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已經是傍晚了,若有若無的的陽光灑進風淩會館,平添了幾分祥和。事實上,會館裏麵的眾人完全沒有一絲放鬆的想法,相反,彌漫在心頭的是揮不去的鬱悶。不管內部計劃如何更改,實際上計劃受挫卻是不容置辯的事實,計劃的變更隻是為失敗尋找出路而已。
其中張飛、路人丁等商業計劃的操作者和指揮者對這種感覺更為明顯。當歐雲作出暫時撤出的決定後,張飛對自己的無能為力就感到臉紅。
如果僅僅看風淩零售的戰績,幾天下來沒有保下一處產權這一點,歐雲確實有理由責問張飛的辦事不力。不過,先不說歐雲舍不得責難這些為行會和國家在外辛苦努力的兄弟,更大原因在於並非他們能力不行,而是雙方實力的差距太明顯。另外就是他們作為各個企業的主任,首先考慮的是本企業的利益和發展,斷沒有首先犧牲自己企業利益來成全兄弟企業發展的道理。
從張飛到達大都後的一係列商業運作來分析,不是做的不好,而是做的太好了,或許正是這促使大都企業聯合的原因之一。張飛從本地零售企業的龍爭虎鬥環境下,先高調宣布進駐市場容量最好的貿易街,引起大都零售業公司,大盛超市和沃爾瑪這些大佬的注意並防範;還成功說服西岐次國的一家零售企業進入貿易街,給自己當靶子;並趁著相對混亂的局勢以較低的價格並購大山水廣場的數十家商鋪。在這個寸鋪必爭的城市,一個店鋪就意味著無比可觀的利潤,這無疑狠狠的甩了大都的零售企業的一個耳光。在接下來強購拉鋸戰中,就算國內一時無法供給太多的可用資金,麵對天下商會的聯合打壓,風淩零售還是基本能保證進退有餘,不至於損失太多的資金,並依靠回城卷軍糧等風淩特產賺了一筆。最起碼,幫這些商品打開了名氣和市場,不知道現在店鋪被強購後不能再出售後玩家有什麼反應。總的來說,張飛等人的這次失利主要是因為實力的差距。
大概整理出新的計劃後,歐雲命令還擁有幾處產權的風淩科技和風淩實業放棄產權,並對外高調宣布風淩退出主次國商業圈。同時包括風淩零售科技實業等眾多企業暫時退回友好八國發展,這些國家與風淩正處於蜜月期,而且國內經濟政治勢力薄弱,上層玩家的利益與相對強大的的風淩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可以說這八個國家是風淩的勢力範圍。
企業暫時放棄在主次國商業圈的發展,並不意味著歐雲和神殿就真的放棄了這個現在最賺錢以後更賺錢的經濟圈。風淩信息和工會的成功發展給歐雲指出一個新的出路,鑒於當前經濟局勢的嚴峻,準備將工作著力點放在職業工會的發展。大量人力資源的投入和龐大資金的支持,爭取在行會對主次國新一輪商業進攻前夕形成足夠的影響力。
商業活動在大都的暫歇,其他的商業行為卻要加緊。這其他的“商業行為”包括經濟情報的刺探,與大都企業,包括天下商會裏麵的理事企業在私底下溝通,與次國企業的合作,幕後分髒等等,為下一次風淩的進攻做好鋪墊。
在利益麵前,沒有絕對的敵人。
本來籌集了8萬億金幣的資金,現在計劃的改變已經不需要這麼多的資金。這些資金是國內和其他國家的玩家存在風淩信貸的存款,為了更大的吸引資金,風淩信貸可是用很高的利息來引誘他們,現在利息達到周息4.5%,除了國庫的3萬億和包括龍岩國國家貸款在內的1萬億,其他4萬億存款每天要支付257億金幣的利息。如果隻是放在那裏的話,哪怕是以風淩一個國家做後盾也恐怕支撐不起,所以得想個法子來應付這筆巨款。
最後歐雲決定,這筆錢將分配1萬億金幣用於支撐工會和情報機構的發展,再分配1萬億作為風淩企業在友好八國的商業運作的啟動資金和預留保障資金,其他的歐雲已經做好了打算。剩下的那6萬億金幣將會以各種渠道存到大都的金融企業裏。很多人就對歐雲的這個決定搞糊塗了,明明是因為資金不夠才不得已退出競爭,這會兒卻又把大量的資金投到對手手中,說歐雲助紂為虐好像有點不和適宜,因為這個被虐的家夥好像是自己。難道是為了利息?好像存大都銀行的息金不足以支付風淩信貸要支付的息金吧。
歐雲沒給大家解釋,這可是今後計劃的關鍵!
送張飛等人回風淩國,那個場麵有點淒淒慘慘戚戚,張飛、路人丁、劍豪、風蕭蕭等眾多在風淩國可以算的上赫赫有名的大佬,現在卻隻能灰溜溜的回到老家,那種感覺是很不爽的。更不爽的是他們還要花不少錢在大都的公告和廣播係統作出通告,以很低很低的姿態宣布自己要退出競爭不算,還得一再的道歉。可謂是丟足了麵子。可是為了今後的計劃,還得丟的非常誠懇非常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