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誰家天下 第八章 算計(2 / 2)

後周大軍的援軍到了,他們沒有主動進攻,可這就好像一個成年人在毆打別人家的孩子,孩子的家長來了,並沒有出手,隻是抱著膀子冷冷盯著一樣。

一時間,攻城的行動,也暫時停止了。

這種奇怪的僵持,僅僅持續了三天,就結束了。

天,下雪了。

此次北漢十月份出兵,正是秋高馬肥的好時機,但一座晉州城,牢牢擋住了他們。他們在城下浪費了太多的時間。

契丹人一向是不帶軍糧的,走到哪裏,便去哪裏打草穀,至於北漢,雖然有糧,可數萬人的大軍,運送起來也格外的困難。在城下兩個月,遼國的軍隊已經將附近擄掠一空,再也沒有任何的糧草了,北漢的糧草,運送上來的,遠遠不足使用。

糧都不夠了,更不要說衣物了。

大雪一下,隻怕後方的糧草更送不上來了。城,攻不下,城邊還有一支虎視眈眈的軍隊時刻盯著,這讓聯軍上下都再也無心戀戰了。

終於,在王峻抵達戰場三日後,那位郭威派來的使者還沒有到開封府呢,北漢和遼國聯軍,就要撤軍了。

他們沒有選擇趁夜撤軍。河東的地形複雜,到處是山地,加上下雪,夜晚行軍,無異於找死。他們幹脆好好休息了一晚,早上的時候起來一把火燒了營寨,全軍出發,向著太原的方向急速撤離。

他們跑了,王峻此刻再也沒有了從容,他像一隻埋伏了足夠久的老虎,衝著獵物最薄弱的地方,張開了他的獠牙。

以劉安世為主,全軍盡出,而他,隻帶了一些親兵隨從,騎著馬搖搖晃晃地進了晉州城。

在他看來,這一戰,勝負已分,他已經沒有繼續親自帶人追下去的必要了。

劉安世,就是他手中最鋒利的戰刀。

這些日子,劉安世的心裏是煎熬的。他與王峻也是相交多年,當年還曾經一起從太原出使過遼國,當然,當時去的是開封府。

王峻的本事,他是知道的,加上軍中自有軍紀在,作為一個軍人的模範,劉安世這點覺悟還是有的。而且,王峻的部署,越到後來,劉安世看的,也就越是清楚。

現在,機會來了。

劉安世沒有帶著人一擁而上,他將這五萬大軍平均分成了五路,每路一萬人,分別由軍中各大將領統帥,大家彼此相隔十裏,各自追擊。

劉安世在臨行的時候下了死命令——隻要發現北漢和遼國人,不要管對方人多人少,立刻衝上去,死死咬住他們。

大軍轟然盡出。

但畢竟北漢聯軍占了先手,他們準備充分,先行行動,這就好像賽跑,人家比你先跑了幾分鍾,肯定是有優勢。加上他們早就在城下耗盡了銳氣,這是逃命,怎能不拚命?

他們拚了命的跑,後麵是後周大軍緊緊追趕。

甚至,看到追兵的陣型之後,北漢聯軍連分兵逃跑的念頭都沒有了,對方拉開了寬大的陣型,往哪跑,都是分兵作死。

不如一鼓作氣跑吧。

可人算不如天算,在剛剛跑出去一天,他們就遇到了大麻煩。在霍邑,道路忽然狹窄了。原先官道雖然不寬,可道路兩旁總是能跑的——北漢聯軍的輜重已經被自己給燒光了,隻是人的話,還沒有問題。

但是在霍邑這個地方,官道,隻能走路上了。不是這裏交通秩序好,而是這裏的地形,過於險要和狹窄。

一邊是高高的山體,一邊是懸崖峭壁,隻有那條蜿蜒的道路,稍微平坦一些。

不可避免的,大軍行進的速度慢了下來。

很快,後麵的北漢聯軍士卒就發現,追兵上來了。

來的並不是劉安世,而是馬軍都指揮使仇弘超。他將自己的大軍交給了副將統帶,自己隻帶了二百騎兵,拚命追了上來。

當真和劉安世吩咐的一樣,仇弘超在發現了數萬北漢聯軍在狹窄的山路上擠成一團的時候,絲毫沒有顧忌自己這邊的人手跟對方比是如何的不如,而是興奮地大喊大叫著衝了上去。

是的,他們隻有二百人,可對方足足有兩三萬人,是他的上百倍。

可一看到背後衝殺過來的騎兵,這些北漢聯軍立刻大亂,幾乎要崩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