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長久恩愛的秘訣——愛情心理學
1.不要嚐試改變對方
在我們的生活裏,有多少人試圖按照自己的意圖改變別人,又有多少的女人想讓自己的男人更加優秀,試圖按自己的意誌改變自己的男人,又有多少男人想把女人束縛在自己的軌道上,不允許她有所偏離!由此引出了多少人間的悲與愁?看看了下麵的故事您是否會有所悟呢。
在一個能見度極差的惡劣天氣裏,密蘇裏號巨輪在海上航行,艦長在艦橋上密切關注著海上的情況,突然監視哨向艦長報告:“前麵發現燈光,在艦首的右舷方位”。艦長問:“那是活動還是不活動的?”監視哨回答:“不動!”艦長想,這意味著我們與那條船是處在危險的相撞航線上,於是,艦長就對信號兵發出命令:“發信號給那條船,我們處在相撞的航線上,請將航向轉20度!”
信號馬上轉了回來,對方回答:“還是請你轉20度為好。”
艦長說:“發信號,我是艦長,請轉20度!”
對方回答說:“我是一名二級水手,你最好轉20度!”
此時,艦長氣的暴跳如雷,他怒氣衝天的喊到:“發信號,我是軍艦,我命令你航向轉20度!”
對方及時把信號發了回來:“我是燈塔,還是你轉20度比較好!”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有多少的人曾經試圖讓“燈塔”改變航向啊!又有多少的人因為這個“改變”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小嫚兩年的婚姻走到了盡頭,小嫚很傷心。小嫚本來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有一個愛自己的老公。可是現在,這一切都結束了。
小嫚和老公王傑是大學的同學,小嫚做事情非常有條理,而王傑卻是一個馬大哈,凡事喜歡大而化之,什麼事情都是嘻嘻哈哈的過去了。當初兩人相識時,小嫚欣賞輕鬆自在,平穩幽默,好像天下沒有什麼事能讓他驚慌失措。小嫚由於生長在一個父母嚴格要求的家庭,所以常常被父母對自己過高的期許壓得喘不過氣來。所以總覺得王傑好瀟灑,生活充滿了情趣。剛交往時,緊張兮兮的小嫚隻要跟王傑在一起,就覺得有安全感,可以放鬆下來。而王傑從沒遇見過一個女孩子這麼有條不紊,做每件事的效率都不知比他高出幾倍,因而對小嫚也是欣賞得不得了。
但是,結婚以後,生活在了一起,矛盾就接踵而至。王傑由於懶散慣了,回到家裏就會隨便把鞋襪一摔,躺在沙發看電視,要不就是上網打遊戲,而喜歡有條不紊的小嫚開始受不了王傑的這種作風,就給王傑製定了約法三章:回到家裏要把鞋子放好;睡覺之前要洗澡;家裏的東西不要亂放。
結果,一向自由散漫的王傑受不了這些規矩,他想要追求一種隨意的生活,想要家裏充滿溫暖,而不是管製,於是矛盾升級,一向充滿了愛的家庭開始出現分歧,最終兩個人選擇了結束。
小嫚怎麼也想不通,為什麼相愛的人會得到這樣一個結局?自己當初極力追求的愛人,為何愛過多年後心底裏竟然沒有留下痕跡?
其實,幸福的婚姻,就是要雙方保持原有的本質。幸福婚姻的前奏是因為他(她)所具備的原始美,才會吸引我們的眼球,才會真正的讓我們心動,才會讓我們心甘情願步入婚姻的殿堂。戀愛中的我們充分的享受著對方散發出優良的氣息,連所具備的缺點都顯得是那麼的調皮,然而,婚後的我們為什麼還要嚐試著去改變對方呢?為什麼還要愚蠢地按圖索驥找出認為當初調皮的不足。為什麼要對方隨著自己的意誌而重塑自己?
我們不是塑造者,因為兩個在不同生長環境下成長上來的兩個人,帶著巨大的生活差異走到一起,就是一種磨合。本身就是一種適應。
我們如果從一開始就抱著改變對方的想法,那就給對方套上了枷鎖,也給自己戴上了刑具。我們沒有資格改變對方。試想一下,你愛的不就是那個原來的她嗎?你想想,你愛她愛的是什麼,當初走在一起的時候為了什麼,是因為什麼走到一起的,你就會發現,你愛的還是那個她。如果她變了,變得強大或者超過你,那麼你又有何用呢?
