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上帝是公平的,因為他對每個人都不公平
認為你有病的人,說不定自己不正常
每個人都是有社會性的,我們總是渴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別人的隻言片語總是會對自己產生影響,偶爾聽到不好的話,總會讓自己很受傷。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要慢慢明白,世間百態,人和人的想法有很大的不同,有的人惡言相向,並不一定就是自己不好,說不定是對方心情不好,說得不好聽一點,說不定就是他自己有問題,你又何須掛懷呢?
“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一句網絡流行語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誰沒受過點兒打擊,誰沒被別人諷刺、冷落、嘲笑過,關鍵是,麵對這些情況,我們要放平心態:自己是什麼樣的人難道是別人說了算的嗎?擺正自己的心態,不要被別人的看法所左右,自己的成功才是自己最大的證明。
韓信小時候便失去雙親,成為了一個孤兒,主要靠釣魚換些錢來過活。那時候,一位靠洗絲棉維持生計的老婦人看他年幼可憐,還經常周濟他。盡管如此,他還是屢屢遭受周圍人的歧視和冷遇,特別是市井上的一群地痞惡少。
有一次,這群惡少又將韓信圍在了街上,當眾羞辱韓信。其中有一個屠夫對韓信說道:“你雖然長得高大,還喜歡帶刀配劍,但是,你的膽子其實很小。真有膽量的話,今天你就用配劍來刺我;要是沒有這種膽量,你就認輸,直接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
試想那時的韓信還是一個血氣方剛的少年,卻被人如此當眾侮辱,如果換了別人早暴跳如雷地衝上去動刀動槍了,更何況還要從人胯下爬過去。可是,韓信看了看四周虎視眈眈的眾地痞,想了想,然後真的從那人胯下爬了過去,受盡所有人的冷嘲熱諷。
可以想象一下,在當時的情形下,如果他真的在一時激憤下拿出佩劍把那人給殺了,那麼,殺人償命,他又如何能夠全身而退。正所謂“小不忍則亂大謀”,從這個故事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韓信其誌不小,所謀之大。
後來,韓信通過張良的推薦,投奔劉邦,當上了大將軍,最終幫助劉邦一統天下。
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碰到別人的挑釁和責難,這個時候,如果我們秉持著“不蒸饅頭爭口氣”的原則,與對方打鬥起來,那麼這種行為也隻能是“匹夫之勇”。那些能夠成大事的人,往往會在挑釁和責難麵前選擇退一步,不是因為他們懦弱,而是因為他們有著更長遠的目標和抱負,不願爭一時的長短。
俗話說:“笑到最後的人,才是笑得最好的人。”麵對那些總是得意洋洋、頤指氣使的人,我們根本不需要去在意,因為我們所追求的更加長遠的目標,在未來,我們會成為“笑道最後”的那個人。
不在意別人的看法,用行動證明自己,才是讓別人刮目相看的最好辦法。那些嘲笑你的人,這個時候恐怕隻有羨慕的份兒了。如果不能讓自己的心情平複下來,整日受到別人各種看法的影響,恐怕什麼事情也做不成。始終要相信,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能力,堵住別人的嘴巴,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人,自有公論。因為部分人的說法而遮遮掩掩,反而會讓人懷疑,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小剛頭一次到街上去賣西瓜,那裏的人們剛開始都不相信他的瓜甜。回到家,小剛沮喪極了,他把集市上的事情告訴了爺爺。爺爺詢問他為何不切兩個西瓜來向人們證明自己的西瓜甜?小剛小聲說道:“我擔心萬一挑出了不熟的西瓜,會讓他們覺得我們的西瓜不好。”
第二天早上,爺爺領著小剛、再次推著前一天沒有賣出去的西瓜車來到了瓜市。爺爺隨手就把七八個大西瓜切開了,無一例外,全是熟透了的鮮紅的沙瓤瓜,小剛心疼極了,心想:今天賣不出去可就全浪費了。但是爺爺胸有成竹,他囑托小剛用保鮮膜把每塊西瓜都裹了起來,西瓜的圓形切口截麵,在明亮晃的陽光下,顯得分外誘人。切開來的西瓜非常受大家的歡迎。小剛非常高興,拿起西瓜刀想著再切幾個。這個時候,爺爺阻止他說:“不用了!大家開始慢慢認同咱們的西瓜了。完全不用再把其他的西瓜切開!”爺爺剛說完,很多人擁了過來,很快就把那些還沒有切開的西瓜搶完了。
事實上,在這個世界上生活和賣西瓜的原則是一樣的。越是遮遮掩掩,越不容易讓別人看清楚自己的內心。把袒露自己想法的勇氣拿出來,用實實在在的實力證明自己,自然會獲得大家的信任。
對於人生的規劃每個人心中都有,而那些挫折和責難也不過是人生中的磨練罷了。如果因為一時的意氣之爭而將人生打亂,就得不償失了,人生的目標也會變得很難實現。
能坐在寶馬車裏哭的人,也是一種幸運
