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嶄露頭角 第十九章 滅晉(2 / 2)

看著渾身浴血的趙延壽,耶律德光賜趙延壽龍鳳袍,勉勵道:“這些漢軍,都是你的了。他們新降,內心不安,你去撫慰一番。”

第二日一早,被困在營中的後晉軍營門打開,杜重威帶著軍中大小將校,在趙延壽的馬蹄之前,深深跪倒拜服。

當後晉最大的這支軍隊都投降了,再往南去,可謂望風而降,契丹的入寇,變成了行軍。趙延壽親率杜重威、李守貞部,為大軍前鋒。

黃河天險,後晉卻無兵可守,隻是兩日,契丹全軍渡河,直趨開封府。

開封府頓時一片大亂。在得知杜重威大軍全軍降了契丹之後,開封府中有點能力的就在紛紛將財產向南方轉移。和之前不同,之前無論是哪家節度使打過來,雖然多少要出點血,但都是要長遠稅收什麼的,不會有太大損失。

但這次不同了。契丹人的做法,早就隨著北地來的流民傳播開了,當真是一片惶恐。

就在這朝不保夕的心態中,亂哄哄的開封府,度過了新年。

後晉開運四年(公元947年)大年初一,當真是個好日子。這一天,後晉出帝石重貴大開開封府各門,投降契丹。石敬瑭借著契丹人所建立的一個王朝,終究被契丹人終結了。

開封府皇城換了主人,這個主人目前正在好奇地打量著眼前的這個後晉文官——馮道。

這個自李存勖開始就任戶部侍郎,翰林學士的不倒翁,服務的皇帝有李存勖、李嗣源、李從厚、李從珂、石敬瑭、石重貴,曆後唐、後晉兩個朝代,現如今這些皇帝死的死,被俘的被俘,可馮道依然是文臣首領,朝中重臣。這次契丹人入了開封府,馮道便又來投效了。

耶律德光看著馮道,這個後晉文臣的首領,身上的官服和須發,都打理的整整齊齊,五十多歲的人,看起來還是很有精力的樣子。耶律德光剛剛入開封府,馮道就趕到皇城來朝拜。守門的皮室軍軍將知道耶律德光素來敬重漢人文士,也不敢怠慢,趕緊報了過去。耶律德光聽到這個傳奇一般的人來了,也想見上一見。

一見麵,待馮道禮拜完畢,耶律德光看著他,忽然發怒,斥責馮道:“你這廝輔佐那石重貴,卻是怎生輔佐的?想南朝石敬瑭在位之時,我契丹與你南朝互通有無,彼此得利,親如一家,怎生這石重貴登基之後,朕的兒孫輩,竟然向朕揮起了刀子?究竟是朕提不動刀了,還是爾等已經兵強馬壯了?”

馮道垂首,訥訥不語。

耶律德光站了起來,手指著馮道:“朕知道,這石重貴登基時年紀尚幼小,可你是托孤重臣,怎不冒死進言?就看著他胡鬧?朕今日雖帶著大軍來到這裏,可朕看著石重貴,朕的心裏很痛!”

眼看馮道還是低頭不語,耶律德光倒也覺得出了一口惡氣。想想馮道雖然是文臣班首,可石重貴也未必聽他的。這幾年文臣說話,遠遠沒有武將來得有力。想到這裏,他換了語氣問道:“今日為何來見朕?”

馮道拱手,恭恭敬敬地說道:“臣無城無兵,安敢不來?”

馮道老老實實的話,倒是讓耶律德光啞然。馮道就是個文臣,果然是無城無兵,若是不來,隻怕下場難測。

耶律德光繼續問他:“既來朝拜,所為何事?”

馮道抬起頭,認真地說道:“此次微臣來此,非為富貴,實為中原百姓!”

耶律德光倒頗為驚訝,問道:“細細說來,你如何為百姓?”

馮道先深施一禮,隨後說道:“皇上,貴軍戰力無雙,天下無敵。但所到之處,頗多劫掠之行,天下百姓苦之久矣……”眼看耶律德光臉上開始不悅,馮道趕緊說道:“自朱梁來,四方動亂,征伐不斷,生民塗炭,輾轉於溝壑久矣。臣聞陛下在契丹國曾言,漢人與契丹人,俱為一體,都是契丹國的百姓。如今,中原也是契丹之土,中原百姓,也當是契丹百姓啊。天下百姓苦之久矣,其盼明君,若大旱之望雲霓,若赤子之盼父母!還望解黎民於倒懸!”說罷,馮道跪倒在地,深深拜了下去。

耶律德光沉吟一番,問道:“如何解得百姓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