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愛情的秘訣

〖〗光環效應

——別讓外表的美麗蒙蔽了你的雙眼

光環效應,又稱“暈輪效應”,屬於心理學範疇,具體是指人們對他人的認知判斷首先是根據個人的好惡得出的,然後再從這個判斷推論出認知對象的其他品質的現象。如果認知對象被標明是“好”的,他就會被“好”的光圈籠罩著,並被賦予一切好的品質;如果認知對象被標明是“壞”的,他就會被“壞”的光圈籠罩著,他所有的品質都會被認為是壞的。

據說瑪麗蓮·夢露死後,有一位收藏家買到了一隻夢露的鞋子,他把這隻鞋子拿到市場上去展示,參觀者如果想聞一下,需出100美元的高價,但願意出錢去聞的人竟然絡繹不絕,排起了一條長龍。

夢露的鞋子為什麼有那麼大的魅力呢?答案就是“光環效應”在起作用。

一般說來,外貌的魅力很容易導致“光環效應”。雖然歌星、影星與廣告中的商品質量並沒有太直接的關係,但是,由於光環效應的作用,明星代言的商品很顯然會比普通商品更容易得到人們的認同。

了解和分析光環效應,有助於人們防止認識上的偏見,全麵地看待人或事。對於陷入愛情中的男女雙方來說,千萬不要被外表的美麗蒙蔽了自己的雙眼。別讓外表的美麗蒙蔽了你的雙眼

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都在無意識地受著光環效應的影響,例如,你衣著打扮比較時髦,看上去比較前衛,一些長輩或老師,就會基於這點認為你這個人不會成就什麼大事;人們也往往會因為某個人長得帥氣或者漂亮就認為他(她)樣樣都好,“一俊遮百醜”。熱戀中的兩個人,最容易被對方的某一個優點所“迷倒”,而對他(她)的其他缺點視而不見或者根本發現不了。俄國著名詩人普希金就曾因光環效應的作用吃了大苦頭。娜坦麗是當時公認的 “莫斯科第一美人”,她的美麗促使普希金瘋狂地愛上了她,並且如願以償,和她結了婚。在普希金看來,一個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著非凡的智慧和高貴的品格,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娜坦麗雖有花容月貌,但與普希金誌不同道不合。每次當普希金把寫好的詩讀給她聽時,她總是不耐煩地捂著耳朵說:“不要聽!不要聽!”相反,她總是要普希金陪她遊樂,出席一些豪華的晚會、舞會,普希金為此丟下了創作,弄得債台高築,最後還為她決鬥而死,一顆文學巨星就這樣過早地隕落了。普希金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被對方外表的美麗所蠱惑。如果你發現自己被對方深深吸引,首先要問問自己,若對方沒有那雙迷人的大眼睛、磁性的聲音,若對方不是模特兒、不會打籃球,自己還會跟他(她)在一起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你可能就要重新考慮一下了。

那麼外表是不是就一定不重要呢?也不是。誰也不願意跟一個自己覺得長得非常討厭的人談情說愛。這不是膚淺,而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本性。“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們不能不在乎外表,但是,也不能太在乎外表。一切看得見的東西都可以偽裝,但是在愛情裏,需要的是心靈的交流。

須知外表美是短暫的,受時間、年齡的限製,而心靈美是潛於內心深處的美:高貴的品德、廣博的知識、善良的心腸、純潔的靈魂、坦誠的胸懷、真實的愛心……那是不能靠化妝而得來的。英國文豪莎士比亞就曾說過:“贏我愛情者,在乎於婦人的誠而不在容貌之美。”這表示莎士比亞較之外表美更重於女人的心靈美。

