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再遇(2 / 3)

現在,一切都不是很方便。

“你每次都這樣說。”花繁玥低聲說道:“我別瞧著都為你覺得心急。”

兩人的話雖然說得很小聲,可走在後麵的楚舜華還是聽到了,她看著妻子的背影,想到義妹剛剛瞧著阿狸肚子的樣子,若有所思。

兩人直接租了馬車去了楚柏靜前段時間在瀧州買的宅子裏,這是一處四進的宅院,因為就在定遠書院不遠,所以,占地麵積隻能算是小雲莊楚宅的一半。可是院子裏裝修得很幽靜雅致,讓人瞧見了,就想要在這裏住下來。

陸鈴和花繁玥都在三進院東邊挑選了自己喜歡的院子,然後住了進去。當初楚柏靜買下這裏的時候,又買了兩房仆人在這裏看守和打掃衛生。

一家仆人姓風,丈夫叫風十三,妻子是童養媳,也跟著丈夫姓風,叫風氏。丈夫帶著兩個十歲的雙胞胎女兒風雨兒,風萍兒。還有一個五歲的小兒子風詹。一家五口長相一般,可瞧著那樣子都是機靈的人。最重要的是,這風十三還是一個識文斷字的人。

據聞以前是在官老爺家當差的,還是一個管事,最後官老爺獲罪了,他們這些奴仆全都重新被發賣了。這兩年來,他一家子兜兜轉轉已經被賣第二次了。

還有一家人姓阮,男人叫阮塢,兒子叫阮裏,兒媳叫張芩。據聞阮塢的妻子病了好幾年,欠下不少銀子,最後妻子還是死了,一家人被債主逼得走投無路隻能賣身還債。

他們住進來的時候,發現到處都打掃得很幹淨。被褥也是新做的,陸鈴隻是把今天晚上要蓋的被子拿到院子裏去曬一下,今兒的太陽很大,曬過後晚上蓋的時候也能舒服多了。

曬好了被子,把夫妻兩人的行李歸置好,楚舜華這才說道:“是現在叫上阿玥一起去買人,還是明兒再去。”他們這一次可以在瀧州待兩三天,倒也不急著走。

陸鈴聞言,想了想隨後說道:“今兒先去看一看的,若是有合適的就買回來。反正現在自家有宅子在這邊了,買回來後就送到這裏來也是可以的。”何況,瀧州有好幾個牙行,還需要一個一個去挑選。

“那就去找阿玥吧,咱們先出去吃一點東西。”楚舜華走過去拉著妻子的手就要往外走:“我剛剛瞧了一下,家裏很多東西二哥上次來的時候都買好了,房間裏還有浴桶,待會兒去買一些皂角,回來後再沐浴。”

昨晚在船上休息,壓根兒沒有沐浴,雖然說現在天氣還是有點涼,可他依然覺得渾身不舒服。

陸鈴嗯了一聲:“走吧。”

來了後,那就先把正事兒辦好了。

花繁玥對於現在出去買人這事兒是不反對的,再說了,這一次買的人還是留在自己身邊居多的,她自然得親自去看清楚。

三人去吃了一碗麵,然後才租了馬車去牙行。

兩個時辰,走了兩家牙行,最後隻是買了十個人。這十個人都是十二三歲的小姑娘,全都是過了陸鈴和花繁玥的眼,打算留在脂粉作坊。十人全都是簽下死契的丫頭,看到陸鈴和花繁玥的時候,還有兩個怕得瑟瑟發抖。

楚舜華有點不明白妻子和妹妹在那麼多人當中為何挑選了兩個膽小的小丫頭,可是當他對上了兩個小丫頭那雙清明的眼,他像是明白了妻子和妹妹的選擇了。

膽子小,可以慢慢調教。可是挑選一個機靈卻滿眼算計的人回去,隻會徒增不必要的麻煩。

他們回到楚宅的時候,風氏已經帶著一雙女兒煮好了飯。不得不說,這風氏的廚藝還算是不錯。他們三人,風氏做了三菜一湯,分量不大,倒也足夠三人吃了。

然後,花繁玥和陸鈴夫妻都各自回自己的院子去。風氏已經讓自己的女兒把沐浴的水抬到房間了,看著兩個瘦瘦的丫頭,陸鈴忍不住對她們說道:“雨兒,萍兒,你們還小,以後這樣的重活兒不用你們做。”若是壓壞了,到時候長不高。

雨兒和萍兒聞言,看了看陸鈴,看到她沒有生氣,這才笑著說道:“三少奶奶,我們沒事兒的。”

“三少奶奶不知道,我們姐妹兩人從下力氣就很大,若非這些水太燙了,雨兒自己一個人就可以扛來了。”雨兒笑著說道。

這兩個丫頭長得一模一樣,隻是雨兒的眼角多了一顆痣,萍兒的臉上沒有。

陸鈴聞言,倒是來興趣了:“當真?”

萍兒笑著上前,鑽進了陸鈴身邊的桌子底下去,很快,桌子就被萍兒扛撐起來了。這一幕,看得剛剛進門的楚舜華也忍不住震驚一番:“這孩子,莫非是天生神力。”

萍兒把桌子放下來,然後鑽到陸鈴身邊跪下來,羞澀的說道:“三少奶奶,奴婢造次了。”

陸鈴趕緊把人扶起來:“你們姐妹從小就是這樣?”

“是的,我們姐妹兩人從小就力氣很大。”雨兒紅了臉:“也許是因為我們吃得太多的原因,上一個主家就因為我和姐姐吃得太多了,這才把我們一家子發賣了。”

說完後,她有點忐忑的看向楚舜華和陸鈴:“三少爺,三少奶奶,你們會不會因為我和姐姐吃得太多又把我們賣了。我們會幹活兒,可以做很多事的,求你們不要賣了我們。”

陸鈴說道:“你們隻要不犯錯,我們是不會賣了你們的。”她揮揮手,讓兩個孩子都下去。

楚舜華對陸鈴說道:“這兩個孩子的規矩還可以,而且還是天生神力的,倒是留在你身邊當貼身丫頭。”反正都是要買人的,不如就這姐妹兩人。

像這樣天生神力的孩子,還真是罕見。

陸鈴聞言,想了想隨後說道:“會不會太小了。才十歲呢。”

“瞧著她們的身高,誰能想得到她們隻有十歲。”楚舜華道:“貼身丫鬟需要從小培養,加之她老子娘和弟弟都在咱們家裏,這樣的人才會對主家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