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道德經》是老子傳世的不朽著作,被譽為“萬經之王”。《紐約時報》將《老子》列為全世界十大古今名著之首。這部曠世奇作,給後人帶來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
《道德經》一書,僅有五千餘言,但文約義豐,博大精深,深刻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魯迅說:“不讀《道德經》,就不知中國文化。”老子的很多思想,在今天越來越顯出價值,它的世界意義也日漸顯著。越來越多的西方學者不遺餘力地探求其中的科學奧秘,尋求人類文明的源頭,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蘊。
老子《道德經》的偉大,在於其生命力千年不衰,其精神超越了時空時尚。我們應認真學習研究,深入分析,擯棄其神秘的外殼,汲取其辯證法的合理因素,使之在現代社會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老子《道德經》教我們道法自然,無為而治。我們要順應、尊重自然規律,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無為而無所不為。世上的事往往就是這樣,當你隻是為獲得而去獲得時,成功總是那麼遙遠;一旦你超越了功利的目的,順其自然而為,成功或許馬上就會出現在你的麵前。
老子《道德經》教我們沉靜超然,知足常樂。我們要守靜致虛,保持一種寧靜、淡泊的心態,以無爭的沉靜持守著出世的超然。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是人生的致高境界。
老子《道德經》告訴我們禍福相依、得失相攜的哲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挫折,甚至是受到傷害,不完全是壞事,我們要有希望,有期待,積極爭取。當我們成功的時候,也有不好的一麵,此時應戒驕戒躁,防止挫折與失敗跟著而來。得到就會有失去,失去就會有得到,我們不要在得失之間迷失了自己。
老子《道德經》告訴我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人生智慧。真正聰明智慧的人,應該既能正確認識別人,也能正確認識自己。做人難不僅難在要能認清別人,更難在能清楚自己。所以要學會讀懂自己,把自己的一生看做是一本書,讀懂了自己也就了解了生命。
老子《道德經》告訴我們人際交往要本著與人為善、利物利人的原則。做人要常懷一顆善心,以愛己之心愛人,克己讓人,以德報怨,堅持德行的修練,這樣才能方便別人也方便了自己,彼此友愛親善、和諧地相處,共同生活在和平安寧的環境之中。
讀老子《道德經》,讓我們懂得藏鋒露拙,大智若愚的做人法則。真正處世高明者,外愚內智,大智若愚,小事糊塗,大事聰明。他們在處世過程中,能夠處處留有餘地,避招風雨,左右逢源,遊刃有餘。
讀老子《道德經》,讓我們學會守柔處雌、以柔克剛的處世哲學。為了生存,在強者之間要圓融處事,不逞勝好強,尤其不要以強對強。而是要守弱用柔,謙下不爭,如此才能進退適度,遊刃有餘,柔弱勝剛強。
讀老子《道德經》,我們能夠明白委曲求全、適可而止的進退之道。曲則全,忍讓可以避免各種矛盾的產生和升級,使自己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護。做事不要走極端,要把握好分寸,當行則行,當止則止。這樣才能夠避免災禍,才能夠保住人的根本。
讀老子《道德經》,讓我們學會抱樸守真、修道養壽的養生經。在喧囂浮躁的現實生活中,若能固守人的純樸自然本性,淡泊名利,無私無欲,平淡人生,進入“物我兩忘”修身養性的境界中,對淨化心靈、自由快樂、強身健體、延年益壽是大有裨益的。
讀《道德經》,我們應該細細品味,邊讀邊悟,取其精華,學以致用,跟隨老子修道,盡自己的天性實現人生的最大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