所以,奉勸那些把美貌作為擇偶首選的人,心靈的美麗才更值得重視。

〖〗刺蝟法則

——讓適當的距離為婚姻保鮮

一個寒冷的冬天,兩隻刺蝟被凍得瑟瑟發抖,為了取暖,他們隻好緊緊地靠在一起,而相互靠攏後,又因為忍受不了彼此身上的長刺,很快就又各自分開了。可天氣實在太冷了,它們又靠在一起取暖。然而,靠在一起時的刺痛使它們不得不再度分開。挨的太近,身體會被刺痛;離的太遠,又凍得難受。就這樣反反複複地分了又聚,聚了又分,不斷地在受凍與受刺之間掙紮。最後,兩隻刺蝟終於找到了一個適中的距離,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於被彼此刺傷。這就是刺蝟法則的來源。

每一個人都需要一個能自己掌控的私人空間,沒有人能容忍他人擅自闖入自己的私人空間,即使最親密的愛人之間也不例外。這個空間就像一個充滿了氣的氣球一樣,如果兩個氣球靠得太近,互相擠壓,最後的結果必然是爆炸。

因此我們在婚姻生活中也應把握好一個度,給對方一個自由呼吸的空間。讓適當的距離為婚姻保鮮

手裏的沙子握得越緊,流失得也就越快,夫妻之間的關係也是同樣的道理,給彼此一個自由呼吸的空間,婚姻生活才會更加美好。

現實生活中,很多婚姻出現問題,甚至最終分道揚鑣,並不是因為第三者等外部因素,而是夫妻雙方自身的問題。有不少這樣的女子,她們對丈夫一味奉行“高壓管理政策”,她們不甘平庸,希望丈夫成為“人上人”,於是想方設法、旁敲側擊地施壓,給男人很大的壓力。

一般情況下,在丈夫真正成了“氣候”之後,女人自己往往還在原地踏步,於是就有了危機感,拚命想“拴牢”婚姻,比如,要管他的錢包,查看他的短信等,就連對方的工作都恨不得插一手,管來管去,兩個人的感情越來越糟。

她們忘了,她們的愛已經成為了一種沉重的枷鎖,套在了男人的身上,對方已經感覺不到一絲愛的甜蜜。其實,女人看重婚姻本沒有什麼錯,隻是當你越想牢牢地掌控婚姻,拴住男人的時候,婚姻就越容易出現危機,那個男人也越容易離你越來越遠。

其實,即使婚姻中的男女,也應該是個獨立的個體,擁有自由的私人空間,擁有自己的朋友、愛好和事業。不要因為過分依賴對方,而失去自我。不要試圖去主宰什麼,因為這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願意成為他人的傀儡。向陽今年35歲了,在別人的眼中,他簡直就是幸福的“代名詞”,妻子溫柔賢淑,孝敬雙方父母,且經營著一個品牌服裝店,生意不錯,可謂事業有成;兒女成雙,聰明可愛,學習成績又都不錯;自己的父母雖已年邁,但身體都還硬朗;他自己也有一份不錯的收入,事業生活都在穩步前進……

向陽身邊的朋友都覺得他很幸福,可是向陽本人卻不這麼認為,在一次聚會上,他居然說起了他“幸福”背後的一些無奈。他的妻子雖然賢惠有加,但幾乎每天都要追查他的行蹤,問他工作之餘在做些什麼,和誰在一起,幾點回家?而所有的這些問題,他都必須如實一一回答。他認為,在向妻子“彙報”的同時,也失去了自由,沒有任何的隱私和空間。這樣的生活著實讓他喘不過氣來。就像我們和朋友一起吃飯一樣,大家點菜總是以少為原則,寧可少一點欠著一點,胃有空間,身心才會舒服。同樣,對待感情,夫妻之間的要求也是“半飽”為好,彼此都有空間才不會那樣局促無奈。不過,空間的距離很好測量,心理的距離,卻很難。愛情的安全線,恰恰是看不見而不摸不著的心理距離。有些時候,就是這樣,男女雙方因為愛而彼此走近,近得恨不得不分你我。於是走進婚姻,長相廝守。此後,彼此的距離慢慢地,在不知不覺中一點點拉開,親密有間。因此,若想夫妻之間的感情更長久,想夫妻之間的感情永遠保鮮,就要學會給彼此適度的空間,讓愛在有氧的空氣裏得到喘息。