2011年,一檔相親節目的女嘉賓麵對男嘉賓“願不願意與他一起騎自行車逛街”的邀請,做出了這樣的回答:“我更願意在寶馬車上哭……”這之後,網絡上“寧願坐在寶馬車裏哭,不願坐在自行車上笑”的流行語更是不絕於耳。我們今天姑且對這句流行語不加評論,我們想說的是,既然已經坐在了寶馬車上,為什麼還要哭呢?難道與那些步行、騎自行車、擠公交車人們相比,這不是一種幸運嗎?我們麵對已經發生的事情要豁達、要釋懷,不管是什麼事情讓你哭泣。已經發生的事情我們沒有辦法去改變,我們能做的是珍惜眼前擁有,學會知足常樂。
曾有一個女孩打開窗戶,趴在陽台上看向外麵。正對著窗戶的鄰居老婦人,正在埋葬她的小狗。平時,這隻小狗總是跑來和小女孩一起玩耍,如今看到小狗死去,小女孩不禁傷感,對生活也有點悲觀了。
過了一個多月,女孩還沒有從這種悲觀的情緒中走出來,於是祖父就把小女孩領到了屋子的另一麵,打開了屋裏的窗戶,讓小女孩從這個窗戶往外看。外麵此時陽光明媚,花園裏鳥語花香,一切都好不愜意。小女孩忘記了悲傷,從此開朗活潑地生活了下去。
然後,我們再講一個與自行車有關的故事。
一位住在貧民窟的窮人,省吃儉用很久才攢夠為自己孩子買自行車的錢。孩子愛不釋手,每天騎著它開心地去學校,放學回來他會用濕布小心翼翼把它擦洗幹淨。一天,放學後,可憐的孩子發現:自行車竟然丟了!他焦急地找遍了學校附近的整個街區,還是沒有自行車的影子。眼見天黑了,他隻好沮喪地回到家。
看到辛苦賺錢的爸爸,孩子懊惱極了。他心驚膽戰地做好了挨批評甚至挨打的準備,沒想到,爸爸隻是幫他擦去眼淚和汗水,蹲下來看著他說:“孩子,我知道自行車丟了並不是你的本意,而且你已經為它付出了代價,我相信你一定又驚又怕又累地找了很久,對不對?而且,爸爸知道你還要繼續付出代價,比如,你又要步行去上學了。所以,爸爸不會責怪你。可是,你一定要記住,車子已經丟了,這是沒辦法改變的事情,你要努力忘記,不要讓自己活在後悔中。然後,你所能做的事情是要想辦法把它賺回來,現在對你而言,賺錢的唯一途徑便是好好學習……”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喜怒哀樂的事情,小女孩的小狗死了,小男孩的自行車丟了,他們自然是傷心不已。然而,當傷心變成了生命的主旋律,你的生活變會暗無天日。小狗的死亡,自行車的丟失,這些沒有人能夠改變,我們所能做的就是釋懷。與其為了一件無法改變的事情而耿耿於懷、悶悶不樂,不如去改變我們生活中我們能夠去改變、去創造出幸福和快樂的東西。
與這兩個小朋友躲在角落裏不願意走出來的情形不同,漁夫和金魚的故事或許會教會你珍惜眼前的所有。
在很久以前,一個老漁夫跟他的老太婆住在藍色大海邊,他們住在簡陋的泥棚裏,他們唯一像樣的家具是一個破木盆。每天老漁夫外出打漁,老太婆則在家紡紗結網,這樣的日子過了整整三十三年。
一天,老漁夫像往常一樣外出打漁的時候打到了一條會說話的金魚。金魚苦苦哀求:“放了我吧老爺爺,我會給你豐厚的報酬。”看著金魚可憐巴巴的樣子,老爺爺就把它放了。
空手回去的老爺爺受到老太婆的謾罵,老太婆說他是膽小鬼不敢接受金魚的報酬。第一次,老太婆要老頭兒去向金魚要一隻木盆;第二次,老太婆要了一間木房子
第三次,嚐到甜頭的老太婆要做世襲的貴婦。第四次,老太婆簡直被自己的欲望衝昏了頭腦,她居然想要做一個皇後。每一次,金魚都不食言,總是很痛快地滿足她的要求。
可是,第五次,老太婆居然要金魚上岸來伺候她。當老頭把這個要求轉達給金魚的時候,金魚生氣地遊走了。老頭回到家一看,皇宮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他們住了三十三年的泥棚,老太婆衣衫襤褸,坐在門口守著一個破木盆。
貪心不足的老太婆,在最輝煌的時候做了一個皇後。可是,她仍然不開心。這樣隻知道一味索取,而不知道看看自己手中握有的幸福的人,永遠沒辦法開心。當她失去了所有,變得像起初那樣一貧如洗的時候,她或許該清醒了。我們呢?當我們有自行車的時候,我們想要汽車,當有了汽車的時候,卻覺得那不夠名貴。寶馬、奔馳又或者是別的什麼車,都可以當做我們的奮鬥目標,這一點原本無可厚非。可是,從你坐在自行車上開始,你就開始東張西望,眼睛一直望向開著汽車的人,心裏憤憤不平,變得悶悶不樂。這又是何必?當你有了自行車,你就應該看看身後那些走路的行人。把行人當做快樂的參照物,把開汽車的當做目標。那麼有一天,當你擁有了寶馬,你會歡呼雀躍,而不是默默垂淚。
知足的人並不意味著放棄追求,他們的開心是對自己現狀的肯定。因為知足而開心,因為開心而好地走向未來。這說的便是:前有騎馬的,後有挑擔的。我走的閑適自由。
你忽略的人,可能最重視你
一天下午,你的好朋友約你出去看電影,看到中途的時候,你得知天下了大雨,而一直暗戀的女孩就快要下班了,她沒有帶傘。於是你對你的朋友撒謊說去廁所,然後匆匆買了兩把傘,便衝進了雨中。你的朋友等了10分鍾、20分鍾,直到電影結束你都沒有回來,打你電話也總是忙線狀態。外邊下好大的雨,她怕你回來找不到她,於是,她就一直等,直到晚上八九點,影院要關門了,她不得不打車回家。於是,她隻好給你留言說她先回家了,要你路上小心。而你暗戀的那個她絲毫不領你的情,坐上另一個人的車走了,獨留你在她的辦公樓下黯然神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