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真誠地對待自己和他人
我從不隱瞞我的個人愛好,以及我對一個人的看法,尤其是當我氣惱的時候,我一定用大聲吼叫的方式發泄出來。
——約翰·丹佛
?將心中的不滿發泄出來
一個人如果長期壓抑自己的情緒,無論對身體,還是對工作,都是有害無益的。將心中的不滿適當地發泄出來,則有益身心健康,對事業也有潛在的幫助。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發泄的時候,要找一個適當的環境,獨自一人發泄,或者找一個值得信賴的人,在他麵前肆無忌憚地發泄一下。下麵的這個故事,對於那些長期壓抑自己情緒無法釋放的人來說,無疑是個很好的啟示。
一天,陸軍部長斯坦頓來到林肯總統這裏,氣呼呼地對他說一位少將用侮辱的話指責他偏袒一些人。
林肯聽後也很生氣,於是建議斯坦頓寫一封內容尖刻的信回敬那家夥,他甚至說:
“可以狠狠地罵他一頓!”
斯坦頓立刻寫了一封措辭強烈的信,然後拿給總統看。
“妙!太妙了!這樣罵他,真是解氣!要的就是這個!你寫絕了,斯坦頓。”
林肯看後,高聲叫好。
但是當斯坦頓把信疊好裝進信封裏時,林肯卻叫住他,問道:
“你想幹什麼呀!”
斯坦頓老實回答:
“寄出去呀。”
林肯大聲說:
“千萬不能不要胡鬧啊!這封信不能發,快把它扔到爐子裏去。凡是生氣時寫的信,我都是這麼處理的。這封信寫得好,寫的時候你已經解了氣,現在感覺好多了吧,那麼就請你把它燒掉,再寫第二封信吧。”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人總有受別人氣的時候,把不滿情緒堆在心中是有害的,反擊回去或發泄給別人都有失風度,林肯這種解氣的方法堪稱上策。?有個性才會有生命力
約翰·丹佛是個有個性的人,他的商業經營之路也充滿了個性,他認為,任何東西,隻有有了個性,才可能有持久的生命力。
有一位叫羅斯恰爾斯的猶太人,在耶路撒冷開了一家名為“芬克斯”的酒吧,酒吧的麵積不大,隻有30平方米。
有一天,他接到一個電話,那人用十分委婉的口氣和他商量:“我有10個隨從,他們將和我一起前往你的酒吧,你能謝絕其他顧客嗎?”
羅斯恰爾斯毫不猶豫地說:“你們來,我非常歡迎,但要謝絕其他顧客,這沒有可能。”
打電話的不是別人,是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博士。他是在出訪中東的議程即將結束時,在別人的推薦下,才願意到“芬克斯”酒吧的。
基辛格最後坦言告訴他:“我是出訪中東的美國國務卿。”羅斯恰爾斯還是不買賬,禮貌地對他說:“先生,您能垂幸本店,我深感榮幸,但是,因您的緣故而將其他人拒之門外,我是無論如何也辦不到的。”基辛格博土聽後,摔了手中的電話。
第二天傍晚,羅斯恰爾斯又接到了基辛格的電話,基辛格對他昨天的失禮表示道歉,說這次隻帶3個人,隻訂一桌,且不必謝絕其他客人。
羅斯恰爾斯說:“非常感謝您,但是我還是無法滿足您的要求。”
基辛格很意外,問為什麼。
“對不起,先生,明天是星期六,本店例休。”
“可是,後天我就回美國了,您能否破例一次呢?”