不要以為走進了婚姻就是走進了“墳墓”,夫妻雙方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自己的愛好,給彼此一些空間,偶爾出去透透氣也未嚐不可。這樣不至於兩個人天天拴在一起,熟悉得產生陌生感,無話可說。距離產生美,婚姻生活也需要距離來為它保鮮。

〖〗心理飽和效應

——別讓“心理飽和”危害了你的婚姻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試驗,在一個公共場所擺放桌子、紙和筆,如果有人能一口氣從1寫到300,不寫錯也不塗改,則獎勵50元。參加的人不少,但最終沒有一人能領到50元。心理學家認為,參加者之所以失敗了,是因為長時間緊張地做同樣一件事情,心理產生了飽和現象。所謂心理飽和,就是人已經處於一種非常厭煩的,不想或不能繼續執行某項任務的心理狀態。

心理飽和多為負麵效應。比如,老師布置100道數學題,學生開始做作業時,動作快,做得也正確,但做到後來,速度慢了,還時常出差錯,同時也出現了厭煩情緒。

對於心理飽和效應,我們應有清醒的認識:在我們的生活中,它無處不在,並時時幹擾著我們的正常生活。我們應當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和預防措施,一經遇上它,要沉著,要善於調整自己的情緒和心態,讓它遠離我們的正常生活。

別讓“心理飽和”危害了你的婚姻

現代社會婚姻容易出現危機,與心理飽和效應也不無關係。一對夫妻結婚多年,一直生活在一起,對方的習慣稟性,自己都了如指掌,彼此之間漸漸失去了當年的新鮮感,似乎愛情已過了保質期,浪漫早逝,溫情不再。吳梅和程昱是大學同學,兩人結婚已有四年多的時間了,有一個兩歲多的可愛兒子小希。

這天,吳梅問程昱:“這周末我們回我媽家好不好?我媽想小希了!”程昱正在聚精會神地看球賽,隨口答道:“是!”吳梅有些火了,說:“我問你好不好,你怎麼回答‘是’?‘是’什麼意思啊?你是不是煩我和兒子了,煩了就說一聲,別總是一副敷衍了事的樣子!”程昱聽了,說道:“你沒看見我正在看球賽嗎?工作了一整天,快累死了,回家也不讓我消停消停,總是這事那事的!”吳梅聽了,更加生氣了,兩人互不相讓,激烈地吵了起來。

晚上,吳梅翻來覆去地睡不著覺,想想這些年的生活,眼淚就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還記得談戀愛和新婚伊始的時候,兩人之間是多麼的甜蜜和幸福,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恨不得時時刻刻膩在一起,那時候的程昱又是多麼的溫柔、體貼……而現在呢?兩個人時常是“相對無言”,即使有話無非也是“明天下班買點青菜回來”“今天發工資了”“別忘記去交電費”之類的。難道婚姻真的就是“愛情的墳墓”?難道愛情真的已經過了保鮮期了嗎?其實很多時候,婚姻出現危機並不是因為不再相愛了,而是男女雙方沒有好好地經營, “心理飽和”讓彼此之間失去了新鮮感,而此刻,他(或她)一旦碰到別的異性投來異樣的目光,便很容易墜入情網。綜觀各種婚外戀,屬於心理飽和的要占相當的比例。假如你不想丟棄婚姻和家庭,那麼必須看看下麵的忠告:

第一,夫妻雙方都要自律,莫放縱,立場堅定地拒絕外來的誘惑,對配偶負責,對子女負責,對家庭負責;

第二,婚姻也要“更新”,夫妻都應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品位,充實自己,使自己成為一部讓對方永遠看不厭的“好書”,不讓愛人產生心理飽和。

