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微時代識人術

一、微時代的偽生活

微時代已經來臨。

我們寫微博、讀微博,百餘字就可以傳播交流信息乃至進行情感溝通。

微博帶動了“微”觀念的普及,也催生出微小說、微電影、微視頻等新鮮事

物。官員們也開始使用微博問政了,微政務漸成主流。

微時代豐富著我們的微生活,同時給我們帶來了偽生活。假貨越來越多,

偽娘日益流行,贗品充斥市場,假麵隨處可見。假麵時代,越來越多的人學

會了“裝”。裝可愛、裝可憐、裝神秘、裝老成、裝有錢、裝嫩、裝傻、裝

窮……為了滿足自己的某種需要,我們寧願生活在偽裝的世界裏。

活在虛榮裏

我認識一個女孩,大學畢業剛參加工作。她明明沒有錢,卻愛“顯

擺”,炫耀自己的化妝品、衣服、包包都是名牌。她用的化妝品是名牌化妝品

的試用贈品,名牌衣服是店家反季銷售的打折品,包包是仿真的山寨版。憑她

一月兩千元的工資是消費不起這些奢侈品的。

女人虛榮在表麵,男人虛榮在心裏。當我們在追逐虛榮的時候,我們都

在偽裝著。你喜歡透過別人的眼睛對自己展開評價,往往會迷失在自己製造的

虛榮裏。20世紀最重要的精神分析思想家卡倫·霍妮說:“追求虛榮,勢必通

往痛苦的心獄。”放下虛榮,我們會活得更加自由自在。

人生猶如一場戲,很多人都帶著麵具出場。我們太習慣於向別人偽裝自

己,以至最後我們向自己偽裝自己,很多人似乎不由自主就忘了自己真實的樣

子。

裝嫩發嗲

同事王姐,都四十好幾了,經常穿著女兒的衣服上街,公眾場合還不許

女兒叫她媽媽,必須稱她姐姐。一次逛街,看到一個包,明明是小姑娘背的,

她卻嗲聲嗲氣地叫道:“哇!親,這個包包好漂亮呃!”連賣包的小姑娘聽了

都掩嘴竊笑。

小孩子或者年齡尚小的女子那種似嬌似嗔、欲說還休的嬌羞嫵媚狀態,

模樣很是招人憐、惹人愛。那是一種近似天真的狀態,做作中總是透出幾分真

誠、幾分俏皮、幾分單純。成人也嗲聲嗲氣地跟你說話,拋媚眼兒,擺一個搔

首弄姿的造型,那注定要令人倒胃口。自然規律是無法抗拒的,裝嫩的結果大

多是自討沒趣,甚至令人討厭。

假慈善家

有一位女士,她很有錢,整天在外做慈善,但家裏三個保姆卻沒有任何

休息日,而且,她對保姆從來沒有好臉色,總是惡聲惡氣。在外裝大慈善家,

回家就原形畢露。這種人真會“裝”,這樣的慈善有什麼意義?連身邊的人都

不能稍微慈善,還能指望她對陌生人慈善?

