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 1)

前言

奧地利政治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一個民族的精神風貌、文明程度、社會結構,以及政策可能釀成的行為方式,所有這些甚至更多,都記錄在它的財政史上。那些明白怎樣讀懂這個曆史所蘊涵的信息的人們,在這裏比其他任何地方都更能清醒地預感到震撼世界的驚雷。”

對於很多人而言,經濟學似乎是一門相當遙遠而專業的學問,甚至僅僅是存在於書本上的冰冷詞彙。然而,經濟學與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工作、學習、擇業、婚姻、家庭等卻息息相關,影響到人生的每一個階段,生活中的愛戀、工作上的效率、事業上的拓展、投資上的收益等等問題,都在不經意中貼上了經濟學的標簽。要知道,經濟學的存在,不是以個人知識的多寡和興趣的指向為前提,即使你的思維中完全沒有“經濟”的意識,經濟學也會在你的身上體現和發生。這也是今天經濟學成為一門顯學的原因所在。

北大經濟學曆史頗久,至少可以上溯到二十世紀之初,在西學東進的“新文化運動”時期,北京大學便專門設立“商學科”。顧名思義,“商學科”就是“經濟學”,該“經濟學”承繼了西方現代經濟學理論,並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和發展,在汲取西方經濟學思想與方法的同時,也不斷創建具有中國特色和風範的理論體係。深遠的曆史淵源,悠久的學術傳統,一百多年與時俱進的學術創造,為北大經濟學贏得舉世讚譽,其盛名之隆,國內無出其右者。

北大經濟學強調與普通人的雙向交流,這種交流以人與經濟的和諧、互動性為杠杆,做到人與經濟融為一體;北大經濟學注重實用主義,用簡單、明了的客觀分析、統籌法,分析生活中的經濟學現象,深入淺出,易於讀懂;北大經濟學從宏觀角度入手,從微觀層麵結出立論,做到精微之處有“酣暢淋漓”之感;北大經濟學從身邊生活中異趣、見聞立筆,形象闡釋生活與經濟的親密關係。

《北大經濟課》圍繞著北大經濟學的核心經濟理念,對經濟進行全新解讀,這種解讀,不是以經濟理論、數學模型、假設條件、推理邏輯等為中心,而是打破學術上的窠臼,打破受約束的條框,用直白而不失理性、易懂而不失專業的方法對一係列經濟學問題進行相對通俗的拆解和破譯。這種解讀能夠真正指引著我們看清所謂“經濟”的本真麵目。

本書希望借助於北大經濟學的思維和視野,給讀者帶去全新的思維模式。我們接受一門學問,或一種知識,需要一個科學合理的引導,而《北大經濟課》正是試圖在這個層麵上給讀者打開一扇大門,希望這本有關經濟學的書,不僅僅帶去的是知識,更多的是一種接受新知識、新事物的方法。

本書從商業中的經濟學、營銷中的經濟學、管理中的經濟學、職場中的經濟學、人際交往經濟學、投資中的經濟學、政治中的經濟學、婚戀中的經濟學、生活中的經濟學等九個方麵,分門別類的解讀經濟學的本質和應用,回答工作、生活中的一些熱點問題,並對其進行較為深入的思考和剖析。

埃德蒙?伯克說:“騎士時代已經過去,隨之而來的是智者、經濟學家和計算機專家的時代。”《北大經濟課》的目的,就是傳播北大經濟學的理念和知識,為讀者帶去經濟學的思維和視野,並運用到實際的生活、工作、事業、家庭等問題上,把我們想要的幸福標準,所獲取的福利都達到最優化和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