愛情並不是嘴上說說就能永恒的,它需要你用心去經營。或許你已激情不再,但應永遠對愛人保持一顆真愛的心,努力使婚姻美滿。

〖〗鯰魚效應

——及時給婚姻注入新鮮的成分

挪威人喜歡吃沙丁魚,尤其是活魚。市場上活沙丁魚的價格要比死沙丁魚高許多,所以漁民們總是千方百計地讓沙丁魚活著回到漁港。可是雖然經過種種努力,絕大部分沙丁魚還是會在中途窒息而亡,但卻有一條漁船總能讓大部分沙丁魚活著回到漁港。船長嚴格保守著秘密。直到船長去世,謎底才揭開。原來是船長在裝滿沙丁魚的魚槽裏放入了一條以魚為主要食物的鯰魚。

鯰魚是一種生性好動的魚類,進入魚槽後,加上環境陌生,便會四處遊動。沙丁魚見了鯰魚十分緊張,左衝右突,四處躲避,加速遊動。這樣一來,一條條沙丁魚就活蹦亂跳地回到了漁港。這就是著名的“鯰魚效應”的由來。

“沙丁魚”如果不想窒息而亡,就應該也必須活躍起來,積極尋找新的出路。婚姻生活也是如此,需要及時注入一些新鮮的成分。及時給婚姻注入新鮮的成分

現實生活中,沒有人能保證婚姻生活一如想象中完美,當一個人對婚姻感到疲乏的時候,感情的遊移最易發生。我們知道,當安靜的沙丁魚中間出現一位“外來客”鯰魚的時候,它們會因恐懼而四處遊動,反而會將潛在活力激發出來。同樣的道理,假設婚姻中出現了“第三者”,我們不妨將之視為一條突然到訪的“鯰魚”,那麼,我們所要做的,便是重新審視自己的婚姻生活,擺脫懈怠和疏忽,學習如何為婚姻注入新鮮的血液與激情。她的婚姻生活似乎是幸福的,但是又平淡無奇,活像沉悶的沙丁魚,究竟缺了什麼,是一件意外的事情讓她明白的。

一天,她約了多日不見的女友一起吃晚餐,剛走進餐廳,卻見女友突然變色道:“啊,那不是你先生?”她定睛看去,前麵正是先生,並且,還緊緊握著旁邊一個年輕女孩的手。

她的腦子一下就蒙了,他們竟然如此大膽?當時她連那個女人的樣子都沒有看清,甚至連想都沒有深想,就像她平時麵對市場客戶那樣,直接走上前去,笑嗬嗬地大聲對先生說:老公怎麼你也在這裏?正好我也累了,咱們回家吧!她連正眼都沒有看一下那個女人,就直接挽著先生的手回家了。後來倒是她的女友留在現場,把那個嚇得花容失色的女孩痛斥了一頓。

回到家,她就向先生攤了牌:你說怎麼辦?是你去跟她說還是我去?態度不容置疑,她並沒有哭鬧訴委屈,而是直接表明了態度:你和她,是必須分手的!自知理虧的先生的回答是:“我去。”她繼續問:“給你一星期,夠嗎?”在得到肯定的答複後,她終於,傷心地哭了。故事中的她無疑是勇敢的,也是聰明的、大度的。

當婚姻中的“鯰魚”真實的出現在自己的麵前,你是束手無策還是哭鬧上吊?經營婚姻的智慧在此時顯得尤其重要。退而飲泣,找朋友訴苦,請父母出麵,“鯰魚”和暫時迷戀“鯰魚”的人都漸漸厭倦了這種做法,況且也不會起到什麼好的作用。如果確認自己的內心充滿了力量,就盡量獨自去解決,以你的堅強和智慧,去適當地處理。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鯰魚”都來勢洶洶,也不是所有的婚姻都脆若薄冰。如果我們能在感情開始出現懈怠的時候,多用點心思,重新審視自己的婚姻生活,為婚姻注入一些新鮮的成分,就能保持長長久久的幸福了。

下麵一些基本原則教你如何用智慧應對婚姻生活中出現的“鯰魚”:

