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有人出銀子買自己的畫作,可那都是自己的心血,又不是吃不上飯要餓肚子,怎麼舍得賣呢。
最後陳雲清的畫拍出了十五萬的高價,餘老的字也被人以七萬和八萬的價格拍下來了。
拍賣會到了最後,居然籌集了四十五萬善款,加上前幾天楚舜華在三家鎮得到的那些銀子,扶貧小組一共有五十一萬的善款。
邢文秋秉持著公平公正的辦事風格,把善款的總數公開了,
楚舜華和邢文秋以及衙門裏其他的官員商議後,決定不把銀子直接撥到百姓的手中,而是采取以工換銀子的方式幫助這些百姓。一開始,衙門裏有人反對,隻是,楚舜華才是縣令,是雙台縣的父母官,加上還有邢文秋這個老家夥在鎮場子,那些反對的官員最後也隻能閉嘴了。
楚舜華決定把雙台縣通向鎮子和村子的路都修一修,隻有修好路了,百姓們才有更好的盼頭。路才是發家致富的根本。
楚舜華給出了建議,就是每條村子找出人負責他們所在村子的路段,衙門這邊會挑選監工出來。而且吃食這些全都由扶貧小組負責,一條村子請幾個婦人幫忙,找一個地方開夥做飯。
修路的人都從百姓家裏挑選,壯勞力每天四十文錢,幫忙煮飯的婦人則是每天三十文錢。需要的菜都要優先從當地的百姓家裏購買,還要按照市場價格給。
這個消息傳出去,雙台縣瞬間就炸開了,好幾天,衙門外或者衙門後麵那小院子外都圍滿了人。都是附近趕來的百姓,他們都沒有空著手來,有些是拎著雞蛋,有些是拎著一把青菜。
由於見不到楚大人,也見不到邢文秋,最後隻能把拿來的東西全都放在門外,或者衙門外。一時間,讓楚舜華有點苦惱不已,他找來了陸順,說道:“你明天守在衙門外,告訴鄉親們,不能送東西來了,說本官和邢老大人都生氣了。若是再送,修路的計劃就擱置。”
這消息一出,還真是讓人消停了。隻是,百姓們卻在心裏暗暗把邢文秋和楚舜華的名字記下來了。
因為要準備修路的材料,所以邢文秋決定等到插了秧後才開始正式修路。在這期間,邢文秋成立的扶貧小組十多人都到各個鄉鎮裏開始統籌參與工作的人員名單。
小組的成員全都是經過邢文秋和楚舜華嚴格把關才挑選出來的工作人員,又經過了邢文秋兩天的教導,倒是把工作做的有模有樣。
同時,因為一場拍賣會讓敏銳的楚舜華瞬間捕捉到其中的商機,他打起了成立專門拍賣會的想法。他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讓人把信送回去給陸鈴。
一開始,用拍賣形勢去拍賣楚繡衣服的人是自家娘子,相信她在這裏麵會有特別的建議,而他也需要物色適合去經營拍賣會的人。
在他眼裏,拍賣會不能隻在一個地方出現,他要在很多大的地方開始成立拍賣會,隻有先下手為強,才能保證自己有飯吃。
若是慢了,別人反應過來,也會跟風,打起了拍賣會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