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 諸葛亮智取三城 蘭陵王南下二郡(1 / 2)

卻說曹操深喜郭嘉之言,道:“奉孝之言最善!”遂按兵不動,靜觀蜀、吳交手。

卻說西蜀興兵三十萬分三路討伐東吳,諸葛亮、龐統、薑維各統十萬兵馬,現在單說諸葛亮這一路。

蜀兵行軍迅速,很快就趕到玉林郡安營紮寨。諸葛亮巡視完畢,便與眾人商議道:“此番進軍廣東,有陸路、水路可走,不知你們認為陸戰和水戰何者更優?”

高長恭思索一番,道:“當年曹操曾說過,雖然他的鐵騎號稱天下無敵,可是周瑜的水師也號稱無敵於天下。東吳猶善水戰,在水戰上我方應該處於劣勢,因而陸戰為更好的選擇。”

黃月英表示認同,道:“長恭之言有理,不過若是從陸路出發,就得打正麵戰役,曠日持久,何時才能滅吳?”

少司命道:“如果我沒有猜錯,周瑜應該也會想到這一點。他最希望的就是我們一城一寨地攻打,如此下去,五十年都打不到南京。”

曉夢淺淺笑道:“既然水路和陸路各有優劣,那同時進行不就行了嗎?”

黃月英頓時領悟,道:“你的意思是,分兵?”

曉夢頷首道:“正是。”

諸葛亮亦點頭道:“那好,長恭,你和士深率三萬兵馬進軍信宜郡,夢雪、若雪,你們率三萬兵馬進軍化州郡,靈兒,紅玉,你們率一萬兵馬屯兵於防城港和北海,不到萬不得已,不可與北部灣的吳軍交手。”

眾人紛紛領命,而諸葛亮與黃月英則以馮若曦為先鋒,吳班、吳懿為副將,起兵三萬進軍高州。

早有細作報知周瑜,言諸葛亮如此如此,同時信宜、化州、高州三郡皆送來告急文書。周泰疑惑道:“諸葛亮哪來的那麼多兵馬,竟然可以同時進軍信宜、化州、高州,還能窺探北部灣?”

周瑜笑道:“諸葛亮在北部灣的兵馬少之又少,不必擔心。”

徐盛亦不解,道:“大都督何以見得?”

周瑜道:“東吳水師雄霸天下,就連當年的曹操都折戟沉沙,更何況是窮山偏僻的西蜀將士?諸葛亮如果真的要打水戰,那跟送羊入虎口沒什麼兩樣,所以,留在北部灣的那支蜀軍不會超過一萬人。真正的主力軍,應當是在進攻信宜、化州、高州三郡的兵馬上。”

諸葛瑾起身道:“大都督有何妙計?”

周瑜想了想,道:“信宜、化州、高州三郡的守城將士都在三萬以上,隻要堅守城池,短時間內諸葛亮就是薑子牙、管仲重生,也無法拿下城池,而隻需數日,我所率領的援軍即可趕到,到時候諸葛亮就會腹背受敵,進退兩難。子瑜,你即刻修書三封,分別送往三郡,告訴三郡太守務必堅守城池,援軍馬上就到。”

諸葛瑾拱手道:“遵命。”

卻說信宜郡太守正在擔憂蜀軍攻城的事情,忽有人來報,說是周瑜大都督的信使有命令下達,信宜郡太守忙讓他進來。信使從盔甲內取出文書,道:“太守,這是大都督給您的信。”

信宜郡太守讓人把信使帶下去休息,打開信,信中寫道:

致信宜郡太守:

今諸葛亮入寇東吳,太守辛苦。化州郡距離茂名郡最近,諸葛亮必定重兵取化州郡,故命爾率兵前去支援化州。我已命高州太守與你同行,收到密函後速速行事,切不可讓諸葛亮聲東擊西之計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