第一,相互的真誠信任是首要的。當一個人充分感受到你的信任與愛的時候,通常是不會輕易辜負的,他隻會站到你這邊來一起抵禦“鯰魚”。

第二,沉著冷靜,及時溝通。當“鯰魚”出現時,最忌諱的就是情緒失控。冷靜下來後,再找適當的時機和他一起探討,糾正你們婚姻生活中的誤區,然後一起用實際行動來改善,最要緊是要給他更多的關心和重視。

第三,既往不咎。如果你已經原諒了對方,就要真正做到既往不咎,不必時時擺出一個原諒者的姿態,也不能總是“翻舊賬”。

〖〗費斯諾定理

——夫妻之間也要懂得傾聽

在古代,曾經有個小國的使者到中國來,進貢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金碧輝煌,皇帝很高興。可是這個小國的使者同時也出了一道題目:這三個金人哪個最有價值?皇帝想了許多的辦法,請來珠寶匠檢查,稱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樣的。怎麼辦?使者還等著回去,這時一名老臣說他有辦法。皇帝將使者請到大殿,老臣胸有成竹地拿著三根稻草,插入第一個金人的耳朵裏,這稻草從另一隻耳朵出來了;第二個金人的稻草從嘴巴裏直接掉出來;而第三個金人,稻草進去後掉進了肚子,什麼響動也沒有。老臣說: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使者默默無語,答案正確。

人有兩隻耳朵一隻嘴巴,這意味著人要多聽少講——這是英國聯合航空公司總裁費斯諾歸納類似的現象後所提出的“費斯諾定理”。

費斯諾定理的核心意義就是傾聽,傾聽既是一種獲得有效信息的途徑,又是一種有效溝通的方法。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善於傾聽,多吸取別人的經驗教訓,夫妻之間也是同樣的道理,要掌握傾聽的智慧。夫妻之間也要懂得傾聽

夫妻關係是人世間所有關係中最為微妙的關係,如果夫妻雙方善於經營,那麼它就是最美麗的花朵,最後還會結出豐碩的果實。夫妻之間要懂得傾聽,這不僅是一種關愛、理解,更是調節雙方關係的潤滑劑。每個人在煩惱和喜悅後都有一份對人傾訴的渴望,因此當你的愛人向你傾訴的時候,你一定要扮演好一個傾聽者的角色。那是一個聖誕節,一個美國男人為了和家人團聚,興衝衝地從異地乘飛機往家趕。一路上幻想著團聚的喜悅情景。恰恰天公不作美,這架飛機在空中遭遇了猛烈的暴風雨,飛機脫離航線,上下左右顛簸,隨時隨地都有墜毀的可能,空姐也臉色煞白,驚恐萬狀地吩咐乘客寫好遺囑放進一個特製的口袋。這時,飛機上所有的人都在祈禱,也就是這萬分危急的時刻,飛機在駕駛員的冷靜駕駛下平安著陸,大家都鬆了口氣。

這個美國男人回到家後異常興奮,不停地向妻子描述飛機上遇到的險情,並且滿屋子轉著、叫著、喊著……然而,他的妻子正和孩子興致勃勃地分享著節日的愉悅,對他經曆的驚險沒有絲毫興趣,男人叫喊了一陣,卻發現沒有人聽他傾訴,他死裏逃生的巨大喜悅與被冷落的心情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在他妻子去準備蛋糕的時候,這個美國男人卻爬到閣樓上,用上吊這種古老的方式結束了從險情中撿回的寶貴生命。夫妻之間需要溝通,更需要傾聽!當你傾訴時,卻發現無人在傾聽,這無疑是一種很大的打擊!這位美國男人希望傾聽者能給予理解與讚同,然而那位男人的妻子沒有做到,所以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傾聽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一種主動行為。當你感覺到對方正在不著邊際地說話時,可以用機智的提問來把話題引回到主題上來。傾聽者不是機械地“豎起耳朵”聽,在聽的過程中腦子要轉,不但要跟上傾訴者的故事、思想內涵,還要跟得上對方的情感深度,在適當的時機提問、解釋,使得溝通能夠步步深入下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