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禟出京後,七阿哥也上了折子告假。
他有腿疾,康熙早年看不上他,如今倒有幾分憐憫。七阿哥本就沒掌著什麼要緊的差事,康熙也就放他家去了。
他可不像胤禟那樣作假作的明目張膽。自告假後就縮在自己府中開始深居簡出。
守完妻孝複出的胤禛,好似還沒從喪妻的悲痛中回過神來。整日一下朝就急著趕回去陪伴弘暉,憑此他被烏拉那拉府的人交口稱讚,成功刷到個重情義的標簽。
不僅如此,他還借著悲痛拒絕了太子等人的拉攏,成了眾皇子中唯一一個不想摻和還未避退告假,卻在朝中堅持住了中立原則的皇阿哥。
胤祺、胤誐遠在福建,自身又有不可彌補的硬傷,在奪嫡之爭中根本沒有什麼競爭力。
十二阿哥由蘇麻拉姑撫養大的。不管蘇麻拉姑做奴才做的有多成功(曾替孝莊教養康熙)她的身份還是一個奴才。
可以說,自十二被康熙做主抱給蘇麻拉姑教養後,他就相當於被剝奪了繼承權。所以他整天窩在府裏吟詩作畫也沒人管他。
十三一向跟著胤禛行事,胤禛中立他當然也中立。今生,就是沒有胤禟、胤誐,十四還是與胤禩攪和到了一起。
隻是胤禩如今自己都還在跟著胤褆混,所以他也就隨之成了大阿哥黨的編外人員。
自十五阿哥往下,他們的歲數還太小,母家又不顯赫。比如十六、十七阿哥的生母王氏雖也是出身官宦之家,可卻是正宗的漢家女,是康熙南巡時帶回宮的。
在當時講究“滿漢不可通婚”的清朝,王氏的出身就使得不管她怎樣得寵,其子也是沒有繼承權的。
胤禟等人的避讓,使得太子與胤褆、胤祉爭的越發厲害起來。
其中,胤祉雖然文采風流很得文人的擁護,卻第一個就敗下陣來。
這也難怪,胤祉他非嫡非長,母族給他的助力也比不得太子與胤褆倆人。
其實,四妃的母家都不是太過顯赫。德妃是包衣宮女出身自不必多說,榮妃等人也隻是姓氏好。
榮妃馬佳氏、惠妃納喇氏當初是與元後同時參加選秀進宮的。
當時主少臣強,為了尋求索尼的支持,太皇太後當時為康熙選的同批“上記名”的秀女,其父兄職位都不算高(赫舍裏皇後非嫡出,相傳其母是漢家女,所以鼇拜稱其‘滿洲下人之女’)。
孝莊的苦心沒有白費,康熙與赫舍裏氏大婚後,索尼投桃報李之下就遵從了自己的許諾,帶頭請康熙親政。
宜妃進宮時當時的新後是鈕鈷祿氏,她是與索尼同為四大輔臣的鄂必隆的女兒,還認了鼇拜為義父。
當時後宮中鈕鈷祿氏皇後勢大,康熙忌憚她到什麼地步呢?大阿哥、三阿哥被送到宮外撫養,太子被康熙養在了乾清宮。
鈕鈷祿皇後主持的選秀,身份好的反而先撩了牌子。
孝懿仁皇後佟佳氏為什麼年過二十才進宮呢?就是因為前兩屆選秀她都被撩了牌子。
馬佳氏等人進了宮日子也不算好過,康熙還要仰仗倆位皇後呢。所以馬佳氏等人就是有了生養,也還是個沒品階的庶妃。
納喇氏還好,生了大阿哥,又借著姓氏與明珠攀上了親。
明珠與索額圖不和已久,可索額圖有太子撐腰明珠就不是對手了。這個時候惠妃找上了他,太子是嫡子,胤褆是長子,也算有被扶持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