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這個集子收錄了我近幾年來大部分的習作,撇開質量不談,就數量上來看是很少的,這曾一度讓我苦惱。我創作中的起伏期相當明顯,有時狀態會比較好,寫的也就多一點,但更多的時間是跌落在穀底,什麼也寫不出來,這就讓我備受煎熬。所以詩歌這種文體對我來說是艱難的,但這種艱難同時卻又是一件樂事。因為苦澀之後往往會偶有所獲,使人無限快意,這種感覺,就如在江湖夜雨之際得遇平生知己,或是在山窮水盡之時又見別樣風景,那種暢快,非親身體味,實難完全感同身受。
因而詩歌寫作對我來說是一個向苦而樂的過程。但這並不意味著詩歌僅僅是作為一種滿足個人快意的工具對我產生作用。不是。詩歌對我意義在於它使我永遠處於一個未知的旅程當中,使我能夠看到一些被日常生活所遮蔽的光芒和奇跡。而這些,是讓我在與世俗博弈求存之際不變得十分勢利的原因,也是我在孤寂徘徊之中不至於頹唐不振的力量之源。所以對我來說,詩歌猶如一種信仰,它可以從文本走向生活。哪怕有那麼一天,生活的侵擾使我再也寫不出詩句來,即使這樣,詩意精神也不可能完全從我的身上褪去。我覺得這不是承諾,而是作為一個喜愛詩歌的普通人的信念。
這個集子記錄了一段與大學有關的歲月,所以不免帶有青春寫作的痕跡以及作為初學者的這樣那樣的稚嫩與拙劣,這使我多少有些不安,但作為一段生活的見證,我並不打算為這些不成熟的作品做刪改或辯護。它們雖然是不成熟的,但我想,是誠實的。它們記錄下我這幾年的生活片段,包括甜蜜的和憂愁的,我想這就是青春,每個人都要經曆,隻是有些人記錄下來,有些人深藏心中而已。作為一段已經過去的歲月,我無限感激,但我想,這是不可重複的,所以,我私心裏還是希望這個集子不至於讓讀它的人太過失望,要是它能夠帶給你們哪怕一絲的驚喜和光芒,都將是我最大的滿足。
最後,我想引用謝冕先生的一段話來作結,並與所有熱愛詩歌的朋友共勉:
詩歌使人的心靈明亮。當這個世界到處充滿了物質的享樂和誘惑的時候,人們感到了匱乏,詩使人們豐足,並且忘記那些貧瘠和困窘。所以詩是另一種宗教,它最終將引導人類向著光明的境界。
澤平
2009年8月酷暑中於汕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