愛不是壓迫,而是引導。我們往往用錯了方法,我為了你怎樣,我為了你好,我為了你……其實,你改變她不過是滿足你內心的一種虛榮罷了,而跟被改變的人沒有關係,反而加深壓力。如果愛她,就給她自己,自由,交給她本質的方向,一個定位,而不是要你告訴她你該這麼做。那樣,她長不大,也學不會,當真正麵對風霜雪雨的時候,脆弱無骨。
我們都相信,人都是有可塑性的,那是因為這裏麵包含著對方對你的愛,他(她)願意為你而改變!
隨著環境、情緒、需求的改變,心態也就有了質的改變。當對方按照自己定製或需求的模式達到一定的高度或質量時,那又會該怎樣呢?那將是一個愚蠢而乏味的結果。回頭看看他(她)已不是你當初鍾愛的他(她)了。
我們沒必要去改變對方,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我為對方改變是我為你做的貢獻,那麼對方為我改變也是他對我的貢獻。我們本著一顆妥協、磨合的心態去麵對彼此,發現路並不那麼艱辛。
當麵對問題的時候,我們要學會如何的檢討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蠢事情,到底傷害了對方的什麼不可觸碰的底線。一味的指責,我們隻能帶來裂痕和傷痛,難以彌合的疤痕。學會寬容的麵對別人的錯,不要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也不要用自己的錯懲罰愛你的人。
我們都是在生活中學會彼此接受,那麼我們給我們自己愛的人一個空間。你會發現自己也很快樂,因為不是一根皮筋抻著就算是成功之道,皮筋抻久了,會失去彈性,失去原本的意義,也會有斷的那天。
愛一個人就不要企圖改變,在你打算改變對方的那天起,你就是個失敗者,你要的不過是你心中的形象,而沒有真的去愛那個人,沒有理解你愛她的真諦,你愛她什麼。更沒有想過你的愛人得到什麼?
心理課堂
1. 當你試圖改變的對方的時候,就會覺得雙方都已經失去了自我,會覺得對方彼此很陌生。
2. 不要嚐試改變對方,不要追求雕塑下的完美。
3. 愛是去適應對方,不要試圖去改變對方。
2.婚前睜眼,婚後閉眼
小波提起自己失敗的婚姻就歎氣,他與女友相識短短3個月時間,就發展到了如膠似漆的境地。在他的眼中,這位女友是無可挑剔、十全十美的“白雪公主”,於是就迅速締結了“秦晉之好”。正應了“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老話,半年伊始他們就分道揚鑣了。“原來我們之間的興趣愛好與脾氣秉性上,差距竟然那麼大,都怪自己熱戀時沒有睜大一雙慧眼審視她……”小波歎著氣說。
而小雨似乎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她自從步入婚姻的殿堂後,對丈夫審視得更就加細致:星點的小毛病也會被人為地擴張成很大很大,而且沒有一點包容心。於是,丈夫在她的眼裏成了缺點毛病集於一身的“不可救藥”分子,“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已成了家常便飯,“離婚”大戰正打得如火如荼。
其實,小波和小雨犯的都是同一個致命的錯誤:熱戀時眯著眼睛觀察戀人的不足,結婚後雙目圓睜細挑配偶的毛病。雖然同是“眯眼”與“睜眼”,由於派位失誤而鑄成了大錯。
有一位專門研究婚戀的心理學家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談戀愛的時候,不管男人女人,都是打扮表現給對方看,讓對方感覺你是最完美的……可是結婚之後,都是把最好的一方麵表現給別人看。”
的確,有句話叫做“情人眼裏出西施”,在戀愛的時候總覺得對方的一切都是完美的,一切都是獨特的。瘦了是苗條,胖了是豐滿,臉上長了一個小斑點,那叫美人痣。難怪有人說,戀愛中的人都是糊塗的。
