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魔幻有鼎鼎大名的《龍槍》,中國玄幻始自黃易係列,而我想寫的是懸幻——懸在麵前的幻夢,似乎伸手能觸卻又遙不可及,非要下個定義,大概相當於科幻中的硬科幻。劍與魔法,穿梭時空,轉世輪回,諸般神奇詭怪,我卻不自量力想將之詮釋——以普通人能接受的方式。之所以有這樣的勇氣,要感謝一位華人大都知道的作家,其人仗滿腔豪情,以一支禿筆寫就了金戈鐵血,丹心柔腸,讓我輩錯以為真正有一幹江湖兒女,在歲月長河的某個瞬間來過,活過,愛過。若本作能及上這位海寧大俠的萬一,也不枉吃進肚裏的半缸墨水。
求新求變求突破,是另一位大家的警語,他的俠氣與酒量,使我高山仰止,或許我們唯一的共同點就是——都有所謂的文人氣,因而口袋裏常常有個無底洞,但並不妨礙我們把腰挺的筆直。
山珍海味,吃多了也會膩,為文亦然。一個現代人來到異界,魔武雙修屠神滅魔,運籌帷幄決勝千裏,順便創建物質文明若幹,收得紅顏知己無數,這是流行,也是舊瓶。
我要做的,是裝入新酒———一些意料之外卻在情理之中的東西。我們知道這不存在當下的世界,但我們不能否認,在某個特定的時間地點條件下,這一切不會在你我的身邊上演。
在我的世界裏,不會有rpg式升級的勇者,甘於花瓶生涯的公主,高高在上的神明,更不存在過家家一般的征戰。沒有絕對的強和弱,芸芸眾生,莫不食人間煙火。我希望我心血澆灌的花朵,能為有心人所攀折。更奢望讀者(如果有的話)能記住RPG劇情之外的東西,比如文化,比如思緒。
如果有足夠多的人有耐心閱讀以上大言不慚的文字,名為欣喜的火苗將燃燒我的心田,督促著我將原創進行到底。
以上這段文字寫於數年之前,現在看來實在是大言不慚。但在當時,是頗有些求新求變、開宗立派的狂想,以至於後來看到魔法與科技同飛、玄奇偕史實共舞的文章,常常做扼腕狀,曰:這個我也想過的。一如老子祖上也闊過。可惜當時一無時間二無精力,最重要是沒有恒心。
畢竟,看書十年,眼見著舊雨清風、天鷹銀城、百戰西陸俱往矣,連小書亭也改作了幻劍書盟。熟識的麵孔風流雲散,不知歸向何處,我卻依舊在虛度著不複寬裕的人生——確是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
而關於西方掌故的書,在中國頗有影響的要數兩部——《泰西五十軼事》、《泰西三十軼事》,它們自清末傳入中國,擁有極多的中國讀者。書中的許多故事在中國已廣為流傳,比如哥倫布和雞蛋,比如牛頓和蘋果,比如特洛伊木馬的故事。
這就是本書的由來。
於是就有了電、有了光,有了三千紀的曆史、野史與神話,有笑有淚有歌有哭的故事。那麼,皇帝、國王、公爵、侯爵、伯爵、騎士和市民們,以及其它所有的人們,不論是誰,如果你們希望了解人類各種族的不同,了解世界各地區的差異,請讀一讀或聽人念這本書吧!”你們將發現,在這本書中,我條理分明地記下了山重水複的陰謀、豐富翔實的世界、千姿百態的文化,超越極限的爭鬥,以及其它許多所有偉大而又奇特的事物。所有讀或聽人念這本書的人,都應置信不疑,因為這裏所記敘的一切都是真實的。若再修改下去,就會像不必要地磨擦器物一樣,隻會磨損它,而不會把它擦得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