有人說:“你想成為某種人,最正確的辦法是努力成為這種人,最簡單

的辦法是裝作成為這種人。”於是,裝憤青、裝小資、裝文藝、裝貴族、裝清

純、裝慈善家,各種“裝”越來越多。

生活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裝”生活者,說假話、做假事,處於假的狀

態中。假麵時代,許多女人臉皮看著光滑細膩,都是化妝出來的,光粉底就有

十多層,結果還大呼,誰也看不出我擦了粉。做了傻事的人在受到傷害的時

候,裝清純無辜的樣子,很天真地喊出自己好受傷,這種慣用的障眼法隻是想

得到大家的同情和原諒。娛樂明星們的分分合合,讓人看的眼花繚亂,為了出

鏡率,不惜自我犧牲,婚戀是假,提高人氣是真。

出於社會壓力,人們常常在公開場合偽裝自己的偏好,說一些違背真實

想法的假話。

偽裝是人類的天性,假裝正在現實生活中延伸。在當今這個純真慢慢褪

去、偽裝漸漸升華的時代,我們需要修煉一雙慧眼,去分辨這變幻莫測的世

界,把世間的紛擾看清楚。

二、人的情緒偽裝

大自然中,千奇百怪的生物偽裝術令我們驚詫。變色龍、枯葉蝶、珊瑚

魚、竹節蟲等都經常能將自己的色彩和體格偽裝得與周圍環境一樣。偽裝是生

物的一種生存本能,地球上最善於偽裝的生物是人類。

裝得好累

美琪最近情緒很低落,工作不順心,同事關係難處。本來,剛畢業不用

著急,可她還是不快樂。她在壓抑中努力讓自己放鬆,太多的不開心不想和任

何人訴說,她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心事。

美琪想起了大學時的自己,那時候她似乎不懂得微笑,總是一副憂鬱的

表情。現在想一想,那時候所謂的煩惱根本不算煩惱。現在,參加工作了,同

樣不開心。不知何時,她學會了偽裝,偽裝微笑,偽裝快樂。她忽然感覺這樣

好累,一直在想,自己究竟還可以再裝多久?

生活的煩惱、工作的失意、學習的壓力,都在迫使我們偽裝。每個人心

裏麵都有一道心理防禦牆,偽裝能在無意識中掩飾我們真正的動機,通過維護

自尊、自我美化來幫助我們應付挫折、緩解內心衝突與焦慮。

善意的假裝

偽裝是生活的一種工具,它並不等於虛偽,更不是自欺欺人的生活態

度。偽裝隻是隱藏自己最真實的一麵,隻是不想讓最親近的人看到自己最脆弱

的一麵,想給關心自己的親人最好的安慰。

因為本能的心理防禦機製,人們在努力學著偽裝。也許是因為太過倔

強,也許是因為太過驕傲,不願意讓人看見自己柔弱的一麵,不願意被人看見

傷得體無完膚的狼狽。所以,在明明很痛苦很難過的時候,卻用一個漫不經心

的微笑來掩飾所有的傷痕,自己傾聽心碎滿地的聲音。

表麵的和睦

曼麗經曆過兩段失敗的戀愛。因為她自身條件還算優越,所以對方開始

總是一見傾心,而且主動、真誠,但是都隻維持一兩個月就出現問題。曼麗是

一個追求完美的人,性格直爽,對方隻要有一點不能讓她滿意,她就會直接指

出。她本人性格內向、敏感、固執、任性,喜怒哀樂從不掩飾,男友多因性格

不合分手。

曼麗第三次戀愛時,忽然在男友麵前藏起了自己的真實情緒。也許因為

太在乎他了,怕失去他,怕惹他生氣,於是她偽裝了自己。婚後,曼麗扮演賢

妻良母的角色。婆婆是家裏的權威,她對婆婆非常孝順。可是婆婆始終沒有從

內心接受她,她的付出一直得不到婆婆的理解和肯定。曼麗心中充滿了委屈和

不平衡,她從來不向任何人訴說,維持著表麵的和睦。但是在家裏,她卻越來

越感受不到快樂。

通常,一個人是不願意將自己的底牌交給對方的,現代社會的利益化趨

向使得任何人都充分地表示出了自我保護的天性,在陌生人前總會帶上麵具。

這樣的社會狀態最終成為習慣,於是在親人朋友麵前也慣性地保持這種狀態。

盡管人們習慣將真實內心掩藏在深處,但其真實意圖總是本能地流露於

舉手投足中。我們可以運用心理學原理分析其情感和行為動機,掌握其深層心

理。

三、人的情緒表達

在交往中,我們需要洞悉他人的內心,使人際關係更加圓融;在事態發

展上把握大局,在工作和生活上贏得主動。有什麼好方法能夠幫助我們去了解

一個人呢?

作家愛默生說:“人的眼睛和舌頭所說的話一樣多,不需要用字典,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