但是,結婚後由於雙方零距離地生活在了一起,雙方相互觀察地更加仔細了,好像一切都變樣了。就會出現審美疲勞。就像電影《手機》中的主人公說的那樣:“在同一張床上生活了20年,怎麼著也審美疲勞了吧”。其實並非他的妻子不優秀,而是夫妻兩人沒有婚姻需要不斷經營的意識,從而婚姻從初始的新鮮期轉向平淡期,從平淡期退化到厭煩期,從厭煩期腐化到不穩定期。在不穩定的、焦慮衝突的婚姻中,何處尋找幸福的感覺?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心理學家提出了一個“睜眼”和“閉眼”的概念:戀愛時,要睜大眼睛,盡可能全方位、多層次,廣視角地發現對方的缺點;結婚後,則需要學會閉上眼睛,學會包容與寬容對方的缺點與不足。
熱戀時隻有睜大一雙慧眼,才最能發現對方的劣根性,才有利於做出“他(她)是否適合自己”的理智抉擇,而不至於陷入盲從的誤區。這是因為,“情人眼裏出西施”。熱戀猶如一團火,既可以使人備感溫馨,也可以使人失去理性;熱戀宛如興奮劑,既會使人情感激烈,也會使人視力模糊。於是,熱戀中人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被勝利衝昏了頭腦;於是,眼裏的戀人便完美無缺,全是長處與優點了。而不想,也不願意發現對方的缺點與不足,甚至有些時候不足與缺點也成了令人愛不釋手的優勢。隻有結婚之後才發現“受騙上當”,才感到對方與自己心目中的配偶形象相去甚遠。其實,那個人並沒有變,人家根本也沒欺騙你,關鍵是你熱戀的時候眯著眼,視力穿透力不足使然。
如果決定和對方結婚,就要學會閉眼,對自己的愛人不要橫挑鼻子豎挑眼,拿著放大鏡與顯微鏡專門去搜索對方身上的缺點,而要眯起一雙眼,學會包容與寬容對方的不足,這才是正確處理夫妻關係的一種藝術。
家庭中引起衝突的的原因並不是主要原因,都是平常的很多問題積累到了一定程度的爆發,影響到了雙方的心態。發展到最後越看對方越不順眼,同樣一句話在別人那裏是真理,而到了對方嘴裏說出來就沒任何說服力。這是主觀意識已經產生了定式,太了解對方,把對方的一切缺點都了解的太清楚,又進行放大,認為對方在狡辯,而兩人相互的心態也越來越差,影響到互相的交流溝通。
白布很容易被染黑的,可被染黑了的白布想要漂白,卻發現卻不那麼容易了。在婚姻中,人也是這樣,一旦少了寬容和理解,一些缺點就會有意無意地被放大了,不管對方有多少可人的閃光點,也許都被無情地給遮住了。
愛一個完美的人並不難,愛一個有欠缺的人卻很難,長久的愛一個這樣的人更是難上加難。而惟其如此,感情才顯得深沉厚重、感天動地。其實,我們誰敢大言不慚的說自己是“完美”的人呢?自己都不完美,憑什麼以完美要求於自己的愛人呢?愛一個人,便意味著全身心地、無條件的接受對方的一切,包括他的脆弱、虛偽、平庸、懶惰,甚至還要忍受婚前不曾發現的對方的種種生活惡習。
隨著步入婚姻殿堂,成為夫妻,進入平凡瑣碎的家庭生活,裹在男女雙方身上的神秘麵紗就撩開了,這時夫妻雙方就能比較清楚的看清彼此的本來麵目,尤其是對方身上的缺點。所以,這時雙方的分歧就無可避免,也無需避免。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世界上人人都有自己的缺點和毛病的,隻是毛病的大小和不同罷了,自己人沒有的毛病,在另一個人身上卻凸現了出來。人一旦有了對比,原有的價值觀也就被顛倒過來了,這也許就是眾多再婚男女的真實感受吧。所以,隻有掌握了包容與寬容的藝術,夫妻間才能相互留守一顆大度心,用寬容去締造融洽,打造和諧,才不至於心存芥蒂,戰事頻仍。有些家庭缺乏和睦,有些夫妻關係緊張,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彼此的過分挑剔,對對方過分求全責備——有的非讓對方把多年形成的習慣與愛好改變,有的非讓對方向自己靠攏,向自己繳械投降不可。照此辦理,隻能在失和的氛圍中,使夫妻的矛盾升級,彼此間的摩擦擴大化。而善於睜大一雙眼睛多發現對方的優點,學會眯起一雙眼睛少挑剔對方的缺點,才會使夫妻關係由和諧邁向永恒。
