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把握幽默的分寸
做一個幽默的人固然很好,但在使用幽默時,要注意避免進入各種各樣的誤區。比如,如果濫用幽默,就會令人覺得輕浮,產生負麵評價。
使用幽默恰如一個廚師做菜,高明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對火候的把握程度,過火的幽默就像被燒糊的菜,令人大皺眉頭,大倒胃口。
在沉悶的場合說幾句笑話活躍氣氛並沒有什麼不對,但如果大家都在嚴肅地討論如何解決當前危機時,你還是暫時讓幽默靠邊站,和大家一起開動腦筋,想辦法渡過難關吧。幽默不得濫用
言語交際的失敗大多與濫用幽默有關。濫用幽默不光使自己陷入尷尬和困境,而且導致別人輕視你,使你喪失人格價值。在眾人的目光中,喋喋不休者仿佛如小醜一樣可笑,故作幽默者更勝過小醜。因而我們運用幽默時,千萬要注意時機和場合。
幽默,要講究時機。
英格蘭人常說:盡管幽默力量很重要,但它並不是生活的全部。當時機恰當的時候,你就去用它。
西方4月1日的愚人節,是捉弄人的節日,這一天,如果一個足不出戶的小夥子突然接到姑娘約會的電話;一個姑娘突然接到不是父母的父母來信;一個人到澡堂洗澡,衣服不翼而飛;一個學生去上課,教室裏卻空無一人。誰都想在這無所顧忌的節日裏高高興興地捉弄別人,而被捉弄的人發覺上當後也為實實在在地被人捉弄而高興。
愚人節,一個人在街上散步,突然背後傳來吆喝:“請讓開,便桶來了!”他急忙閃開,一輛自行車匆匆而過,上麵是一個小夥子帶著個漂亮姑娘。
如果上述事情不是發生在愚人節,而是發生在其他的時候,可能不但收不到幽默的效果,還會使他們覺得無聊,甚至引起他人的反感。可見,幽默不是隨時都可以拋灑的,隨著文明的進步,生活經驗的積累,人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幽默要講究時機。
幽默,也要講究場合。
如果你僅僅把講究時機作為幽默語言的準則,那就太狹隘了,因為要想成功地使用幽默,在講究時機的同時還應當注意大環境。毫無疑問,講究場合,才能把幽默運用得更加恰如其分。
在發生重大事件的嚴肅場合,或者在葬禮上,不合時宜的幽默話語會引起別人的誤解甚至怨恨。比如朋友正為失去親人而傷心,你對在靈前落淚的朋友說:“去世的那位先生一定是個個性強硬的人,你看,他現在從頭到腳都是僵硬的。”這番幽默幾乎可以肯定會受到痛斥。
在莊重的社交活動中,任何戲謔的話語都可能招來非議,在莊重場合,如果你幽默起來沒邊沒際,太過誇張,為追求效果而手舞足蹈、脫離自己的平常個性,也會讓人反感,人家會覺得你虛偽浮躁,不夠穩重。這會嚴重影響你的個人形象。
不要讓幽默過了火
培養起一定的幽默感並不是很難,但是要做到能夠恰當地把握好幽默的尺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過分的幽默往往會使人產生古怪的感覺,尤其麵對剛開始交往的人,你滔滔不絕,笑話連篇,表現出很風趣、很有才華的樣子,隻會讓人反感,使人覺得你過於油嘴滑舌、輕飄虛偽,喜好賣弄自己。
凡事均要講適度,幽默亦如此。在生活中,適時適地運用幽默,才能使相互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親密。這在那些旨在糾正他人的幽默技巧中表現得更為明顯。這裏就幽默的使用提出3個忠告。
首先是:幽默勿以譏刺他人為樂事。
苛刻的幽默很容易陷入殘忍,使他人受到傷害、陷於焦慮之中。通常,譏諷、攻擊、責怪他人的幽默,也能引人發笑,但是它卻常常造成意想不到的後果,使本應歡樂的場麵變得十分難堪。
一位中學教師到某地出差時,拎了一兜香蕉去看望一個多年未見、新近升為副處長的老同學。老同學心寬體胖,雍容富態,開門見是同窗好友,一邊讓進屋,一邊指著他手中的提兜戲謔道:“你何時落魄到走門子了?本處長清正廉明,拒絕歪風邪氣腐蝕賄賂。”一句譏諷的調侃,使教師自尊心受了傷,他頓生反感,扭頭就走了。
顯而易見,幽默既不等同於一般的嘲笑、譏諷,也不是為笑而笑,輕佻造作地貧嘴耍滑。幽默是修養的體現,它與中傷截然不同。幽默笑談是美德,惡語中傷是醜行。真正好的幽默是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是嚴肅和趣味間的平衡,它以一種古怪的方式激發出來,卻經常表現出心靈的慷慨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