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卡耐基說過這樣一句話:“要改變人而不觸犯或引起反感,那麼,請稱讚他們最微小的進步,並稱讚每個進步。”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願望,希望在自己的成長路上,能夠多聽到一些掌聲,多獲得一些鼓勵,對很多人來說這樣的奮鬥曆程才不孤獨。
也許,在每個人的心裏都隱隱有一個觀眾,他所有的努力和付出,要獲得的成果是需要得到認可和讚美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每個人都在扮演著演員的角色,時刻希望著被欣賞。尤其是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躲在自己網中的人並不是不願意與人溝通,一個人會寂寞,誰都明白。可是,知音不常在。同樣的一個問題,每個人的思路不同,每個人的自主性又都很強,都想按照自己的方法來解決,因此,人和人之間有矛盾是原本就存在的事實。
能夠在生活中欣賞他人、欣賞自然、欣賞自己所生活的環境、欣賞自己過著的生活,這樣的人無疑是幸福的。欣賞是雙向行為,你在欣賞他人的同時也獲得了對方的善意。確切地說,欣賞是多向行為,像文中所說,它像光一樣,在一個大範圍裏照耀,並且能夠傳遞。欣賞他人的時候,即是在欣賞自己。
有些人的生活遭遇危機,更多的原因來自於自身,來自於自身對待生活的態度,在在這種生活態度下,他沒辦法意識到自己每天的生活存在著怎樣的意義,而意義和價值的缺失使人在生活裏看不到希望,甚至無法判斷自己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沒有適合他的標準。於是,很多人,不幸福,或者說感受不到幸福,意識不到成功。
羅蘭曾說:“成功的意義應該是發揮了自己的所長,盡了自己的努力之後,所感到的一種無愧於心的收獲之樂,而不是虛榮心或金錢。”
成長,就是長成為自己的樣子!每個人都有權利欣賞生活,稱讚生活裏的這個自己。在一個時間、一個空間裏你就是唯一的,因此,所有的進步都值得稱讚,所有的幸福都應該歌頌。不要低估了一個微笑、一句話的作用,生活中大多的際遇都源於這樣一個友好的表示,一個人可能就因此走近你,甚至愛上你。
欣賞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麵麵,可大可小。本書主要從學會欣賞、欣賞工作、欣賞生活、欣賞戀人、欣賞孩子、欣賞朋友、欣賞對手、欣賞自己、欣賞自然、欣賞城市、欣賞老人等方麵來說起,以期你在忙碌的生活中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感悟生活中的小幸福,感受自己的小進步,成功和幸福更多的是來自於內心,會欣賞的人幸福指數高。
如果這本書能對忙碌中的你能夠有所啟發,能夠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件,靜下心來,感受到點點滴滴的幸福,這就是我們最感欣慰的了。期待你發現生命裏更多的成功和幸福,為自己喝彩。
最後,感謝本書出版過程中給予幫助的所有朋友,感謝各位編輯老師、各位同仁的鼎力支持。也歡迎讀者能夠提出寶貴的意見,以期我們在相互的扶持中,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