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聲問話卻是出自鬱峰的口中。
賈一鳴等人都對此稍感奇怪,不知道鬱峰為何要問這麼一嘴,更不曉得老人捕魚的故事有什麼值得一提的。
眾人雖然不能明白鬱峰心中所想,但也都看向王老漢,想聽王老漢怎麼說。見大家都望向自己,老人那種喜歡回憶過去的嗜好被勾了起來,終於打開話匣子。
“大概兩年多以前吧,那陣子張村長剛來俺們這兒,村子裏還窮的厲害。俺那時候連續兩個多月沒怎麼捕著魚了,家裏餘糧也不多,過的真是苦啊。”王老漢臉上浮現起回憶的神情,用低沉地聲音,慢慢地講述著當時的故事。
“俺當時多虧了小誌這孩子幫襯著,不然家裏都揭不開鍋了。”聽王老漢講到這裏,小誌靦腆一笑,不好意思地低著頭,左手撓了撓頭發。
老人繼續道:“俺一直背了運,捕不到魚,心裏正急得慌。直到有一天,俺終於釣到一條大魚。那魚俺都不知是個啥品種,力氣賊大,當時拉著俺的船就跑到深海去了。俺當時就跟它較上勁兒了,愣是一直吊著把它給耗死了。可惜那魚太大了,也弄不上船,於是俺就把它給係在船上,到第三天才把它給帶回來了。可惜一路碰著不少鯊魚,俺雖然打發走幾條,卻把魚叉都給弄壞了,等到了岸上,那條魚就剩個骨頭架子了。”
賈一鳴聽了老人的敘述,驚訝道:“王爺爺你真夠厲害的,居然能跟一條大魚耗了這麼久,你身體吃的消嗎?”
“俺別的不行,就身子骨硬的很!不過打那次出海之後就不行了,現在這身子骨就是出海一天也累的直不起腰了,這回可是真的老嘍。”老人說著服老的話,卻露出一絲不服老的神色來。
小誌這時接口道:“師父可是俺們村最厲害的漁夫,以前還是村裏有名的大力士。現在的年輕人找我師父掰腕子都掰不過他呢!”
鬱峰倒是沒把注意力放在老人硬朗的身體上,他關心的是另一回事,於是又把話題扯回到老人捕魚的故事中去:“王爺爺,那後來你帶回來的那條大魚的魚骨呢?”
王老漢聞言一愣,道:“就在俺家後院呢。俺當時累傷了身子,後來也不能出去打魚了,就找人幫忙把那條魚骨撈上了岸給自己留個念想。”
“外麵的雨停了啊!”這時候宋慧珍看了看窗外,忽然道。
“真的哎!”千芊附和一句,繼續道,“王爺爺,我們去看看你說的那條魚骨可以嗎?”
“這有啥不行的?”王老漢悠悠地站起身來,“跟我走,就在後院裏擺著呢。”
天空才剛剛放晴,空氣中還彌漫著潮濕的味道。等眾人到了王老漢家的後院,就見院子靠南的位置,貼牆擺著一副好似巨型鯰魚的魚骨。那魚骨看上去三米多長,骨架表麵好像是被塗了什麼防腐用的塗料,色澤發亮,頗為壯觀,很難想象當初王老漢是如何把這麼一條不比船小多少的魚給捉回來的。
“王爺爺,”鬱峰震撼地看著這條魚骨,道:“我想我知道怎麼幫你們村子宣傳了。”他說著,抬起手指了指牆邊處被王老漢自己珍藏的魚骨,繼續道:“就以它作為宣傳點,或者說,就以王爺爺作為宣傳點,我有辦法讓東海村很快就被外麵的人知道。”
見眾人吃驚地看著鬱峰,多少都帶著些許不相信的神色,鬱峰自信一笑,道:“我準備在東海村好好地玩上兩周,多看看這裏的風土人情。空餘的時間我會把王爺爺你捕到這條大魚的故事寫出來投到出版社去,到時候一定能夠讓東海村被很多人知道的。”
“小夥子,你說的是真的?”王老漢顯得有些興奮,但語氣中尚顯得有點遲疑,問道:“就我捕魚的故事三兩句不就講完了,真能寫成故事嗎,寫出來會有出版社幫著發嗎?難道小夥子你還是個作家不成?”
“算是吧,我以前發表過一些作品,也認識幾個出版社的編輯,我想王爺爺你的故事我有把握讓它出版問世。”鬱峰笑著回應了王老漢的話。
宋慧珍跟賈一鳴卻還不清楚鬱峰就是楚迅的事,對他說的這番話都略顯驚奇。
“我就知道你小子夠有才!”賈一鳴拍了拍鬱峰的肩膀道:“記得咱們剛認識的時候還被你拽去給千芊演了一出戲呢,那時候就發現你是個文藝青年了。沒想到你除了在音樂上有兩下子,文學上也很有研究啊,居然還發表過文章呢!快說說,你都發表過什麼,看我讀沒讀過。不過你小子可真不地道,暗地裏還有個作家身份我們都不知道。”
“嗬嗬,”鬱峰不自然地笑了笑,解釋道:“偶爾寫過一些東西而已,這又不算什麼大事,還值得跟你們吹噓嗎?”
“不要轉移話題啊你,”這時宋慧珍卻道,“我看千芊肯定是知道這事兒的對吧?所以說呢,你這是明顯的重色輕友,什麼事都隻跟千芊說,在我們這些朋友麵前卻沒有把自己坦誠地展露出來,簡直是罪不可赦,哼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