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紅樓夢》中的植物王國(1 / 3)

第一章 《紅樓夢》中的植物王國

《紅樓夢》中描寫了眾多的植物,而大觀園簡直就是一個植物園。大觀園的花草樹木映照著金陵十二釵的悲歡離合,那些年年歲歲相似的花兒,見證了歲歲年年不同的離人。他們的歌哭言笑、他們的青春夢幻、他們的生活情趣和他們的才情學識,全都隱藏在大觀園的一草一木裏。

【寧國府裏梅花開】

中國古代文人對梅花情有獨鍾,視賞梅為一件雅事。賞梅貴在“探”字,品賞梅花一般著眼於色、香、形、韻、時等方麵。

在《紅樓夢》中,與梅有關的內容相當多。如在第四十八回香菱的《吟月》詩中有“淡淡梅花香欲染,絲絲柳帶露初幹”之句。在第四十九回與五十回中,曹雪芹更是十分詳盡地描繪了雪中賞梅、詩興勃發的情景。不僅是在《紅樓夢》中,梅花還經常出現在曆代文人墨客的詩句中。“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裏春。”這是元朝著名詩人王冕寫的一首《白梅》。

梅花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植物呢?為何會如此令人向往呢?

梅花,又名梅,是原產於我國的薔薇科、梅亞科植物,是一種落葉喬木,樹幹一般偏紫色,而且有橫紋、有刺。梅花有五片花瓣,常見的顏色有白色、粉紅色、紅色、淡黃色,等等。

梅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也是人們十分喜愛的花卉之一,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曆史。我國的南京、武漢、無錫等城市將梅花定為市花。梅花不僅聖潔高雅,且因為在寒冷的冬春季節開放,因此被人們賦予了勇敢、堅強的內涵。梅花與同樣代表著清高品格的蘭花、竹子、菊花並稱為“四君子”,又與鬆樹、竹子這兩種冬天不會凋謝的植物並稱為“歲寒三友”。

梅花為什麼會在寒冷的冬季盛開呢?實際上,梅樹是喜歡溫暖氣候的,16℃~23℃的氣溫最適合它的生長。但是梅樹生命力比較旺盛,且具有一定的抗寒耐熱能力,它的壽命甚至可達千年,因此即使是在嚴寒的冬季它也依然可以生長。但-5℃~-7℃是最適合梅花開放的溫度。而我國很多地區,隻有冬季到初春的平均氣溫才在這個溫度範圍之內,因此,梅花一般會在這個時間段內開放。具體來說,西南地區為12月至次年1月,華中地區為2至3月,華北地區為3至4月開花。

梅花不但可以用來觀賞,還可以用作中藥或食療佳材,有疏肝理氣助消化之功效。在《紅樓夢》中,賈母最愛喝的養生茶就是“老君眉”了。每次賈母喝此茶時,都取用梅花雪水浸泡,使得此茶色澤鮮亮、香氣高爽、其味甘醇,既養心又養生,自然也就成為了賈母最喜愛的養生茶。

【柳葉飄飄大觀園】

由於“柳”與“留”諧音,因此古人在送別之時,往往折柳相送,以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

青青柳樹裝點了大觀園的美景,在紅樓夢第一回便有“風晨雨夕,階庭柳花”,整部書亦有近三十處之多,如“花柳繁華地”、“繞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脈看”、“鶯兒便又采些柳條,越性坐在山石上編起來”。曹雪芹在書中以詠柳來比喻大觀園兒女之才情、秉性和人際命運,可見他對柳樹是情有獨鍾。

柳樹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曆史,屬落葉大喬木,別名楊柳,在全世界有520多個品種。柳樹生命力旺盛,耐寒、耐澇、耐旱,非常容易成活,所以詩中有雲:“無心插柳柳成蔭”,正是這種無與倫比的適應性使之成為我國古往今來國土綠化最普遍的樹種之一。柳樹在春天的時候會開黃綠色的小花,種子上有白色毛狀物,等到成熟以後會隨風飄散,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柳絮飄飄”。

柳樹樹形十分優美,喜溫暖和潮濕的地方,它的葉子是單葉互生,葉片狹長但寬窄相宜,如同少女細長的眉毛,正如“芙蓉如麵柳如眉”。我們常常能在早春的河邊看到滿樹嫩綠的柳樹,光滑柔軟的枝條狀若絲絛,紛披下垂,讓人感到春意盎然,如杭州西湖的“柳浪聞鶯”、貴陽花溪的“桃溪柳岸”等。

阿斯匹林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一種解熱鎮痛藥,它的學名叫乙酰水楊酸。可是你知道嗎?阿斯匹林的發明竟然是起源於處處可見的楊柳樹。自古以來,人們就知道柳樹皮具有解熱鎮痛的神奇功效。在中藥裏,柳絮性涼柔軟,用它做枕芯能夠安神催眠;柳葉含有豐富的鞣質,可以清熱解毒、利濕消腫,能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和膀胱炎等。柳樹木材顏色淨白,有很強的韌性,所以可以用柳條來編製籮筐、提籃、抬筐、柳條箱及安全帽等,河柳枝皮的纖維還可作紡織及繩索原料。

【怡紅快綠怡紅院】

賈寶玉的住所為“怡紅院”,這名字是從哪裏來的呢?紅指的是哪種植物呢?

