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0年,黨中央製定的《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幹準則》要求黨員幹部“必須模範遵守黨紀國法,清正廉潔,忠於職守,正確行使權力,始終保持職務行為的廉潔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為政清廉才能取信於民,秉公用權才能贏得人心。”廉潔自律,也是我們黨強化自身建設、克服消極因素的關鍵。做到廉潔自律,就要增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做到“慎思、慎權、慎微、慎獨、慎交”。

領導幹部廉潔自律,避免權力在行使過程中產生腐敗,這既是黨的性質和執政理念的要求,也是五千年曆史長河中的興亡盛衰事件留給我們的經驗和教訓。古人說,“公生明,廉生威”、“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律己以廉,撫民以仁,存心以公,蒞事以勤”……這些來源於中華文化寶庫的經典絕句,不僅是前人的智慧總結,也是他們留給後人的寶貴借鑒,字字句句振聾發饋,永遠值得後人思考和學習。

為配合當今廉政文化教育,作者擷取眾多國學句典裏的精彩章句,加以歸類和譯介,目的是給領導幹部讀者推薦國學知識,從中了解廉潔自律的經驗和為官處世的道理,結合當下反“四風”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規範自己的行為,使自己在市場經濟的考驗麵前、在各種利益的誘惑麵前,始終堅守為官底線,堅定理想信念,順利過好從政關,成為合格的、無愧於黨和人民的領導幹部。

本書根據內容分為不貪、拒賄、守貧、尚德、慎獨、律親等多個部分。在譯介這些句典之後,又有詳盡論述,有故事有論點,使讀者更容易閱讀和體會深刻的內涵。同時,本書文風通俗,通過古代句典說事,通過故事說理,有助於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和直觀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