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三十章 啟程(2 / 2)

“可……”

蟬兒一對好看的眉毛皺起,斟酌著道:“可距離柳方行所言的日子,已是不遠,若我們不能及時趕到,老爺夫人那兒……”,她偷偷看了瑾玥然一眼,見瑾玥然沒有什麼大的情緒波動,又大著膽子道:“要不咱們繼續按原定路線走,路上看看有沒有醫術高超的大夫能給了緣調理調理。”

瑾玥然雖心係了緣,但家中父母的安危更令她擔憂,她凝眉頷首,歎道:“也隻能如此了。”

車輪滾動,碾出兩道深深的車輪痕跡,馬車外表樸素,內飾還是較為豪華舒適的,因為要塞下三個人,故車廂內的空間較之別的馬車,要開闊的多。

白衣的僧者靜默無聲,連呼吸都是逐漸細微了去,瑾玥然感受著了緣低下去的呼吸,麵色亦是漸漸沉了下去。

“內呼吸……嚴重到了這一地步嗎?”

武者修行,首要以錘煉肉身為主,增長營養,煉精化氣,氣足則神明,神明則生內視之能,入開悟之道,踏武道之門。

氣從何來?

天地有陰陽二氣,秉承乾坤二德,分先天後天,虛而不屈,動而愈出。世間九成九的武者修士皆練後天之氣,雖可登臨絕頂,卻難免損耗,終究落了下乘。唯有練先天一氣,盈而不虧,損而不耗,方可走出最後一步,登仙證果,得道超脫!

道門寶典《道德經》有雲:“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可以說,嬰兒時期的狀態,是修行的絕佳時段。嬰兒自母體中誕出,一口先天母氣猶未消散,若加以利用保留,日後修行當一日千裏,前途無量;奈何人之處於本能的原始狀態時,未有自主意識,隻得眼睜睜看著母氣隨著年歲增長,受到濁氣汙染而消散。

嗚呼哀哉!

但大衍四九,自有一線天機留存,有道門真人以無上之智慧創立後天返先天之法,為通向長生不死打下了一條可見的道路。

這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項法門,便是內呼吸。

嬰兒處於母體羊水之中,口鼻皆不能用;唯有臍帶與母體相連,傳遞營養,保持呼吸。臍帶所生之處為肚臍,即為神闕,神闕勾連命門,先天母氣由母體從臍帶向嬰兒傳遞,奔向命門,一來一回,壯大母氣,滋養幼體。

這簡單的一來一回之間,便是奧妙無窮的內呼吸法。

對於武者而言,內呼吸法看易行難,雖說世人皆知內呼吸的運行方法,卻並非人人都能熟練運用乃至融會貫通。

無他,境界不到罷了。

然對於那些掌握了內呼吸法的人而言,內呼吸的法門便會融入動靜之中,一舉一動間無不是在修煉。平常打坐修行,一呼一吸間清濁二氣交換,促使內元流轉交彙,打通經絡穴竅,運用內呼吸法可使其事半功倍,睡覺之時亦是在無時無刻的進行內元精煉。一個人一天十二個時辰不停的修煉,且沒有弊端,這相對於普通人一天隻練六個時辰,哪個能獲得的更多?結果顯而易見。

況且,在麵臨危險時,內呼吸法的作用更是巨大的。

龜息閉氣,隔絕毒障;入水無憂,可長時間潛於水中;雙方交戰,會內呼吸法的人回氣速度更快,恢複能力更強,最後獲勝的可能性自然更大。

當然,這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則是內呼吸法在療傷時的效用。

一般而言,受傷分內外傷,外傷上了金瘡藥慢慢靜養便可康複;而內傷不同,光服藥是遠遠不夠的,若自身修為不足,還得請高於自身境界的武者修士幫忙打通淤堵的經脈,恢複氣血通暢,從而修複傷患;然若是運用內呼吸法,則可以省下這功夫,憑借自身之力,便能使自己恢複康健的狀態。

瑾玥然的擔憂不無道理,了緣從外呼吸轉為內呼吸,足以見得內傷已到了一個頗為嚴重的地步,但她仍未算到一點。

了緣所受的,不僅僅隻是內傷那麼簡單,甚至連他的精神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波及。

實際上,精氣神三寶,他三樣皆損。

了緣一轉入內呼吸,便立時進了坐忘神照的完美心境之中,再無外物可撼動他的心神。

“還是失策了……想不到催使這神通的後果,竟如此難以承受。未達到天花境之前,還是不再動用為好。”

一聲輕歎後,端坐虛空發著月白光暈的小人兒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攤開的掌心中,五六塊崩碎了的金色碎片靜靜躺著,一點猶未消散的靈物氣息著實令人感到絲絲惋惜。小人兒再度歎了聲,緩緩合攏了眼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