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杜絕失信(1 / 3)

十二、杜絕失信

如果一個人憑著自己良好的品性,能讓人在心裏默認你、認可你、信任你,那麼你就有了一項成功者的資本。一個人如果希望自己成就一番事業,他首先要獲得人家對他的信任。一個人如果學會了如何獲得他人信任的方法,真要比獲得千萬財富更為重要。

生活中可以證明,能博得人的歡心,獲得人的信任,是為人處世必不可少的。要想博得人們的歡心、獲得人們的信任,首先一條就是要有一種令人愉悅的態度,臉上要時時帶著笑容,行動要輕鬆活潑。無論你內心中是否對別人有好意,但如果人們從你的臉上看不到一點快樂,那麼誰也不會對你產生好感。

任何事業要成功都需要持之以恒,同樣,要獲得別人的信任也是如此。良好的態度要一以貫之,千萬不要今天扮了一天笑臉,明天難以自製而故態複萌,顯出粗俗急躁的本性。

1.以德立身

要走向成功,需要以德立身,這是一個成功者必須確立的內在標準,沒有這個內在的標準,人生之路就會失去支撐,最終導致失敗將是必然的。弱勢者講求以德立身,可以使他們確立人生的底線,有助於事業的發展並最終走向成功。

“德”是指一個人的品性、德行。我們不難想象,一個品行不端、德行惡劣的人能結識真正的朋友,獲得長久的事業成功。這樣的人很難有人能與之長期合作,因為這種人不是搞一錘子買賣,就是過河拆橋。這種人在家庭中,也會做出不道德的事情,極有可能造成對家人和孩子的痛苦和不幸。他們甚至還可能因為某種利益的驅使,鋌而走險而落入法網。

但必須知道,以德立身,還必須以自律為前提,一味講“哥們兒義氣”並不在以德立身之列。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社會上,缺德之友最終會成為自己成功路上的定時炸彈。例如,明知這筆貸款不合手續,但因為對方是朋友,所以大開綠燈,明知這個項目不能擔保,因為受朋友的委托,所以還是辦妥了。諸如此類經濟犯罪案件多數發生在缺德人身上。他們重朋友、講義氣,交往中自以為彼此很了解底細,因此在合作中絕對信任對方,毫無防備,不能辦的事也不好意思拒絕,這樣,如果被缺德之人利用,必然會毀了自己的前程。

以德立身貫穿於每個人的人生全過程,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道德對於人的要求雖有著不同的變化,每個人體驗和經曆的內容也不一樣,但是,“以德立身”的人生支柱是不變的,它對每個人的人生大廈起著支撐作用的定律是不變的。

富蘭克林是美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民主主義者、著名的科學家,一生受到了人們的愛戴和尊敬。但是,富蘭克林早年的性格非常乖戾,無法與人合作,做事經常碰壁。

富蘭克林在失敗中總結經驗,他為自己製定了13條行為規範,並嚴格地執行,他很快為自己鋪就了一條通向成功的道路:

1.節製:食不過飽,飲不過量,不因為飲酒而誤事。

2.緘默:不利於別人的話不說,不利於自己的話不講,避免浪費時間的瑣碎閑談。

3.秩序:把所有的日常用品都整理得井井有條,把每天需要做的事排出時間表,辦公桌上永遠都不零亂。

4.決斷:決心履行你要做的事,必須準確無誤地履行你所下定的決心,無論什麼情況都不要改變初衷。

5.節約:除非是對別人或是對自己有什麼特殊的好處,否則不要亂花錢,不要養成浪費的習慣。

6.勤奮:不要荒廢時間,永遠做有意義的事情,拒絕去做那些沒有多大實際意義的事情,對於自己的人生目標永不間斷。

7.真誠:不做虛偽欺詐的事情,做事要以誠摯、正義為出發點,如果你要發表見解,必須有根有據。

8.正義:不做任何傷害或者忽略別人利益的事。

9.平和:避免極端的態度,克製對別人的怨恨情緒,尤其要克製衝動。

10.整潔:不能忍受身體、衣服或住宅的不清潔。

11.鎮靜:遇事不要慌亂,不管是普通的瑣碎小事還是不可避免的偶然突發事件。

12.貞潔:要清心寡欲,如果不是有益於身體健康或者是為了傳宗接代,盡量少行房事。絕不做任何幹擾自己或別人安靜生活的事,也不要做任何有損於自己和別人名譽的事情。

13.謙遜:要向耶穌和蘇格拉底學習。要抵得住享樂的誘惑,要抵得住金錢的勾引,不要有非分之想,不為別人的行為而動,不為別人的言論而動,也不可能有任何誘惑和利益使你去做你明明知道是邪惡的事情。這樣你會終生快樂,良心是永恒的聖誕節。

由此可見,道德是鋪就成功之路的基石。為人處世,信守諾言是非常重要的。那些受歡迎的人,常用各種不同的方式把他們的特點展現在人們麵前,其中最顯著的特點便是任何時候都有守信、遵約的美德。

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之一,自古以來,中國人都十分注重講信用,守信義。清代顧炎武曾賦詩言誌:“生來一諾比黃金,哪肯風塵負此心。”表達了自己堅守信用的處世態度和內在品格。因此,中國人曆來把守信作為為人處世,齊家治國的基本品質,言必行,行必果。