怡紅院是賈寶玉的住所,是大觀園中最雍容華貴、富麗堂皇的院落之一。在第十七回中有“院中點襯幾塊山石,一邊種著數本芭蕉,那一邊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勢若傘,絲垂翠縷,葩吐丹砂”。從這段描述中我們知道在怡紅院內,一邊種著芭蕉,一邊種著海棠。正因為如此,此院才被寶玉題為“紅香綠玉”,後來元妃改為“怡紅快綠”,名“怡紅院”。其中“綠”指芭蕉,“紅”指海棠,這兩者都意味院子裏的海棠和芭蕉令人心曠神怡、心情愉快。

芭蕉是常綠大型多年生草本植物,莖高達3~4米,不分枝。它的葉子表麵呈淺綠色,背麵則是粉白色,並且非常的寬大,長可達3米,寬約40厘米,呈長橢圓形。初夏時,葉叢中抽出淡黃色的大型花。“扶疏似樹,質則非木,高舒垂蔭”,是前人對芭蕉的形、質、姿的形象描繪。芭蕉喜歡溫暖,耐寒性較弱,且適合在山高林密、土地肥沃的地方種植。芭蕉和香蕉同屬一科,外形上也十分相似,並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芭蕉葉預防瘟疫已有幾千年的曆史,它對很多病菌具有抑製和殺傷作用。

海棠是蘋果屬多種植物和木瓜屬幾種植物的通稱與俗稱,是中國著名觀賞樹種,也是怡紅院的景觀主題。海棠花花姿瀟灑,花開似錦,被古人稱之為“睡美人”,素有“花中神仙”之譽,曆代文人墨客題詠不絕。如:郭稹海棠詩中“朱欄明媚照黃塘,芳樹交加枕短牆”就是最生動形象的寫照。

在《紅樓夢》中提到的西府海棠,因晉朝時生長於西府而得名。西府海棠、垂絲海棠、貼梗海棠和木瓜海棠,習稱“海棠四品”,是重要的溫帶觀花樹木。海棠花嬌豔動人,但普通的海棠花並無香味,隻有西府海棠既香且豔,可以稱得上是海棠中的優良品種了。在北京故宮禦花園和頤和園中就植有西府海棠,每到初夏花朵含苞待放之時,花蕾豔紅,猶如點點胭脂;開放後則逐漸變成粉紅色,花姿明媚,楚楚有致,與玉蘭、牡丹、桂花相伴,形成“玉棠富貴”之意。

【竹葉青青瀟湘館】

瀟湘館是黛玉的住所。瀟湘館裏最主要的植物是什麼呢?是竹子嗎?

瀟湘館是林黛玉客居榮國府的住所。《紅樓夢》書中描寫賈政等走到瀟湘館前:“忽抬頭看見前麵一帶粉垣,裏麵數楹修舍,有千百竽翠竹遮映。眾人都道:‘好個所在!’”可見,竹子是瀟湘館中的主要植物。翠竹象征著正直不屈的高貴品質,高潔中帶著儒雅。黛玉的詩號“瀟湘妃子”,正是這樣一種清雅脫俗、風姿綽約的美麗。竹子四季常青、挺拔秀麗、淩霜傲雨,倍受人們喜愛。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嗜竹詠竹者眾多,大詩人蘇東坡則留下“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名言。

世界竹類植物約有70多屬,1200多種,是重要的森林資源之一。鳳尾竹,枝葉挺秀細長;琴絲竹,在金黃色的枝幹上鑲有碧綠的線條;湘妃竹,枝幹上生有花斑,青秀婀娜;斑葉苦竹,在葉片上生有斑白圖案;此外,還有龍鱗竹、碧玉竹、雞爪竹等,也是竹中的珍稀品種。

竹子生長速度奇快,有的一天之內能長1米以上,僅僅兩三個月內便可以完成發育。所以人們常用“雨後春筍”來形容事物迅速大量地湧現出來。竹子雖然常見,但是很少會有人看到竹子開花。實際上竹子是有花植物,自然也要開花結果。竹子的生命周期隻有數年,一旦開花,也就意味著它的生命即將結束,但這樣是為了推陳出新,促進竹林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