心理課堂
1. 建立平和的心態,多看對方的優點,少看對方缺點,不要拿對方和別人比較。
2. 婚姻是否幸福長久不在於過去多麼的相愛,而在於雙方遇到矛盾衝突的時候處理的是否恰當。
3. 寬容、理解和忍讓,是家庭穩固的基石;懶惰、貪婪、自私與不檢點,是破壞家庭的罪魁禍首。
3.吵個好架,婚姻更甜蜜
俗話說得好,“鐵鍋哪有不碰勺的時候”,夫妻間吵架也算得上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吵架的原因有時候千奇百怪,可以說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會成為兩口子大動幹戈的理由:他吃晚飯不收拾碗筷,他總指責你新買的衣服看起來太時髦……幾乎所有的夫妻都在為這樣的小事發生爭吵。
有這樣一個故事:男人深夜歸來,女人心緒不佳。
男人:給我做碗蛋炒飯。
女人:什麼蛋炒飯,是飯炒蛋。你說是飯多還是蛋多?
男人:管他蛋多還是飯多呢,半夜三更的,別吵了!
女人:什麼半夜三更,是三更半夜!
男人:你這是怎麼了,成心和我過不去,收拾你的東西回娘家去吧!
女人:回就回!
其實,吵架隻是表麵現象,吵架有很多功能,其中之一是宣泄。當心裏麵積累了一定的負麵情緒時,吵架的意義就是宣泄,吵架的形式就是衝擊力。吵架是衝動的,沒有這樣的衝動就沒有吵架,所以,吵架就是一種激情的宣泄。
就這樣,吵架成了生活中司空見慣的的現象,因為吵架可以釋放壓抑不了的衝動,所以人們對吵架是持容忍和理解態度的。俗話說“吵架沒好話”,這是對吵架時說的過火的話的理解。但是吵架說的卻絕對是真話,話可能過火,那意思卻是存在的。所以吵架的積極意義就是了解對方真實的感受,使自己作出主動的決定,來維護已經發生問題的關係。
夫妻無論在法律上還是在生活中都是最親近的人,在心理上夫妻也是最親的,因為夫妻共同創造了孩子,在利益上共存共榮。在身體上也是最緊密的,夫妻同床共枕“親密無間”。因為親近緊密,所以缺點纖毫畢現,因為利益與共,所以口無遮攔有恃無恐。所以,夫妻吵架的頻率應該是最高的,也是最衝動最濃烈的。
一種情緒實際它不僅僅是一種情緒,它包含著相互對立的另外一種情感。比如侵略性它對立的情感是什麼?是渴望溫柔和親近。有一對常常半夜打架的夫妻,打得不可開交,身體衝突很強。其實,這隻是女人表露出來的一個信號——她需要更多的關愛和注意的,是別人對他的關愛不夠。尤其是男性同誌需要注意,當一個女人用侵略、攻擊的行為來表達她憤怒的時候,她其實想要表達她缺乏關愛。吵架是表達渴望注意,渴望關注。
通過吵架,我們可以識別對方的對立的情感,不管它表麵的現象,這就是心理的妙處。要看她潛意識,看她的內在,一個情緒背後有對立的情緒。當一個人非常憤怒的時候表達的是什麼?是要用憤怒來表達她的力量,其實是她覺得自己憋的太久了,我太委屈了,平時我太弱了,這裏麵有多少壓抑的東西在裏頭,多少被忽略,不被尊重的感覺,所以她用這種身體的強大,聲音的高度來表達自己。所以一定要看她的肢體語言,看她內在的情感。一些人說生活平淡、苦悶,那是什麼?渴望意義和目標,他需要探索新的生活目標了,需要找到生活的另外的意義了,所以他渴望轉變。如果我們能夠讀懂對方的情緒,讀懂他內在需要的時候,兩個人才會真正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