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心裏有座墳,藏著未亡人(上)(1 / 2)

1997年的時候,電腦和手機還沒有普及,當時還在上初中的孫吳迪最大的愛好是看武俠小說。孫吳迪看武俠小說不像他老大,隻看金庸,隻要是武俠小說他都能來者不拒。有一段時間,學校裏抓得嚴,學生們就紛紛轉戰地下,看“手撕本”。基本上就是把一本武俠小說撕成十數份不等,大家分頭傳閱,你看完再跟別人換,這樣就算被老師發現,也不至於全軍覆沒。據說那個手撕本開啟了孫吳迪的情竇,那一個個浸淫入骨髓裏的騷動字符就像一個婀娜多姿的少女勾得人心神蕩漾,對了,那本小說的作者叫黃易,書名好像叫什麼《魔女天驕美人痣》,寫得那叫一個風騷露骨,尺度超越《金瓶梅》。

孫吳迪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有寫武俠小說的衝動的。但是他知道自己文采不行,要論文采,兄弟裏肯定是老大戰鬥指數最高。據說這廝小學五年級愣是把一部豎版的《三國演義》給啃完了,六年級就給班裏的班花寫藏頭詩,全班男生化身柯南,研究了一天愣是沒研究出啥意思來。而且那廝看小說的眼光頗高,除了金庸的武俠小說,其他一律不看。初中三年就把金庸的長篇短篇十五部都看完了,發現再無武俠小說可看。忽然有一日,這廝在書攤上看見一部小說,如獲至寶買了回來,欣喜地告訴大家金庸出第十六部小說了,兄弟們一看,書名叫《風流老頑童》,封麵上寫“金庸新著”,等他看完才回過味來,這特麼根本就不是金庸的第十六部小說,作者的名字叫“金庸新”。

孫吳迪把自己想寫武俠小說的想法告訴了老大,老大沉吟不語,半晌,拿出一個手抄本給孫吳迪:“這是我寫的上半部,看看咋樣。”

孫吳迪早就知道老大文采非凡,初中時候幾乎老師留的每篇作文都要當做範文在班內朗讀,害得整個兒班裏的小女生見到老大都兩眼放光,男生見了他都是眼冒綠光。

孫吳迪本著膜拜的心情不到一天就把兩萬字給看完了,看完後他才發現,這特麼不就是另一版《魔女天驕美人痣》嗎?

但老大是堅決不承認自己看過黃易的,至於怎麼想出那些露骨的情節……果然不愧是大哥,連情竇都比兄弟們開得早,請收下我的膝蓋!

老大寫的這部武俠小說以最快的速度在班裏傳閱,一時風靡,不幸的是後來還是落到了班主任的手裏。班主任趁著月黑風高無人夜閱讀完全篇,找老大做了一次深刻的談話。大致內容是小小年紀要以學業為重,沒事別扯這些亂七八糟的,呃,對了,下半部啥時候出?

孫吳迪知道無論自己怎麼努力也是超越不過老大的,所以後來就斷絕了寫武俠小說的念頭。但是讓他沒想到的是,文采非凡的老大也收手了。一個不看武俠又不寫武俠的老大還是老大嗎?孫吳迪簡直不敢相信。但他知道,老大心灰意冷是有原因的。

老大在初中的時候有個同桌,叫小萊。人長得文靜清秀,說起話來溫溫柔柔,和老大簡直是天造地設的一對。當時全校700多人,小萊期末考試拿了年級第一,老大是年級第二,可是老大的總分竟然和小萊相差40分。這倆人就在學習上較上勁,一來二去,老大發現自己喜歡上小萊了,還給小萊寫了一首詩直抒胸臆:

春曉開顏喜天來,牡丹含笑百花開。

短歌仙子嬌難舉,長笑儒林臥瑤台。

月明星輝日絕塵,蒼鷹長嘯且不聞。

仙骨冰姿寒如玉,直徹殷殷望子心。

這首詩的名字叫《觀花望月吟》,孫吳迪讀了之後也佩服不已,可是自從他看完老大寫的武俠小說後,腦子中對老大的印象就一直是混亂的,他實在想不通這個既可以把古詩寫得這麼風騷優雅又可以把小說寫得那麼香豔到慘絕人寰的老大是如何做到不精神分裂的?難怪自己不是天才,因為自己再正常不過。

不知是每天想著小萊,還是晚上做著遺落在草原上的美夢,總之後來老大的成績就直線下降,很快被甩到年級一百開外。小萊也終於不再一騎絕塵,在中考的時候,聽說小萊闌尾炎發作沒有考好,最後隻好去了作為普通高中的南苑,而老大也發揮不佳,僅僅以一分的優勢剛好過了重點高中北園的錄取線。

今天是北園開學的第一天,孫吳迪揣著小萊寫給老大的回信回來交差,不知道小萊的回信能否讓老大振作一點。現在的老大可是頹廢得不成樣子,整個人整天沒精打采,一點精氣神兒都沒有。

在食堂等人的時候,孫吳迪百無聊賴之際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要先替老大驗驗信。雖然不知道老大在信裏對小萊說了啥,不過小萊的回信對老大來說要麼是救命良藥,要麼是絕情毒丹,如果是前者當然好,可萬一是後者,那畫麵太美簡直不敢想象……至少老大在跳樓前應該告訴我他那本“魔女天驕美人痣”的大結局吧?

小心翼翼地,孫吳迪剛要打開那封信,就發現剛才還空曠的食堂突然擠滿了人——午休!空餘的桌子立刻被學生們填滿。占座的,打飯的,拎著水壺的……人群中,孫吳迪一眼就看到走路姿勢有如《唐伯虎點秋香》裏江南四大才子的老大腫著眼圈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