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青春的天空藍》
——朔州市政委常委 《朔州市第二中學》董事長 柳二文
2014年的秋天,趙偉已經升入畢業班了。
這是一個如我年輕時一般的“文學青年”,他的文字一如他出沒在校園中的身影那樣幹淨明朗,讀起來會有青春期時該有的一切感覺。雖然在趙偉身上我經常會看到自己年輕時的影子,但我時常會有這樣的疑問:這樣細膩的文字和情懷,在這樣一個閱讀碎片化、電子化的時代,會有知音嗎?
其實我應該是多慮了的。任何年代都應該有隻屬於這個年代的聲音和文字,這些散發著紙香和墨香的文字,自有它生存的價值。
所以,我會並且一直在支持趙偉的創作,不管他將來會成為一名專業作家還是徹底與文字和寫作訣別。
能在二十歲出頭的年紀,用自己的筆記錄下自己獨一無二的青春,還有比這更美好的事情嗎?
明年的夏天,趙偉已經從天廣畢業,我會想念他,並且會期待。
——著名媒體記者 《天津廣播影視職業學院》院長 劉春光
原來,青春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旅行,也是一堂漸漸不再喜歡那個人的課程——致 輕過清塵
——著名青年作家 一路開花(傾情推薦)
清塵的文字有點讓我吃驚,清秀娟麗,又是潔淨天真的。它就像是一朵小雛菊,在自己的園子裏,怡然自得地開著,散發出它應有的芬芳。
——著名作家、教師 丁立梅
趙偉的文章奇美,不惟語言美,意境更美。青春來襲,讓他有著郭敬明般的痛徹憂傷,但是他們表達的方式明顯不同,郭敬明是超新星爆發一般傾瀉心中疼痛,濃烈而窒息;而趙偉的方式是行雲流水般的節奏,仿佛一邊在且走且停,一邊在為憂傷尋找出口,像可控的熱核電機,讓能量緩緩流出,青春在趙偉的筆下,竟然是濃濃的心靈溫暖。
——讀《相逢雨季,轉身花期》所感《九州出版社》編輯劉宏武
趙偉是90後作家群體中很活躍的一個。這個作家群屬於新世紀,他們具有“先鋒”精神,卻又不像上世紀80-90年代中國“先鋒”作家那樣主動或被動地將自己皈依於某種時髦的文學流派,在90後作家筆下很少看到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藝術的“框子”“套路”。自然,這同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藝術的衰亡背景有關。他們用自己的語言自己的筆調自己的風格,大膽地寫著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境界自己的想象。從藝術的形式方麵來考量,新世紀的文學藝術是在以數字化、網絡生活為特征的時代背景下展開的創作追求,我國的文學藝術“先鋒”是與世界同步發展的,在90後的作家們麵前,幾乎沒有現成的藝術模式可以效法,唯有創造才能夠開出屬於他們的一片領地。或許因為這樣的藝術生態,趙偉涉獵廣泛、敢於突破,在散文、小說、詩歌、劇本等文學樣式上進行了多重嚐試,發文諸多。
趙偉又是90後作家中極具個性的一個。在浙江衛視那一檔火爆了全中國的音樂節目《中國好聲音》裏,我們不止一次地看到,當一位歌者奉獻出幹幹淨淨清清純純的歌喉的時候,背對著歌者的齊秦、那英等幾位導師,總是會嘖嘖讚歎,甚至情不自禁地呼叫“天籟!天籟!”趙偉的文字就是這種幹幹淨淨清清純純的心靈境界。你也許會說,時下“流行”清純,於是很多人也就“清純”了。是否真的清純,其實是很容易辨別的。那種老大不小的人在哪裏嘟嘴弄眼,你會覺得她清純麼?倒是童星秀蘭·鄧波爾(Shirley Temple)裝大人模樣讓你真的覺得可愛。趙偉筆下一以貫之的正是這種純美的童貞世界。也許,這正是他的“本真”。
說到純美,就不能不讓人想起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孫犁的《荷花澱》。那樣的純美世界是文學巨匠們用唯美主義的分子篩從紛亂的客觀世界裏澄出來的。而趙偉現在的作品,所表現的是純化心靈的天真。天真必然地需要走向成熟。這,也許是趙偉以後麵臨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