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以大局為重,不將此事上報靖王,確實是為了讓靖王沒有後顧之憂。可將軍可曾想過。京城與博山城遠隔崇山峻嶺。即便星夜兼程,一路急行。十萬的大軍至少要二十天方能到達。”
“戰場之上,戰局瞬息萬變。一旦對方攻勢凶猛,你們抵擋不住又該如何?為了不耽誤靖王大事,卻丟失了邊關重地,你們不是陷靖王於不忠不義的地步嗎?你們讓靖王日後還如何麵對九泉之下的列位先皇?”
燕離的話字字珠璣,每個字都像一根刺,深深的紮進每個將士的心裏。
“將軍,您作為三軍統帥,必須提前想到最壞的結局,那敢問您可想到最壞的結果是什麼?”
韓綏如何能不知道燕離所說的狀況,博山城和京城最大的問題就在於路程實在太遠。倘若現在提前將情況上報,靖王必然會擔心後方之事,從而處處掣肘,有所顧忌。甚至有可能,率軍回撤。籌劃了多年的大計至此功虧一簣。
如果隱瞞拒不上報,的確是免除了靖王的後顧之憂。但如此一來,此時若是出現強敵,堅守不住。此時若再求援,不僅可能因為馳遠不及,若是丟了關隘,最後還有可能使得回援的靖王陷入進退維穀的局麵。
眾人見韓綏沉默不語,也都能明白。其實他們有何嚐不知道此般做的風險有多大。可他們現在能怎麼辦?
半晌之後,韓綏終於開口道:“燕兄弟不知有何高見?不妨說來聽聽。”
燕離歎息一聲,道:“我並沒有什麼高見。我隻是想告訴將軍,有些事情可以忍,他日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但有些東西賭不起,一旦失去,就再也回不去了。”
燕離的話讓韓綏也是為止一震。說道:“眾將士且先回去休息,此事我還需要斟酌一番。”
眾人離開了大帳,每個人的心裏似乎都像灌了鉛一般沉重。就連剛才說出這番話的燕離此刻也是眉頭緊皺。他也不知道,靖王這番是回還是不回好了。他發現那隊神秘的車隊,似乎牽扯到了太多隱秘,使得事情似乎在往最差的一方麵發展。然而此間的事情,京城方麵還不得而知。
想到這裏,他忽然看了一眼身邊的羅平,說道:“羅兄,我們兩人雖然相處時間不長。但總的來說,我們也算是朋友了吧。”
羅平被燕離沒來由的一句話嚇了一跳。不知道為什麼,沒來由的內心一震。說道:“喂喂喂,燕書生,你怎麼突然說這樣的話,怪滲人的。”
燕離笑了笑,說道:“我這人其實也沒什麼朋友,不過你應該能算一個了。”說著燕離從懷裏取出一塊白布和筆。隨後他便在白布上寫了些什麼,最後連同筆和白布一起交到了羅平的手上。說道:“我有一個牽掛之人,她住在靠近淮陽府便上的柳園鄉。他日你若是遇見,就把這東西交給她。”
“燕書生,我這人直來直去,最怕拐彎抹角了。你有什麼事你自己去,我可不替你做那麼無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