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許多父母都麵臨著這樣的困惑:自己對孩子寵愛有加,然而,孩子卻沒有按自己的願望長大成人,反而成為自己的“冤家對頭”,到處給自己惹是生非。回想自己當初的“愛”,父母們痛定思痛:“都是我們嬌慣的結果!”
是啊,愛孩子是每一位父母都會做的。但是,我們都要捫心自問:我們愛孩子愛得正確嗎?愛孩子講原則了嗎?如果我們不了解“愛”的真正含義,如果我們對孩子的“愛”既沒有原則也沒有底線,那麼,我們的愛,實際上就變成了“害”。
愛孩子,就要擺正“愛”的正確位置。在一個家庭中,上有老人,下有兒女,中間是我們做父母家長的。在這些成員中,到底誰的地位最高、誰的地位最低呢?要回答好這個問題,許多父母心裏並沒有底。而在他們的潛意識中,其實就是把孩子擺在了愛的最高位置。有的父母把孩子當做自己的命,甚至認為自己就是為了孩子而活的。為了孩子,有的父母犧牲了自己的事業、時間、娛樂、愛人,甚至幸福和健康,他們把青春,事業,容貌,健康都當作犧牲品想換取孩子的成長。結果,卻發現自己的孩子越來越“不爭氣”。
頑劣的孩子,多是這樣被家庭嬌縱或疏於管理“培養”出來的。由於父母對孩子的溺愛成習,以至於孩子犯了錯,加上沒有及時受到懲戒,孩子就理所當然地認為可以繼續“犯”下去。時間長了,他們就不再認為自己做的錯事是錯誤的,反而認為是一種習以為常的行為了。正是父母們的錯愛,才把孩子培養成了“逆子”。所以,愛孩子是本能,會愛孩子才是能力。如何傳遞孩子正能量,讓孩子在愛的氛圍中成長、成才?用一句話表達,就是——愛孩子,無條件、講原則。
本書圍繞熱門話題,通過案例展示“愛”和“教育”的最佳結合點和最佳契機,幫助父母,特別是那些身為“成功人士”的父母反思自己的“愛”,理解愛孩子的深層內涵和由愛而產生的誤區,以及以愛的名義對孩子的“傷害”,為父母的家庭教育指明方向,提出建議,幫助家長從愛的誤區中及時清醒過來,重新調整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在幸福的家庭氛圍中,增強抵抗社會惡劣環境侵擾的能力,為自立於社會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