未能如願。由於汲取過他詩中的養分,所以我偶爾就在一些場合稱金升兄為老師,盡管他謙遜地連連擺手不想承認。近兩年,由於他重新進入漢沽的文學圈子, 使我們得以相見, 並在較短的時間內——特別是他出版詩集《空靈萬物》、我出版散文集《醉於風景》的時候友情迅速升溫。

真的,在幾次深層次的交往中,王金升給了我真正詩人的風範和親如手足般的溫暖。

這是我無論現在還是將來,都不能忘懷和格外珍惜的。

借詩集《潮聲不倦》出版之際,我還要真誠地感謝給予我支持幫助的家人、老師、領導、編輯、朋友。

2 0 1 2 年正月初三於津門遠方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