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見招拆招,讓謊言無地遁形
在武俠小說和武俠影視作品中,頂級的武林高手從來就沒有固定的招式,他們通常是見招拆招,往往隨手一招便是好招、妙招。麵對謊言,如果你也想做個頂級的破謊專家,那麼,見招拆招才是最好的方法。
詢問細節,讓說謊者自己露出馬腳
生活中,當人們懷疑有人企圖欺騙自己時,大多數人都會想辦法戳穿對方的謊言。但是,一個有備而來的說謊者絕不是你用三言兩語就能讓其“現出原形”的。那麼,麵對此種情形,我們該如何辦呢?其實,要想揭露對方的謊言,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詢問細節。
2011年,老陳將同村的小劉告上了法庭,其事由是小劉欠自己兒子小陳5萬元欠款,他們多次向小劉討要,對方卻不歸還。為什麼兒子的借出去的錢,做父母的要去討,而且還要不回來呢?
原來,3月份的時候,老陳的兒子因意外身亡了。在清理遺物時,老
陳發現了一張借條:去年12月9日,同村的小劉向兒子借了5萬元。他去
向小劉索要借款時,小劉承認確實曾向小陳借了5萬元,但已歸還大部
分,僅有2800元沒還,並拿出了兩張簽有小劉署名的收條。這兩張收條
一張寫有:“今歸還1000元。”另一張寫有:“2010年2月10日,收到欠
款,金額為46200元。”並且上麵有小陳的簽名。
但是,老陳對於小劉出示的後一張收條存在疑問:後一張收條上,
金額書寫的字跡距離、墨跡濃淡上看,大寫“肆萬”以及小寫“4”,明
顯是後補的。小劉則說,收條上的“4”和“肆萬”確實是“後補”的,
但這是小陳親手補的。
雙方爭執不下就隻好對簿公堂了。法官對當時的還款細節向小劉夫
婦進行了分別詢問。
詢問小劉時,他說,今年2月10日晚上,他還了小陳4萬元。但小陳不
會寫“肆”,於是,就讓自己在之前還款的那張金額為6200元的收條上
的大小寫前各添了“肆萬”和“4”。
詢問小劉的妻子時,她說,還款4萬是在今年3月底的某天早上。當時
家裏沒有紙,她就拿出原先還款的6200元的收條,當著小劉的麵,補了
“4萬元”。
對此,夫妻二人都無法提供證據。法官審理後認為,借條上,關於4
萬元的後補過程、還款時間以及在場人員等方麵,小劉夫婦的陳述相互
矛盾。據此,法院無法確認小劉已經歸還了4萬元欠款。因此判決小劉償
還借款42800元,並承擔訴訟費。
如果夫婦二人還款的事情屬實,他們在回憶當時的還款情況時就不可能會出現這麼大的出入。很顯然,他們在回答時都說了謊,其目的就是想借小陳的“死無對證”訛掉4萬元的欠款。
生活中,隻要是謊言,說謊者對事情的細節就不會像真實的事件那樣印象深刻,如果對事件的細節不斷進行追問,就一定可以找出對方的破綻。
比如,喜歡撒謊的丈夫騙妻子說,晚歸是請朋友吃飯去了。那麼妻子想要揭穿丈夫的謊言就可以這樣問:“你們吃的是什麼?”“在哪裏吃的?”“點了幾個菜?”“喝的什麼酒?”“花了多少錢?”等等,然後來個急轉彎,“最貴的那個菜花了多少錢?”多數撒謊者都不會對謊言的各個方麵前思後想,這樣或許在菜的單價和總價上就會出現漏洞,從而很快露出馬腳。
在招聘會上,為了證實求職者有沒有說謊,麵試官往往就會運用“詢問細節”這一招。勞工法律師菲利普·馬丁就曾說過:“如果你懷疑一名求職者在撒謊,你可以采取進一步的措施。首先,將他所表述的內容與他的簡曆相對照,通過一係列問題,你可以使撒謊者難圓其謊。”馬丁指出通過對相關事實細節的提問,就可使謊言不攻自破。因此,他建議從事人力資源的人士要仔細地傾聽,如果求職者表示“我曾經管理過100多名員工”或是“我曾經成功地扭轉了公司的財務狀況”,那麼你就一定要追問細節,這樣是知道求職者有沒有說謊的最好辦法。
事實上,詢問細節不隻可以用來識穿企圖逃避債務的說謊者、晚歸的丈夫、招聘會上的求職者,對於任何領域、任何行業或是處於任何情
況下的撒謊者,都是適用的。
將計就計,揭穿說謊者的陰謀
對待習慣於撒謊行騙的人,最大快人心的反擊莫過於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方式來對付他們。
一天中午,老徐的手機突然響了,屏幕顯示了一個陌生號碼,老徐接下後,隻聽對方說道:“喂!老徐啊,近來好嗎?”老徐一聽這似乎是一個熟人,但怎麼聽不出對方是誰呢?隻好硬著頭皮問道:“好啊,請問你是……”
對方似乎生氣了:“怎麼,連我都想不起來了?你可真是貴人多忘事呀!”
老徐想,這會是誰呢?在接電話的空當,立馬上網搜了一下對方的號碼,網上多處說這是一個騙子。老徐心想:“居然有騙子瞄上我了,那我就讓你看看你是怎麼被騙的吧!”於是,老徐立即回道:“噢,想起來了,是老程吧!”對方居然非常響亮地應道:“哈哈!你總算想起來了!”聽到此話,老徐更加肯定對方就是一騙子了,因為他根本就沒有姓程的朋友。
老徐接著說道:“這麼多年沒見你蹤影,你跑到哪兒去了?”
對方略微停頓了一下,說道:“去南邊了,這不單位效益不好,我就去南方發展了,這兩天來這邊出差了,有時間我們見一麵吧,我請你吃飯。”
老徐也連忙說好。寒暄了幾句之後,就各自掛了電話。
第二天一大早,那個電話就打過來了。對方說:“老徐呀,有點事想跟你說,真不知道怎麼開呢。”老徐想八成是行騙的來了,於是隨口應道:“你有什麼難事就直說吧,咱倆誰跟誰呀。”
自稱“老程”的人連忙說道:“我來這邊是采購原材料的,昨天剛談好一家供貨商,但是需預付兩萬元訂金,誰知昨晚上出去吃飯的時候把錢包給丟了,真是急死我了。你能不能先挪兩萬塊錢給我墊一墊。等我銀行掛失都處理好了立馬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