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超越——品牌建設的必由之路
現代人才質量包含三個層麵,即素質教育、“個性教育”和“終身教育”。素質教育體現教育目標的全麵性、教育模式的綜合性和教育過程的協調性;“個性教育”體現教育模式和環境的寬鬆性,充分發揮教育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終身教育”體現教育的基礎性和階段性以及科學思維和科學方法對學會學習的有效性。歸結起來,就是要培養集品德、能力、專長為一體,德、智、體、美全麵發展的高級專門人才。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是高職院校的曆史使命,也是經濟和社會發展對高職院校的主要需求。
素質教育是一種理想追求
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麵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與應試教育相對應。
教育部對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是“兩高一專”,以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專業人才為根本目標。目前,高等職業院校校園文明建設中還確實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和令人憂慮的現象,這些帶有根本性的問題和現象如果不給予高度的注意和重視,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勢必影響高等職業院校精神文明建設的整體水平及和諧校園建設,也難以發揮高等職業院校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先鋒力量和堅強陣地的作用。
鹹陽職院倡導“德厚強能”,“德”就是綜合素質要高,品德的高尚;“能”就是能力要強,包括職業技能、交往能力、生活能力、創業能力等等。從2010年開始,學院實行學生綜合素質等級製度,對學生各方麵進行綜合考核,畢業發鹹陽職院綜合素質等級證,成為鹹陽職院的教學特色。院長劉聰博說,從集中辦學到現在,我們是打基礎上規模階段,這個階段我們現在基本已經實現;從2010年到2015年要抓內涵上水平,把我們的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做實做細做精,持續加強文明校園建設,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2016到2020年,在建黨100周年前夕,我們要建成全國知名院校。這個目標任務艱巨,全校師生必須同心同德、齊心協力才能完成。
素質教育是綜合教育,必須注重學生的全麵發展。近年來,鹹陽職院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全省全國的職業技能大賽,通過在全國、全省獲優秀考證的組織和培訓等一些實實在在的工作,全方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這方麵的培訓包括學生在學校期間的各種職業道德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開展新生入學教育、軍訓和日常行為規範教育,提高學生的文明素養;加強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定期對輔導員、班主任進行培訓,提高了輔導員、班主任隊伍的整體素質,充分發揮輔導員和班主任在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探索出了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各部門共同參與、輔導員、班主任全程管理的工作格局,初步建立起了適合高校學生教育管理的有效機製。
大學生的成長是一個心智共同發展的過程,心理素質直接影響大學生的智能發展。教育和培養大學生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學生發展、成才的需要,也是未來社會對人才的基本要求。據悉,2009年,陝西自殺大學生28位,有18位跳樓自殺。學生對未來恐懼,對就業沒有信心,壓力過大,從而走向極端,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引起社會高度關注。
針對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鹹陽職院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學院在大學生活動中心設立心理谘詢室,聘請專業老師通過語言文字或其他信息傳遞方式,給學生以幫助和啟發,從而使他們擺脫心理困擾。院長劉聰博說,教職工學生的快樂就是我最大的快樂和幸福。學院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美好輕鬆的工作學習環境,使廣大教職工生活在一個自由、幸福的良好氛圍裏。
藍色暢想
剛到鹹陽職業技術學院的時候,陸續見到一些領導的名片,發現每個人的格式和字體都不一樣,色彩也各異。因為曾經在廣告公司做過策劃,對VI係統比較熟悉,憑直覺判斷,這所學院沒有CIS策劃。
鹹陽職院遷入新校區以後,許多配套設施開始逐步完善,校園文化建設顯得越來越重要,被提到議事日常上來。書記劉文理、院長劉聰博對此非常重視,多次召開專門會議進行討論。學院專門成了CIS戰略小組,由黨委副書記祝北京、院辦主任曹建平直接負責。小組人員通過深入的的調查研究,借鑒國內名校的先進經驗,製定出一套具有鹹陽職業技術學院特色的係統方案。
VI設計的核心係統是的LOGO及標準色。標準色是用來象征並應用在所有的媒體上的指定色彩,是學校理念的象征。標準色的運用涉及大量的色彩美學和公眾色彩心理學問題,色彩有不可估量的視覺衝擊力和聯想作用,良好的色彩運用將增進標誌符號精神內涵的表達。鹹陽職業技術學院的校徽采用藍色標準色,藍色是永恒的象征。它非常純淨,通常讓人聯想到海洋、天空、水、宇宙。純淨的藍色表現出一種美麗、冷靜、安詳與廣闊。藍色具有沉穩的特性,是理智、準確的意象,深邃的藍色,像靜謐的湖水,讓人產生無限遐想。藍白色搭配對比強烈,視覺衝擊力強,達到較強的視覺識別力。
院徽以“鹹陽職業技術學院”的英文縮寫“XVTC”為設計元素構成一個圓形的圖案,字母組合設計成一個在知識的海洋裏向前奔跑的人,體現了學院“育人惠民”的辦學宗旨和全院師生奮發向上,開拓進取的精神麵貌,以及學院事業蒸蒸日上的美好景象。圓形的圖案象征著學院師生的凝聚力,為學院事業團結奮進。開放的圖形象征學院不斷學習、擴大與外界的交流,立足教育,麵向未來。
學校名稱所應用的專用字體,選用要符合文化教育的精神,嚴謹、求實。關於校名用字,鹹陽職院領導非常重視。經過幾次會議研究,決定采用啟功先生的字體。啟功先生是當代名揚海內外的書法家。曾任中國書法協會主席。他一生非常勤奮,臨習了大量碑帖,尤以臨習趙孟頫、董其昌、柳公權、歐陽詢、智永等最勤,積澱了深厚的功力,並結合自己的審美情趣,最終獨樹一幟,成為大家。他的書法作品,無論條幅、冊頁、屏聯,都能表現出優美的韻律和深遠的意境,內緊外放的結體,遒勁俊雅的筆畫,布局嚴謹的章法,都達到了爐火純青的高超水準,形成一家之風,被人們奉為“啟體”。
有這樣一個故事。改革開放後,很多貧寒的學生考入北師大,生活相當困難,啟先生得知後十分焦慮,決心用自己的力量幫助他們,便於1990年在香港舉辦書畫義賣,籌集資金160餘萬元,這在當時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先生堅持不以自己的名義而以先師陳垣先生“勵耘書屋”中的“勵耘”二字命名,設立了“勵耘獎學助學基金”,目的既在感激恩師對自己的教誨與培養,亦在激勵學生繼承和發揚陳垣先生愛國主義思想及辛勤耕耘、嚴謹治學、獎掖後學的精神。這種高風亮節不僅使北師大師生深受教育,也在教育界引起廣泛影響。
書如其人,鹹陽職院選用啟功先生的字體,更看重的是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純粹人格魅力。
校園形象係統的營造是一項全麵的係統工程,它既體現在校園文化建設的物質文化環境建設上,也反映在校園的精神文化環境建設中,因而需要全麵合理的規劃和安排。從物質文化層麵看,校園文化包括校園建築、校園綠化美化、文化設施等,它是校園文化的物質形態,是校園文化直觀的外在表現形式;從精神文化層麵看,精神文化是深層次的校園文化,是學校的本質、學校的個性和學校精神風貌的集中反映。目前,這一工程在鹹陽職院已經全麵啟動,希望這艘美麗的艦船在藍色的海洋上乘風破浪,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