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前文,上文書說道張國柱等人在奪到了日軍的聯隊旗後,急忙馬不停蹄的向著戰鬥最為激烈的太平山趕去!
說起太平山,咱們前文書說過了,那裏駐紮著可是日軍第三十二聯隊的主力,不光山頂上有整個鬼子聯隊的全部重炮陣地,最重要的是山下還有差不多一千五百多人的日軍駐紮在那裏。
就在龍卷風行動的開始的時候,也正是這裏打響了第一聲炮響,指揮戰鬥的滿江紅副師長何才生和江允琦二人自打占領山頂後,就明白鬼子們肯定要不過顧一切的奪回這裏,因此早早的做好了堅守陣地準備。
果然就在他們將炮火不斷地向日軍的各個據點開始傾瀉後不久,山下遭到炮火猛擊的日軍在一陣混亂之後,也開始在主官的組織下,開始向山頂發起了反攻,妄圖一鼓作氣拿下此地,扭轉戰時的不利局麵。
可何才生和江允琦又怎麼可能讓他們得逞,他們深深地清楚,隻有死死的堅守住太平山陣地,整個龍卷風行動才能得以順利實施,否則一旦這些重炮落到日軍手裏,自己人的一切努力恐將付之東流。
因此早在他們在行動初始的時候,就在參謀長劉剛的指導下,做好了一切的應對方案。
因為他們人手有限,守的陣地有太大,根本不可能按照教科書那樣一招一式的設置層層防護陣地,於是他們因陋就簡,在一些關鍵險要之所,排下了一些精兵強將,手裏的武器也是些火力強大好家夥,舉個例子光是其中一個小陣地,裏麵的戰士僅有十幾名,可配備的重機槍和噴火器就幾乎人手一把,彈藥也很充足。單就火力威力而言,差不多頂以前國軍的一個甲種加強營,這樣一來就彌補了人數上的缺憾。
再一個優勢就是他們這裏的地勢不錯,圍攻的敵人就是再多,卻也施展不開,隻能使用兵法裏最顧忌的添油戰術,一點點的往裏添人,而且始終處於躬身仰攻的角度,根本不可能快速運動起來,即使這裏的滿江紅人員一時因戰鬥中傷亡過重,他們也可以及時的派人增援。
至於以前日軍攻占每處陣地時所依仗的空中優勢自然也蕩然無存,眾所周知前些日子滿江紅的轟炸機場行動,已然將那裏的所有飛機和設施摧毀殆盡,短時間內整個山東地區幾乎一無飛機可用,因此著來自空中的威脅就不用考慮,這無疑省了何才生他們的大力氣。
而且令人高興地是,他們在接手陣地的時候,還發現了不少日軍的防空四聯高射機炮。眼下既然不用防空了,那麼這些重型武器就得別作他用了。
有些以前在國軍裏的當過兵的滿江紅戰士,也見識過此類武器的巨大威力,如果將這種高射機炮改成平射,那麼即使日軍的裝甲車也是抵擋不住,更別說那些血肉之軀了,於是乎這些人在請示過何才生和江允琦後,興高采烈的將這些高射機炮推到了防守陣地前,調整了機炮的發射角度,這些平日裏昂首挺胸的家夥,此刻也不得不低下了頭,開始虎視眈眈的盯著它們不太熟悉的地麵了。
何才生和江允琦二人眼見著陣地已是初具規模,底下的人也是精神百倍,枕戈待發,這才有些放下心來,隨著幾輪炮聲過後,山下的日軍在經曆最初的混亂後,也開始瘋狂的向山上撲來,山上的何才生眼見敵人竟然反應如此迅速,且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裏組織起反攻,心裏也是十分的詫異,可見這裏的日軍戰鬥力十分強悍,不過眼下事態緊急,也容不得他多想,當下打起十二分的警惕,仔細的觀察著鬼子們的動向,隨時準備發出戰鬥的口令!
說到這裏,咱們交代一下,負責這裏日軍守備的長官可不是一般的日軍軍官,此人名叫香取慎吾,原先是聯隊第一步兵大隊的大隊長,為人最是凶狠無比,打起仗來猶如魔鬼一般,治理部下也很有一套,再加上此人也很陰險,雖然對主官柏騰一郎的舉動也很鄙視,但平日裏卻是不顯山不漏水,對於聯隊長柏騰一郎處處恭敬有加,因此還蠻得柏騰一郎的喜愛,因此在柏騰一郎的提議下,前幾天剛剛被軍部提升為日軍第三十二聯隊副聯隊長。
這一消息同時也被整個三十二聯隊的所有官兵認可,認為此舉是聯隊長柏騰一郎上任以來作的最為正確的事情,由此可見此人在軍隊裏的威信甚高,他本人也對自己的這個新位置十分滿意,並決心徹底整改整個聯隊不良習氣,爭取早日擺脫二流部隊的帽子,躋身於帝國的強軍行列,相信如果再給他一些日子,整個日軍聯隊的治軍不嚴的風貌就將改變,到時滿江紅還像現在這樣輕鬆地拿下重炮陣地,可就沒那麼容易了,不過假設就是假設,命運之神這次選擇站在了張國柱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