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自己是個起點1
一塊石頭的旅程
開始說自己的故事之前,我想先把兩個詞撂在這兒:一個是石頭,另一個還是石頭。
那年,我16歲,在縣城上高一。
開學的第一天,父親就跟我說,石頭啊,高一可是人生的一個新起點,努力要盡早,千萬不要荒廢時間,要把握住啊。我滿口答應,說,放心吧,老爸,石頭什麼時候讓您失望過啊?可話的餘溫還在,我就將父親的話拋到了九霄雲外了——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迷上了網絡遊戲,而且是從一開始的偶爾,到後來整天泡在網吧裏“廝殺”“升級”。
父親對我一向是寄予厚望的,所以那天接到老師電話後,就匆匆地從四十多裏外的鄉下趕了過來。父親的脾氣一向很溫和,沒想到那天他竟然發火了,還當著老師的麵,給了我一個響亮的耳刮子。我也是一個小大人了,我怎麼丟得起這個麵子?父親還想抽我,但我沒有給他機會,在他的右手第二次舉起之前,我就飛也似逃了出去,銷聲匿跡。
我沒有回家,也不願意回家。於是在遊蕩了整整一個下午帶一個通宵後,我用身上僅有的幾十塊錢,買了一張去新疆的火車票。我要去投靠我的好朋友,一個在新疆支教的好朋友——大表哥。
一千多公裏,兩天兩夜,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熬過來的。好在幾經輾轉,我還算順利地找到了表哥。
對於我的不請自到,表哥沒有太多的驚訝,在幫我撣去一身灰塵後說,來,石頭,先吃點東西,然後睡一覺。我要去上課了,回頭帶你出去轉轉。
我實在是太餓,太困了,三下五除二,吃完表哥給我準備的飯菜後,臉也不洗,倒頭便睡。而這一睡,就睡到了第二天的日出三竿。
那是個星期天,表哥沒課。
表哥先是帶我去鎮上溜了一圈,然後就帶我到他所在的學校參觀。後來我無語了,這哪像個學校啊,簡直是……
那天的風很大,有七、八級吧。狂風卷起黃沙和冰雪,一個勁地打在教室的窗戶上,發出恐怖的“嗚嗚”聲。表哥說,這裏接近達阪城地區,常年狂風肆虐,風力最高時能達到11級。
後來,表哥從教室的角落裏撿起一塊大石頭,問我,你知道這些石頭是做什麼用的嗎?我搖頭,說不知道。
表哥說,他的班上有12個學生,家長因種種原因無法送孩子上學。為了防止被風雪卷走,孩子們平時都是背著這般大的石頭,頂著風雪,步履艱難地來學校的。因為長期缺乏營養,他們雖然都已經上初中了,可個頭最高的都沒有到你的肩膀,個個又瘦又小。
我一下子陷入了沉思。
其實,你來之前我就接到姑父電話了。表哥說,姑父一說你失蹤了,我就知道你一定會來我這裏。姑父讓我轉告你,他現在很後悔,他說他不應該當著老師的麵打你,他希望你能諒解他。可是,當我聽說你整天沉迷於網吧,不肯上學,我的心就像被針紮一樣。
沒等我說話,表哥又說,你看看這幾塊石頭,掂量一下,看看它的重量有多少?這可是那些比你小、比你瘦的孩子每天背著的啊!
