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仔細看看是不是像一個名人,最近才出名的。”王燕進一步煞有介事地解說到。

眾人還是一副不解的困惑模樣。

“無聊。”我嗤之以鼻。今天海濤才是主角,為什麼莫名其妙把話題往我身上引啊!

“燕,你就直接說出來吧,少賣關子咯。”簡康說。

“你們看揚哥這眉、這眼、這鼻子還有這個臉型,是不是和曾樺很像?”王燕指點著我的臉,為自己的獨具慧眼興奮不已。

眾人一經王燕這般指點,個個表情呆滯紛紛作思索狀。

“不說還不覺得,這麼一說嘛,還真有幾分相似。”王楓首先打破沉默。

“對對對。”陳星接著開口。接著,簡康和筱雨也跟著附和。

“是嗎?”給大家這樣眾口一詞地一說,我被勾起了好奇,忍不住伸手摸摸臉,頓覺形象高大了起來,作各種英雄姿態呈現給各位崇拜者。能和英雄扯上關係是一種多麼榮耀的事啊!

“我的神啊!救救你可憐的孩子吧。是什麼東東不小心遮住了您如炬的慧眼?讓葉揚這廝長的像英雄是對英雄多大的褻瀆啊!英雄的情操是多麼的高尚,舍己救人、尊重婦女、敬老愛幼!可有些人啊,三歲就會吃婦女同胞的豆腐了。雖然,十歲那年也差點死翹翹提前到您那裏報道了,但那是因為去偷村裏王伯的西瓜給嚇的,虛驚一場而已。”

我正陶醉於這突如其來的歡喜中,海濤一陣誇大做作的嘶喊打斷了我這漸增的“虛榮感”。嫉妒,絕對是嫉妒!對由於我長的像英雄,而他自己沒這份“榮幸”,因此感到委屈而發泄一下心情,以我一貫的大度寬容還是可以理解的。真正讓我氣惱的是他竟然敢把我一直深感羞愧的小時候的糗事這樣當眾說出,這也太不給麵子了。

想到這,我終是忍不住張牙舞爪地朝正在誇張地假作各種痛苦表情的海濤衝去:“看我今天不掐死你。”到這時,各位觀眾早已樂翻了天。

往事呀,隻堪哀。對景啊,很難排。有些事隻要適於談笑,誰會在意事情的真相?特別是對於一些似乎有典故可尋的東西,在似乎知根知底的人麵前做再多的解釋也是枉然的。唉,為了矯枉過正,如今我也隻能冒著名聲掃地的風險而自我坦白真相了。

“典故”一:

傳說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一個剛過哺乳期的幼兒由於疾病而由父親帶著來到省城求醫(母親嚴重暈車而沒有陪同)。時值正午時分,幼兒病痛纏身饑腸轆轆,父親帶著他恰巧經過一家服裝店鋪,幼兒偶然看見裏麵有裸露軀體的女性在一旁站著,觸景生情便轉著天真的水汪汪的大眼睛奶聲奶氣地對父親指著裏麵的裸女說要喝“阿姨”的奶。父親聽了先是一愣,然後就笑嗬嗬地說那“阿姨”不是真的不能喝的。幼兒不信,哭泣以抗議。父親無奈,隻能抱著孩子走近對他說,“阿姨”是不能動的,是假的,不信你自己摸摸。

幼兒半信半疑地伸出稚嫩的小指頭輕輕地碰了一下“阿姨”的前胸。當幼兒指尖觸碰到的那一刻,指尖傳來的僵硬、冰冷的感覺瞬間就粉碎了他美好的心願,再也忍不住失望而傷心地痛哭流涕了起來。父親見狀,邊哄邊笑。然後幼兒就伏在父親的肩膀上帶著滿腔的困惑和遺憾離開了。走出老遠了,還不斷地回頭望著那個由始至終都紋絲不動的“阿姨”發傻。

直到多年以後,幼兒長大了許多才知道幼年時那個令他又愛又恨的“阿姨”隻是個逼真的假人模特。

“典故”二:

據“史料”記載,很久以前,叫葉揚的孩子已經十歲了。在農村,男孩閑暇時三五成群地上田間地頭摘個三瓜兩棗是常有的趣事。有時候,被惹急了,也會有失主故意散布一些恐怖的消息說果實剛剛被施過“敵敵畏”或者其他的厲害的毒藥,以期能對我們這些“梁上小君子”起到有效的嚇阻。而王伯無疑是此輩中高手之高高手。

有一天,還是我、簡康、海濤、王楓、王燕和陳星這一幫人合計好到後山去偷點西瓜來著。來到一片瓜地,哥幾個正捋袖打算下手了,海濤突然說:“這瓜前兩天剛噴過‘敵敵畏’,有毒。”

簡康聽了罵到:“這麼缺德,這瓜是誰的?”

“我???我???我二叔的。”海濤怯怯弱弱地說。

那時候簡康還比較惡霸,不像現在對我們這般體貼關愛,大家對他都是又敬又怕的。

既然這片瓜有毒,那就隻好作罷。好在這裏種瓜的不止一家,一行人又繼續往另一片瓜地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