羅斯恰爾斯很誠懇地說:“不行,我是猶太人,您應該知道,禮拜六是個神聖的日子,如果經營,那是對神的玷汙。”
基辛格無言以對,他至今沒能在中東享受這家小酒吧的服務。
就是這家小酒吧,曾被美國《新聞周刊》連續多年選入世界最佳酒吧前十五名。一個隻有30平方米的小酒吧竟被列入世界前十五名,其中的原因就不言而喻了。
約翰·丹佛說“個性是一種理智的特別,不是盲目張揚的不同。正如一個不隱瞞自己愛好和想法的人一樣,不滿就發泄,無論你身居要職,還是身份卑微。”
?別人的批評是讓自己受益
約翰·丹佛認為,在你勇於展示自己的性格的同時,也要有勇於接受批評的度量,隻要對方是真誠的,善意的,這樣才比較完整。
美國內戰期間,有一次,林肯在他的副官霍爾姆斯上尉的陪同下赴前線視察。
霍爾姆斯在戰壕裏指著遠處敵軍的陣地,給林肯做些解釋,但林肯偏要爬到戰壕上麵去看個仔細。
這時,敵軍突然向他們打來了一梭子彈。這可急壞了霍爾姆斯,他急忙抓著總統的手臂,把他拖下戰壕,並對他大聲吼道:“快下來,你這個笨蛋!”語畢,上尉自知失言,冒犯了總統。他想這可不得了,非要受到紀律處分不可。
但林肯在與他分手時,卻溫和地對他說:“再見,霍爾姆斯上尉。今天能夠聽到你像對一個普通公民那樣對我講話,使我感到非常高興。”
聽罷此話,霍爾姆斯如釋重負,由衷地敬佩林肯總統的大度。
沒有人永遠都是正確的,連羅斯福總統也隻敢期望自己能在四次裏麵,有三次是正確的。愛因斯坦也曾坦承他的結論99%都是錯誤的。
在生活中,人們常因看問題的角度不同,顯示出聰明與糊塗之別。我們不應因自己的看法遭到別人批評而生氣,而是要虛心聆聽別人的批評,變批評為教益,這是每個成功做人的法則。
高露潔公司總裁立特先生,曾經是一位香皂推銷員,他在推銷過程中,常主動要求人家給他批評。當他開始為高露潔推銷香皂時,訂單接得很少。他擔心會失業,他確信產品或價格都沒有問題,所以問題一定出在他自己身上。每當他推銷失敗,他都會問商家:“我不是回來賣給你香皂的,我希望能得到你的批評與指正。請您告訴我,我剛才什麼地方做錯了?您的經驗比我豐富,事業又成功。請給我一點指正,直言無妨,請不必保留。”他這個態度為他贏得許多友誼,以及珍貴的忠告,也為他日後的飛黃騰達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般人常因他人的批評而憤怒,有智慧的人卻想辦法從中學習。詩人惠特曼曾說:“你以為隻能向喜歡你、仰慕你、讚同你的人學習嗎?從反對你的人、批評你的人那兒,不是可以得到更多的教訓嗎?”
事實也是如此,隻有你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才會保持清醒的頭腦,才會學到更多的知識。
法國作家拉勞士福古曾說:“對手對我們的看法比我們自己的觀點更可能接近事實。”我們知道這句話常常是正確的,可是被人批評的時候,我們總會很難過,如果不提醒自己我們還是會不假思索地采取防衛姿態。人總是討厭被批評、喜歡被讚賞的。我們並非邏輯的動物,而是情緒的動物。
當聽到別人談論我們的缺點時,想辦法不要急於辯護,讓我們放聰明點也更謙虛一點,我們可以大度地說:“如果讓他知道我其他的缺點,隻怕他還要批評得更厲害呢!”
我們也應該以同樣的態度應對惡意的攻擊。當你因惡意的攻擊而怒火中燒,幾欲發泄時,何不先告訴自己:“等一等,我本來就不完美。這個批評可能來得正是時候,如果真是這樣,我應該感謝它,並想法子從中獲得益處。”
無論做什麼事,我們都應該先聽取一下別人的批評和意見,而且也應該歡迎這樣的批評,因為我們不可能永遠都是正確的。
?管理者要敞開胸懷
現代企業越來越要求管理者要敞開胸懷來管理,無須隱瞞的就讓它透明化。事實證明,這是企業成長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約翰·丹佛先生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經常給他的員工講這樣一個故事:
未婚媽媽所生,9歲遭強奸,33歲成為脫口秀女皇,48歲成為億萬富翁,1998年被《時代》雜誌列為20世紀最具影響的100位人物。同年,她當選美國最受愛戴的婦女第二名,僅次於第一夫人希拉裏·克林頓。連前第一夫人芭芭拉·布什和前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也不得不屈居其後。《名利場》雜誌評價她:“可以說在大眾文化中,奧普拉·溫弗莉的影響力,可能除了教皇以外,比任何大學教授、政治家或者宗教領袖都多。”
奧普拉的人生之路好像一個奇跡,她在不斷地改寫自己的曆史。1986年,奧普拉成立了自己的製作公司——哈潑公司(Harpo)。1988年,哈潑公司宣布全權擁有和製作“奧普拉·溫弗莉節目”,這使奧普拉成為曆史上第一個擁有和製作自己的脫口秀節目的主持人。同年,奧普拉在她44歲的時候獲得了全國電視藝術與科學學院的終身成就獎。
這個節目也成為她的個人品牌,直到今天一直占據著美國“脫口秀”節目的頭把交椅。據估計每周在美國有2100百萬觀眾收看,並且在海外105個國家播出,成為電視史上收視率最高的脫口秀節目。
1996年成立哈潑娛樂集團公司,由於她出色的運營,哈潑娛樂集團公司在圖書出版、電影製作、房地產、股票投資等多個商業領域成績斐然。
當《新聞周刊》的記者問奧普拉: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你采取了一些什麼做法呢?”
