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大結局(1 / 2)

拜堂,也叫“拜天地”。一般在堂屋舉行。喜堂的布置要求吉慶紅火,迎麵牆上掛有“和合二仙”中堂畫軸,兩邊有吉慶聯語,常見的如“彩鳳雙棲文鸞對舞,珠花並蒂玉樹交枝”等。八仙桌上供天地神祃兒,上印一個彩色的乘車老人,並有“天地龍車”字樣。桌上還供有用紅棉紙糊過的木製方板鬥內裝高粱,中間有一片帶孔的橫板,上插三支箭,橫縛一張弓,弓上用紅綢係上一麵銅鏡,另插秤杆一根,戥子一個,戥窠分開另插,此曰“弓箭板鬥”,以此比喻公平正直。

在弓箭板鬥兩旁各放一個用紅紙糊過的柳條升,其中一個貼有雙喜字的升被稱作“寶瓶”。桌上還有以“福”、“祿”、“壽”、“喜”字樣的爐食供果和蘋果,稱作“喜字果子”。另有一個大香爐置於中間,兩旁設有一對蠟扡兒,並燃燒紅龍鳳描金蠟燭。喜堂四周掛滿親朋好友贈送的帳子,通常是由茶房按送帳人輩分、親疏次序排列擺放。帳子上多綴有“天作之合”、“天成佳偶”等吉祥語。喜堂上的所有擺設都貼有紅雙喜字剪紙。

拜堂的時間要由星相士選定良辰進行。拜堂時,由主婚人唱喜詞引導,兩位全可人攙扶新娘新郎並肩而立在供桌前,拜天地、拜祖先、拜父母,然後夫妻對拜。

拜喜詞的詞語吉祥喜慶,且合轍押韻,如“一塊檀香木,雕成一馬鞍,新人下轎貴人攙,鋪紅氈,倒紅氈,一倒倒到喜堂前。一拜玉皇張大帝,二拜高堂享平安。夫妻對拜多吉慶,攙入洞房結良緣”。

叩頭時,喜堂外燃放鞭炮慶祝。全可人將天地神祃兒取下,連同黃錢紙錁拿到院中並轉遞給家長,由家長放入火盆內焚化,叩頭送神後,拜堂儀式才算完畢。

總之老年間的婚喪嫁娶種種風俗之繁雜,絕對不是今時今日可比的。由於民風民俗易於傳承,因此這些風俗習慣被一代又一代的老百姓有序的傳承下來。意思無非就是寓意吉祥,趨吉避凶,因此也沒人有意破壞或者故意丟掉祖上傳下來的習俗。

新婚夫婦婚禮的當天被折騰了一個夠,第二天中午才起床。不過這也符合新婚夫婦的作息時間,沒人這麼不長眼的在這個節骨眼兒去打擾他們。

起床後又按照家規,小夫妻給長輩敬茶見禮,霍思玲才算正式的嫁入了李家,成了李家的媳婦。

霍準由胡三爺陪著,也不寂寞,成天兩人在天津衛閑逛,把能吃的能玩的地方走轉悠了個遍,這一玩就是一個月。等霍準在天津玩夠了,跟李家辭行打算回江南去。李賀年和李老太太一番的挽留,可是霍準去意已決,見強留不住,李老太太要求每年都來天津住上倆月才肯放行,霍準無奈隻能答應老太太的要求,李老太太這才作罷。

霍準見胡三爺整天遊手好閑,也沒有再次雲遊的意思,居然請他一同前往江南同住,閑著沒事也好鬥鬥嘴、喝喝酒、下下棋。胡三爺自然興然應允,樂得屁顛屁顛跟著霍準回了江南。

李浩然和騰衝,都在付大偉的邀請下,進了天津警察廳,穿上官衣當了正、副兩個隊長。他們兩個人也成了警察廳裏經曆最為傳奇的兩個大人物。

不管天津衛地界上出了什麼難辦的案件,隻要有他們哥倆坐鎮,沒有破不了的案子。當然,他們主要經辦的案件,可不是普通人力所能辦到的。

直到民國31年,李浩然和騰衝突然在眾人的視野中消失了,他們住的房子也人去房空,一大家子人都不知去向。就連和他們關係最好的付大偉,也不知道他們的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