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華國學文化底蘊深厚,流傳下來的經史子集及各種文化典籍,文采斐然,富於哲理,已成為古人留給我們的無價之寶。這些文化典籍內容豐富,包羅萬象,既有為人世處的箴言,也有治國理政的方略,其中關於為官理政的論述,教育官員清正廉潔、勤政愛民、恪盡職守,同樣閃爍著哲理的光芒和智慧的靈光,與今天黨政機關倡導的為官理政之道如出一轍。

什麼是理政?理政,就是一個領導集體確定工作目標、製定政策決議、組織各種力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國是一個曆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從夏朝建立到清朝結束,傳統政治延續達4000多年,其中有的王朝統治長達數百年以上,積澱了豐富的治國理政經驗和教訓。時至今日,我們已進入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發展階段,新一輪改革開放的號角已經吹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激勵著全國人民再接再厲,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不懈奮鬥。在這個曆史背景下,如何治國理政的問題,更加現實地擺在我們每一位領導幹部身上。好在我們有幾千年的治國理政史作為參考,有改革開放前三十年和後三十年的治國理政經驗和教訓作為借鑒,有科學發展觀作為指導。讀史可以明道理,讀史可以知是非,重溫古人為我們概括總結出來的治國理政道理,有助於我們有批判地繼承優良傳統,並發揚光大。

科學理政是廉政的組成部分。為配合當今廉政文化教育,作者精心選編了這本書,它擷取國學句典裏的著名章句,加以歸類和譯介,目的是給黨員和領導幹部讀者推薦國學知識,從中了解治國理政的經驗和為官處世的道理,思考古人的教誨,結合當今理政的條件,進一步吸取精華,更好地規範自己的行為,使自己的決策更加民主化和科學化,使自己的從政行為更符合黨員幹部的標準和要求。

本書根據內容分為用權、自律、愛民、盡職、選人、用人、守法等多個部分。在譯介這些句典之後,又有詳盡論述,有故事有觀點,使讀者更容易閱讀和體會深刻的內涵。同時,本書文風通俗,通過古代句典說事,通過故事說理,有助於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和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