奧普拉的回答很簡單:
“我認為,管理者要敞開胸懷來管理。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某種程度上,我是沒有隱私的。”
?今天的股市價格是2725元
在約翰·丹佛看來,一個部門,敞開大門的做法是樹立信任之風的最佳選擇。在一個崇尚公開的企業,當信息通過各種渠道自由流通,使所有的工作人員都能夠對部門運作情況、財務狀況等了如指掌時,就會得到所有員工的真誠回報,使他們敢於對公司的不合理事務說出自己真實的看法。
世界知名企業沃爾瑪公司管理的一大特點是公開交流、自由溝通。此風氣始於公司領導人瑟德奎斯特,他認為:“人是成功的決定因素,所有的員工都起著重要作用,平凡的人可以創造出不平凡的成就。”瑟德奎斯特深知,人們需要有一個途徑用來了解情況,體會那種被信任的感覺,搞清楚他們所起的作用。於是,他就把公司的經營情況公開地傳達給大家。公開傳達的內容越豐富,得到直接、真實反饋意見也會更容易、更可靠。
給良好的管理再注入公開交流的內容就如同給一輛賽車加上噴氣發動機燃料,恰似錦上添花,好上加好。薩姆·沃爾頓最初創辦的小商店現已發展成為一個年銷售額為820億美元、贏利26億美元的跨國集團公司。沃爾瑪公司現有1900個連鎖商店,150家超級市場,425個薩姆俱樂部,在國外還有225個零售商店。它很早就成為全美最大的零售商店。
瑟德奎斯特是個誠實、豁達、平易近人的人。他不僅對自己的私事不保留,對公司的經營狀況、各種數字以及信息,也都全部開放。他認為,任何人都有權利和義務了解公司的經營情況。在公司所有的辦公室裏,甚至在店堂的儲貨間都有這樣的告示牌,牌子上寫著:“今天的股市價格是2725元,明天的價格要靠你們去創造新高。”
瑟德奎斯特讓員工充分了解公司的財政情況。這促使沃爾瑪公司實施了一項“店中店計劃”。每個連鎖店都有36個部,各部經理都要對該部的盈虧狀況負完全責任,他要對所有數字、售貨消耗、賒欠情況、管理費用和利潤一清二楚。這樣做的結果是,他對該部門運營的細枝末節都了如指掌,他就如同管理一個小商店一樣管理他那個部門。
瑟德奎斯特認為,實行信息公開可以增加公司內部的信任氣氛。如果下屬們了解了各種情況,他們的建議也獲采納,那麼,他們必定會為公司做出更大貢獻,為公司的繁榮承擔更多的責任,並千方百計地滿足顧客要求,而且,他們還會就公司如何進行更有效的管理問題出謀獻策。瑟德奎斯特深信,提倡管理者和下屬進行公開討論的做法能夠使問題得到更好的解決。他是一位信任別人,同時也被別人信賴的管理者。
瑟德奎斯特曾明白無誤地向所有人宣布,沃爾瑪公司堅信公開交流的作用。在與員工的日常交往中,他不斷強調這一信念,並不遺餘力地努力把這種管理方式製度化。
公開交流可以直接獲得反饋意見,既包括積極的,也包括消極的意見。在公司,瑟德奎斯特是以公開發表意見和接受別人的意見而著稱的。他愛提問題,別人的工作做得好時,他及時表揚,並且,說過的話始終如一。
除了在工作中開展公開交流外,沃爾馬的員工們還需要有一種對工作負責的精神。他們必須清楚怎樣回答下麵這5個問題:
你對我的期望是什麼?
我應該怎麼做?
要想比別人好,我必須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