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十章(1 / 2)

因為柯祺三人常在古玩街上撿些小漏子, 雖說他們沒有在大庭廣眾之下刻意表現出自己的學識去壞了別人的生意, 也沒有什麼打臉、反打臉、一直打臉的劇情, 但柯祺三人還是被一些人注意到了。

其實, 柯祺一直都很小心, 在古玩街上淘來的東西, 他不會立刻出手轉賣出去, 而是另謀了一條安全的出貨路徑。所以,尋常人沒有盯上他們。就算有人對他們的年紀產生過好奇,也隻以為是有錢人家的孩子出來玩玩。能注意到他們的人並不一般, 那其實是一位退休老教授,姓高,很有些本事。

高老先生是古玩街上的常客。柯祺買下的那些東西, 還不能入高老先生的眼睛。但是, 高老先生同樣不乏眼力勁,他能知道柯祺是撿了漏子的。第一回撿了漏子, 可以說是孩子們運氣好。第二回撿了簍子, 還可以說孩子們運氣好。但是第三回、第四回繼續撿漏子, 那就證明孩子們是真有本事了。

高老先生本以為這三孩子就是同門師兄弟, 背後肯定有名師指點。柯祺和謝瑾華自不必說, 本來就是一身古韻, 又恰好處在了翩翩君子人如玉的年紀,就連大哥生理年紀不大,高老先生都覺得這孩子天生帶著一股靈氣。於是, 高老先生忍不住羨慕起了這三人身後的老師, 甚至還有那麼幾分嫉妒。

於是,老先生主動找了柯祺三人說話。

高老先生原本是想要借機認識一下那位“名師”的,得知三人是自學成才後,老先生驚呆了!他實在不能想象,小山村裏走出來的孩子靠著自我摸索竟就有了這樣的本事,然而事實又由不得他不信。

這是天才啊!

高老先生是個惜才的人。於是,他很自然地和柯祺三人成為了忘年交。

高家是書香門第,放在兩三百年前,那也是世家了。高老先生有一子一女,兒子在研究所工作,兒媳在電視台工作,女兒在博物館進行文物修複,女婿來自京城。女婿那家都是從政的,仕途通達。

這樣的人家似乎是現在的柯祺所攀不上的,然而柯祺卻對於高家沒什麼所求,因此和高老先生相處時依然坦坦蕩蕩。再說,他們以才華為名片,高老先生反而有了一種“長江後浪催前浪”的滄桑感。

通過高老先生,柯祺三人接觸到了一個他們暫時還接觸不到的圈子。若是沒有高老先生,他們過些年也能自己摸到這個圈子;若是他們沒有才華,就算有了高老先生的引薦,他們同樣進不去這個圈子。才華是最好的通行證,而品性則決定了他們在這個圈子裏能不能順利獲得大家發自內心的認可。

而圈子就是人脈。

畢竟是做過一世丞相的人,學識有,眼界有,心機有,氣度有,偏偏年齡還小,高老先生那些人又都惜才,柯祺在這個圈子裏混得如魚得水。謝瑾華也是如此。隻是大哥,因為他的生理年齡實在太小了,為了不叫人懷疑,有時不敢說出什麼高深的內容來,大家喜歡他的伶俐,也依舊把他當孩子。

大哥不打算跳級了,還是老老實實按部就班往上讀吧。

因為,大哥今生是打算從政的。他要是想去研究所,那十歲大學畢業後能直接進更高級別的學府進行深造。但他想要從政,就算十歲讀完了大學,政府也不會讓一個十歲的孩子站出來當公務員啊!

不如就踏踏實實沉寂幾年,反正他如今在班上還是年紀最小的那個,等大學畢業時才剛剛十八。

雖說不打算繼續跳級了,但平時的功課對於大哥來說毫無難度。他又不是真正的孩子,對於各類娛樂沒有太大的興趣,私底下自學了很多東西。作為一個曾經的古代名人雅士,大哥熟諳君子六藝。但這個世界的變化太大了。對著古琴很有見地的大哥開始學起了鋼琴。對著圍棋鑽研了半生的他又開始嚐試了國際象棋。總之,大哥有很多想要學的東西。他每天過得比高中生柯祺和謝瑾華都要充實。

一轉眼,三年又過去了。

柯祺和謝瑾華順利考上了國大。大哥也輕輕鬆鬆小學畢業,打算要升入初中了。

柯祺打算繼續把柯奶奶和大哥帶在身邊。柯奶奶這邊很好弄,她小吃店的生意非常好,可以去京城裏開一家分店。至於大哥,有了高老先生的幫忙,大哥也順利轉到了京城中的一所初中繼續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