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生存,就是與社會、自然進行的一場長期談判,獲取你自己的利益,
得到你應有的最大利益,這就看你怎麼把它說出來,看你怎樣說服對方了。
——哈佛大學教授、美國語言學家約克·肯
中國,是一個具有5000年悠久文化的大國。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古代兵法家、策略家的著作,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智慧、計謀。兵法,是人類智慧的精華所在。今天,戰場上的戰爭已經不複存在了,可是在商場上的戰爭——談判,卻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談判,一個熟悉詞,一個無法回避的現實,一種普遍的人類行為。無論是漢末諸葛亮“舌戰群儒”助孫劉聯盟,還是我國為恢複關貿總協定締約國地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十幾年談判,翻開曆史,從古至今,由中到外,事實告訴我們談判廣泛存在於政治、經濟、社會活動等人們生活的各個層麵和方麵。兵法之於談判,談判之於兵法,兩者的融合、促進,無疑會給我們提供很多的靈感,讓今天的我們在商場上更加如魚得水,在談判場上更加無往不勝。兵法中的計謀,策略,技巧,能夠為談判場上的我們出謀劃策,使我們從容不迫的應對談判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更能夠使我們以極小的成本和口舌,去完成預期的談判目標。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經濟交往日趨頻繁,為了實現和滿足商業利益,商務談判迅速發展起來並成為促進貿易雙方達成交易的重要環節。當你我坐在桌前拉開談判的序幕,那麼談判將化成彼此的尊重,成為雙方的較量。當然,其最終目的,不是將對方置於死地,而是在“給”與“取”的過程中,在“合作”與“衝突”的調整中,使雙方都獲得利益,求得“雙贏”的理想目標。在為之理想目標奮鬥的過程中,談判人員被賦予重要的責任和使命,他們需要豐富的閱曆,需要拚搏的精神。當然,首先還是需要了解商務談判的環節及基本注意事項,因為隻有以此為基礎,才能在鍛煉中不斷得以豐富和提高。
作為談判的一種重要形式,商務談判在現代市場經濟中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從小商小販到現代企業集團,從本土工商企業的供銷活動到國際間的經濟、技術貿易,都離不開商務談判。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日益發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商務談判更顯示了其無法替代的地位和舉足輕重的作用。
商務談判是合作的開始,是成功的起點,談判結果應該力爭使談判雙方都滿意而不是隻有一方勝利。談判,是一個合作的過程,它為兩者的合作奠定了基礎,確定了一個友好協商的方式,其結果必然要求雙方都獲得了自己的利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雙贏。
談判雙方既然選擇了談判,就說明兩者之間必定有利益上的聯係。雙方必然會對彼此有充分的了解,談判就是把雙方所了解的東西,以及自己所希望得到的東西綜合起來,通過不斷的討價還價和不斷的了解達到一個利益的均衡點。從而加深對雙方業務的了解,掌握對方的需求,為成交進一步深化;在不斷的談判和討價還價中,雙方不斷的觸摸和接近談判的底線,不斷的調整和迫使對方調整自己的談判底線。
曆史進入20 世紀90 年代,市場經濟的大潮在中國960 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洶湧澎湃。博擊商海,已成為一大批有誌之士不悔的人生抉擇。商場如戰場,鬥轉星移中再望神州,商戰的硝煙已是隨處可見。商務談判,幾乎滲入了戰場的每一個角落,成為這場雖不見刀光血痕。但卻無時無刻不在鬥智鬥勇,無時無刻不在決定著搏擊其中者的生死、興衰、榮辱的殘酷戰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戰略製高點”。深諳商務談判的奧秘,遊刃有餘於其中者,往往能於談笑間攻占市場、廣拓財源,最終在商場逐鹿中做視群英。
但也不乏一些初涉商務談判者,被它拖得精疲力竭,無所適從,最後不得不嗆上幾口水,交上一筆或多或少的學費。因此,我們盡可能地對商務談判進行全麵深入的介紹與分析,希望能揭開它的神秘麵紗,幫助商海搏擊的勇士、智者們抓住現代商務談判的牛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