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羅洪生和台下的一些記者幾乎同時驚訝地張大嘴巴,輕輕“啊”出聲來。但聽劉小虎接著說:“可組織上沒有同意。”坐在一旁的陳寶忠朝他看了一眼,意思是你跟誰提出辭職的?
劉小虎不管他的反映,繼續說:“我口頭向領導提出過,但領導沒有同意。所以我想,等我把這一批案件查清楚以後,再向組織正式遞交書麵辭職報告。”
這話說得非常恰當,羅洪生臉上露出欣慰的微笑,然後對下麵的記者說:“下一個問題,接著提。”
記者們又爭先恐後地舉手,搶著提問。羅洪生掃視了全場一眼,裝作隨機性指著沙小晶讓他提問的那個記者:“這邊第五排,穿鵝黃色羽絨服的,對。”
穿鵝黃色羽絨服的男記者,三十五六歲樣子。他站起來,聲音高亢地說:“我是省報記者洪保忠。我們注意到,這兩三年來,右江的經濟發展滯後,城市建設腳步緩慢,排名從全省原來的第四名下滑到第八名。請問陳市長,這種情況,你們這一屆政府班子是否有責任?你作為一把手市長,有沒有振興右江經濟的具體措施?”
陳寶忠身子一震,心裏更加驚得不輕。他沒有想到,有人會提這個更加尖銳的問題。對他來說,真是雪上加霜啊,回答不好,宣傳出去,對他的前途是個沉重的打擊,他想再升一級的可能性就更加渺小了。早知道這樣,他不參加這個新聞發布會就好了。現在怎麼辦?這個問題比剛才的問題還要難以回答,可不回答不行啊。
羅洪生心頭大喜,感激地看了沙小晶一眼,不動聲色地把話筒推給陳寶忠。陳寶忠抓過話筒的手在顫抖,聲音也有些發顫:“這個問題提得好,啊。右江經濟的下滑,作為政府部門的一把手,我當然負有不可推卸的領導責任。對不對?我一點也不找客觀原因,我沒有帶好政府的頭,我有虧於右江的廣大老百姓。”
陳寶忠知道,索性這樣承認,影響反而要好一些。但他明白,不能說得太多,所以連忙用一個“但”字,轉到下麵振興右江經濟的措施來,盡量挽回不良影響:“但最近,我們正在積極製訂並落實振興右江經濟的具體措施。第一,我們要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和電子商務,開辟科技產業園,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把它作為拉動右江經濟的新動能。第二,我們要大力發展農業觀光園和農業集約區建設,加快推進城鎮化建設。”他一連講了八條措施,但都是空話。這是他講慣了的,所以越說越流利。
羅洪生真想打斷他,卻隻能用轉身看他的姿體語言來催他。陳寶忠終於說完了,他才讓記者們繼續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