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壞站在一個破舊的板凳上,穿著滿是補丁的開襠褲,盯著眼前發著油光的大黑鐵鍋,不時流著口水。鍋裏燉著陳老憨從山裏打來的野兔和數種不知名的草藥。鄰居葛二嬸就在灶台旁邊忙碌著。
陳小壞是陳老憨上山采藥時撿來的孩子。采藥是草藥村十幾戶人家主要的經濟收入。
撿到陳小壞的那片山林,本是附近山脈中草藥生的最多最好的,兩年前忽然起了霧,在草藥村就能看到,山上霧氣繚繞,去采藥的再去那裏,竟似進了迷宮,走了幾日,才走了出來。大家便七嘴八舌的傳開,說那山林中住了神仙。於是,再沒有人敢去那裏。
陳老憨那日起來的早,發現那山林上的霧竟然散去了,變興衝衝的帶上獵犬小乖,去那山地中采藥。
兩年的時間沒人采摘,那裏果然生了不少值錢的藥草。陳老憨便在那山林中采摘起來。到了晌午,隱隱聽到嬰孩的啼哭聲。陳老憨便順著聲音尋去,卻發現在山林中多出了一個洞穴,裏麵盡是石製的家具,石桌石椅石床,應有盡有。
那嬰孩便在用大紅色錦緞製成繈褓中包裹著,放在石床之上。嬰孩約摸兩三歲大小,周身白嫩,眼睛會說話似的,似是餓了。陳老憨便把上山采藥時備出的幹糧喂他,嬰孩破涕為笑。
陳老憨抱著嬰孩,逗著嬰孩問道:“你叫什麼名字啊?”那嬰孩竟然已經會說簡單的話了:“小壞。”
陳老憨不僅撓頭,這算什麼名字?看這孩子一身錦衣,怎麼卻取了這樣個名字?難道也想如同我們窮苦人家一般,取個賴名,這才好養活?
陳老憨又問那孩子爸媽,那孩子隻是呀呀學語,說著:“爸爸,媽媽。”陳老憨擔心孩子被什麼野獸叼走,便在那石洞中等候,盼望這孩子的父母快些回來,可直到晚上,日頭落了,也不見孩子父母的人影,無奈,隻好將孩子帶回家中。
陳老憨已經四十來歲,始終沒有娶過媳婦,更別提孩子了。於是,便收養了那嬰孩。為了孩子以後能有機會找到親生父母,陳老憨便延用了那孩子的名字,叫做陳小壞。何況,陳老憨也再取不出什麼像樣的名字來。
寒來暑往,四年時間過去,陳小壞已經長成了滿地亂跑的孩子。陳老憨每日上山采藥,便將陳小壞托付鄰居葛寡婦照看。葛寡婦夫家行二,大家都叫他葛二哥,葛寡婦便跟著被叫成葛二嫂。葛二哥也是靠采藥為生,幾年前上山采藥時不慎從山崖上摔下,被同伴尋見抬下山,沒挨幾日便死了,留下葛二嫂一個人。
一家有女百家求,葛二嫂雖是個寡婦,但模樣俊俏,天生的美人樣。同村的二柱子,就百般的討好。
陳老憨也是光棍一個,要說對葛二嫂沒有心思,那是假話。便把陳小壞寄養在葛二嫂家,一來上山時確實帶著孩子不便,二來也有個聯絡的由頭。
陳小壞見陳老憨每日奔波,心疼父親。便跟著葛二嫂學做藥膳。葛二哥在世時,葛二嫂跟著葛二哥耳濡目染,學習認識了不少草藥,也學會了烹飪藥膳。
草藥村地理環境得天獨厚,背靠著有靈力的大山,靠山吃山,村裏人采來的草藥不但可以賣錢,也自己拿來食用,所以村子裏的人雖然依舊窮苦,身子卻也安健。
“二嬸,應該可以了,是不是要撤些火了,不然葉青草煮的久了,藥性就變了,味道也不好了。”陳小壞站在破板凳上,指著眼前的大鍋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