終於,我忍不住了,趴在桌子上大哭起來,我為自己的任性和所作所為感到羞恥和內疚。
我沒有在表哥那做過多的停留,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堅持要表哥送我去車站。那天早晨的風依舊很大,還夾著鵝毛般的大雪,但我沒有退縮,我背著三塊如教室裏的那幾塊一般大小的石頭,堅定地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最美麗的花朵
一個寒冷的冬天,一個身高不足一米的孩子渾身顫抖著在菜市場附近的一個橋頭擺地攤,攤位很小,隻有幾十個小玩具,全部加起來也不值幾個錢。
那時,河道上的風正大,孩子不得不努力地將本就很小的身子蜷縮得更緊……
終於,他和他的攤位引起了一個中年人的注意。中年人上前問價錢,他一張嘴,發出了一個低沉而沙啞的成年人的聲音。中年人這才明白,他是個侏儒。這一下子激起了中年人的同情心。中年人覺得自己應該為他做些什麼。於是,他從口袋裏掏出10塊錢,說,你的貨,我一樣要一個。
他先是驚訝,隨後說了聲“謝謝”,就麻利地給中年人包裝。
中年人說,不急,我還有事,回頭再來取。
其實,中年人並沒有打算要他的東西,他隻是想留下錢,然後拔腳走人。
然而,直到下午,當中年人吃過飯再次上街時,菜場的人都已經散盡了,而那個人還等在那裏……
這是朋友講的一個故事,我當時聽了除了感動之外,似乎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直到某一天晚上,我在一本雜誌上看到另一個故事。
一群日本人計劃用10年時間考察中國長城。一天,他們在陝西境內迷路了。於是,他們決定花錢請附近的一位牧羊老人帶路。老人聽說是來考察長城的,便欣然接受了他們的請求。
老人“啪啪”地揮著羊鞭在前麵帶路,日本人則跟在後麵亦步亦趨,有說有笑。後來,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老人手裏的鞭子不響了,日本人臉上的笑容也在瞬間消失殆盡。原來,他們看到了那個熟悉的小山包——轉了一圈,他們又回到了起點。
老人蹲在地上發愣:怎麼會是這樣呢?這時,領頭的日本人走過來,將幾張鈔票遞到老人麵前。老人隻是掃了一眼,站起身,不接,也不說話,將濕漉漉的衣衫往肩上一搭,然後帶著羊群默默地走開了……
“看”著眼前這位牧羊老人,再想想朋友故事中的那個“孩子”,我忽然想起誠信這個詞來。
記得小時候背了上千遍的一句格言:“誠實守信是做人的根本,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花朵。”然而,在誠信嚴重缺失的今天,我想,朋友故事中的那個“孩子”和眼前的這位牧羊老人都是令人尊敬的,他們是平凡而可愛的人。
地圖不會帶你移動半步
楊教授早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考古專業,從事考古工作已經三十多年了,就連係主任提到他,臉上也是一種極少有的敬重表情。我們一直非常敬重楊教授,都希望能考進他的門下。可是,聽說楊教授有很多的課題要做,還經常去省外實地考古,他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帶學生,而且,他的性格非常的古怪,對現在學生的學習態度和素質,也表示了極大的失望。
因為這個原因,我們係很多同學都選擇了退出,或準備轉投其他導師門下。
王力是我們班的班長,也是最有希望考進楊教授門下的學生,他心有不甘,但在遭遇多次“鐵將軍把門”後,也是無可奈何。更重要的是,他得到一個消息,由於楊教授經常要去外地,在近一兩年內不準備招收學生。於是王力決定,大學畢業後,先去歐洲旅遊一年,然後再去報考楊教授的研究生。
後來,王力的這個想法不知道怎麼就傳到了輔導老師的耳朵裏。當天下午,輔導老師就找到了他,尖銳地問道:“你現在就準備報考楊教授研究生跟畢業後有什麼區別?”王力說:“聽說楊教授這一兩年都在外地考古,近期沒有招研究生計劃。”
輔導老師問:“就因為道聽途說?”
王力無語。
輔導老師說:“隻要楊教授一天不宣布停招,那一切都是瞎扯。即使楊教授親口說今年不招了,隻要你不放棄,同樣還是有機會的。”
王力仔細想了想,對老師說:“那,我下學期就準備報考吧。”
老師緊追不舍地問:“你下學期準備報考跟現在就準備,有什麼區別?”王力仔細想了想,決定下個月就準備。
老師乘勝追擊地問:“下個月做準備,與現在就準備有什麼區別?”
王力有些暈了,想想一直縈繞在自己夢裏的考古學,他終於決定:“好,從現在開始,我就將所有精力放在備考上,無論楊教授今年招不招生。”
於是老師就笑了,而王力是雙眼盈淚。
一個月後,輔導老師告訴王力一個好消息,說楊教授回來了,你可以直接去找他。
然而,楊教授並不在辦公室,趕到楊教授家,王力依舊沒能見到他。原來,楊教授剛到家就接到一個電話,說蘭州城外又發現了一個戰國時期的遺址……
怎麼辦?
王力跟輔導老師打了個招呼,然後回宿舍簡單準備了一下,就直奔機場,趕往蘭州城外的那個戰國時期的遺址……
果然,楊教授如傳聞中的一樣,他對現在的大學生存在不小的“偏見”,但王力想,既然來了,說什麼也不回去了。就這樣,不管楊教授對他說什麼刻薄的話,也不管生活有多辛苦,他每天都堅持跟在楊教授的身邊……
終於,在某一天,王力堅韌的毅力和紮實的專業知識打動了楊教授——楊教授默許了他的跟隨,並開始給王力安排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