東漢時,汝南郡的張劭和山陽郡的範式同在京城洛陽讀書,學業結束,他們分別的時候,張劭站在路口,望著天空的大雁說:“今日一別,不知何年才能見麵……”說著,流下淚來。範式拉著張劭的手,勸解道:“兄弟,不要傷悲。兩年後的秋天,我一定去你家拜望老人,同你聚會。”

落葉蕭蕭,籬菊怒放,這正是兩年後的秋天。張劭突然聽見天空一聲雁叫,牽動了情思,不由自言自語地說:“他快來了。”說完趕緊回到屋裏,對母親說:“媽媽,剛才我聽見天空雁叫,範式快來了,我們準備準備吧!”“傻孩子,山陽郡離這裏一千多裏路,範式怎會來呢?”他媽媽不相信,搖頭歎息:“一千多裏路啊!”張劭說:“範式為人正直、誠懇、極守信用,不會不來。”老媽媽隻好說:“好好,他會來,我去備點酒。”其實,老人並不相信,隻是怕兒子傷心,寬慰寬慰兒子而已。

約定的日期到了,範式果然風塵仆仆地趕來了。舊友重逢,親熱異常。老媽媽激動地站在一旁直抹眼淚,感歎地說:“天下真有這麼講信用的朋友!”範式重信守諾的故事一直為後人傳為佳話。

在現實生活中講信用,守信義,是立身處世之道,是一種高尚的品質和情操,它既體現了對人的尊敬,也表現了對己的尊重。但是,我們反對那種“言過其實”的許諾,也反對使人容易“寡信”的“輕諾”;我們更反對“言而無信”、“背信棄義”的醜行!

在社會交往中,如果真能主動幫助朋友辦點事,這種精神當然是可貴的。但是,辦事要量力而行,說話要注意掌握分寸。因為,諾言的能否兌現不僅有自己努力程度問題,還有一個客觀條件的因素。有些在正常情況下是可以辦到的事,後來由於客觀條件起了變化,一時辦不到,這種情況是有的,這就要求我們在朋友麵前,不要輕率地許諾。有的事,明知辦不到,就應向朋友說清楚,要相信朋友是通情達理的,是會原諒的,千萬不要打腫臉充胖子,在朋友麵前逞能,輕率許諾。這樣,不但得不到友誼和信任,而且反而會失去朋友。

【巔峰預警】

要走向成功,需要以德立身,這是一個成功者必須確立的內在標準,沒有這個內在的標準,人生之路就會失去支撐,最終導致失敗將是必然的。

2.盡職盡責

一個人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應該盡心盡貴,盡自己的最大努力,求得不斷的進步。這不僅是工作的原則,也是人生的原則。如果沒有了職責和理想,生命就會變得毫無意義。無論你身居何處(即使在貧窮困苦的環境中),如果能全身心投入工作,最後就會獲得經濟自由。那些取得成就的人,一定在某一特定領域裏進行過堅持不懈的努力。

知道如何做好一件事,比對很多事情都懂一點皮毛要強得多。

在德克薩斯州一所學校作演講時,一位總統對學生們說:“比其他事情更重要的是,你們需要知道怎樣將一件事情做好,與其他有能力做這件事的人相比,如果你能做得更好,那麼,你就永遠不會失業。”

一個成功的經營者說:“如果你能真正製好一枚別針,應該比你製造出粗陋的蒸汽機賺到的錢更多。”

許多人都曾為一個問題而困惑不解,明明自己比他人更有能力,但是成就卻遠遠落後於他人?不要疑惑,不要抱怨,而應該先問問自己一些問題,比如:自己是否真的走在前進的道路上?自己是否像畫家仔細研究畫布一樣,仔細研究職業領域的各個細節問題?為了增加自己的知識麵,或者為了給你的老板創造更多的價值,你認真閱讀過專業方麵的書籍嗎?在自己的工作領域,你是否做到盡職盡責了?

如果你對這些問題無法做出肯定的回答,那麼這就是你無法取勝的原因。如果一件事情是正確的,那麼就大膽而盡職地去做吧!如果它是錯誤的,就幹脆別動手。

那些技術半生不熟的泥瓦工和木匠,將磚石和木料拚湊在一起來建造房屋,在這些房屋尚未售出之前,有些已經在暴風雨中坍塌了;術業不精的醫科學生不願花更多的時間學好技術,結果做起手術來笨手笨腳,讓病人冒著極大的生命危險;律師在讀書時不注意培養能力,辦起案件來捉襟見肘,讓當事人白白花費金錢……這些都是缺乏敬業精神的表現。

無論從事什麼職業,都應該精通它。某人就個人努力與成功之間的關係請教一位偉人:“你是如何完成如此多的工作的?”“我在一段時間內隻會集中精力做一件事,但我會徹底做好它。”

一個人在青少年時代一旦養成了半途而廢、心不在焉、懶懶散散的壞習慣,運用一些小伎倆來蒙混欺騙,那麼,將來在社會上,就不可能出色地完成任何任務。去銀行辦事時總是遲到,人們會拒付他的票據;與人約會時總是延誤,會讓人大失所望。如果一個認為小事情是不值得認真對待的,那麼如果他想著書立說,必定漏洞百出。一些人從來不會認真地整理自己的論文和書信,所有的文稿和信件散亂地堆放在書桌上,辦事時他就會缺乏條理,不講究秩序,思維也不周密,結果是連自己最基本的立場、原則和態度都會喪失,也會失去他人對自己的信心,最終,也就成為徹頭徹尾的弱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