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凱旋(2 / 2)

肥義、趙成一幹人等早已接到報信,早早的出城十裏迎接。又是一堆儀式過後,趙雍才率眾走進城中。此行獲得大勝的消息早被肥義在城中大肆宣傳,百姓們聞知這連破樓煩、林胡的國君回來,紛紛夾道迎接,趙雍第一次如此焦點地走在城中,興奮之極,連連揮手致意。

邯鄲居民早就知道了趙軍此戰大勝,這次頗有傳奇色彩的出征成了酒館茶肆的熱門話題,趙國人早就被胡人打怕了,這次國君大勝,自然舉國歡騰,連日來城中張燈結彩,更有戲班子將此戰編成了戲,從邯鄲一直唱到晉陽,場場爆滿。肥義趁這個時機派出門客到處宣傳胡服騎射的好處,也就幾乎在一夜之間,趙國人人都聊起了那群穿著胡服不倫不類的士兵,對他們來說,雖然這些士兵的地位比較高,但大部分是胡人,有他們穿著胡服也就行了,要讓國人都穿上胡服,做夢!

即使如此,胡服騎射已經開始影響了國人的思想,上到士人,下到庶民百姓,每天茶餘飯後就在街頭巷尾吵架,有支持胡服騎射的,有義憤填膺要衝進王宮拿出祖宗之法和國君理論的,雙方吵得麵紅耳赤,甚是熱鬧,如此,正合肥義樓緩的心意。

趙雍一路走來,鮮花滿道,無論是侄子孩童還是耄耋老人都興高采烈,家家戶戶捧出了時鮮水果獻上。趙國自立國以來國勢衰微,深受列國**,如此揚眉吐氣,實屬百年未見。

趙雍正走著,忽然看見前麵十字路口處一群人跪地不起,掩麵痛哭,堵住了道路。莫不是傳說中的攔道告禦狀?古裝片看多了的趙雍第一個反應就是這個。或許自己正好可以扮演一下為民伸冤的明君了。趙雍想著,策馬上去。“國君,你看!”身邊的肥義指著前上方。

趙雍看去,全身震驚,卻是一條用鮮血寫成的巨大橫幅,上麵赫然寫著“驅逐胡虜,揚我國威”!全軍都停住了,百姓們也停止了歡呼,整個邯鄲街頭頓時靜悄悄,霎時間無數怒吼聲響起:“驅逐胡虜,揚我國威!驅逐胡虜,揚我國威!”邯鄲全城一片山呼海嘯,趙國人無盡熱血沸騰!

那跪在地上的正是從北方逃難過來的難民,他們聞知趙軍今日凱旋,提前幾天做好了橫幅,無數難民咬破指頭,用鮮血寫下了那條巨大橫幅,橫懸在邯鄲街頭。這些從北方逃到邯鄲的難民,一生之中看盡胡人作虐,自己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對胡人的痛恨決不僅是邯鄲居民的一倍兩倍,趙軍此戰大破樓煩、全殲林胡,斬首無數,使他們看到了驅逐胡虜的希望,為了等到這個時刻,無數難民等白了頭,終於等來了這一天。想到此,更有無數難民跪地痛哭,為罹難的親人,也為將來的勝利。

麵對此情此景,趙雍更是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他來自二十一世紀的太平盛世,又沒有什麼國恨家仇,很難理解邯鄲人的這種情緒,但邯鄲人的這種情緒感染了他,也在這一片山呼海嘯中振臂高呼:“驅逐胡虜,揚我國威!”

有一衣衫襤褸老者端酒來到馬前,道:“我等代郡居民受胡人入侵之苦,盡皆家破人亡,逃難到邯鄲,終於等得聖王揚我國威,大破胡人,請聖王滿飲此酒,也表我代郡人感謝聖王之恩!”說完就跪在馬前,雙手舉起酒杯奉上。趙雍當即下馬,不顧信期的眼神,端起酒杯一口喝完,向老者回了個禮,隨後狠狠地摔在地上,硬是把青銅杯摔得粉碎,然後大聲說道:“自古趙地多慷慨之士,我趙國麵臨國破家亡,諸位不想著變法衛國興邦,卻隻想抱著發黴的祖宗之法沉睡,那祖宗之法難道能守住我趙國的百年基業,守住諸位的妻兒嗎?”說著留下靜悄悄的人群,策馬向王宮飛奔而去。趙成臉上神色微變,但很快就恢複過來,也策馬跟上。

===============================================================

感謝雷神,幫我指出了文中的一些問題,在接下來的幾天裏我將重點修改這些出現的問題,但主要是在文字方麵,不會影響到情節,大家也不用從頭看起。不過可能會導致更新較慢,還望大家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