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世間情為何物,隻教生死相許,在這天地之間,不管是人,是魔,還是仙,是神,最終都難逃這一個情字。
自盤古開天辟地以來,他的身軀血液化作萬裏山川,千裏河流,成就了如此生機勃勃的大地數計生靈,而在萬年前的天地之間,幻化出了氣,氣為清,飄懸天外,為天族,氣為濁,下沉在地,為魔族,有一部分氣融進入水中,為龍族,還有一些飄蕩在天地之間,融進大地,,生長為動物植物,吸收天地日月之精華,修煉成各色精魅。後女媧摶土造人,人死後為鬼,承受生死輪回。
始天地之間分為六界,即神界,仙界,人界,魔界,妖界,鬼界。天地之間始各方保持平衡,天地才能得以正常運轉,秩序使然。
止水神尊,神成於止水,為上古神族,遊走於天地海川,感天地萬物之性情,一次偶然,在碧青池邊,止水神尊結識魔界魔尊蒼桓,為其豪放俠義的性情所吸引,並不因其魔族身份而嫌隙。蒼桓對止水也是一見如故。二人成為忘年之交,從此二人每每在碧青池邊飲酒下棋,千百年來,樂此不疲。
奈何,時光流轉,魔尊蒼桓結識天族公主寒言,一個是年少英才,一個是天仙下凡,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二人私定終身,生有一子一女。
後天帝知曉,雷霆震怒,為維護天族顏麵,派天兵捉拿公主寒言,並出兵魔界,天族與魔族大戰。
最後寒言公主被帶回天族,被關押在冰凝宮,終身禁足。而魔界也元氣大傷。
為救心愛之人,魔尊蒼桓甘願成為邪惡之靈的奴隸,墮為邪魔,企圖毀天滅地。
天族汗顏,無力抵抗魔尊蒼桓,便請止水神尊幫忙。
故人百年未見,沒想再見已經是滄海桑田。
止水與蒼桓大戰於碧青池畔,止水神尊祭出五大神器:水樂蕭,忘憂劍,雲溪瓶,赤火扇,鈴藤鞭,然止水念及故友之情,不忍痛下殺手,隻是將魔尊蒼桓用止水符印封印於碧青池下,然五大靈器因靈力已盡,落入茫茫大地,不知所蹤。
經苦苦尋找,止水隻找到忘憂神劍,然忘憂神劍靈力已盡,和一把普通的劍無異。
有感於蒼桓和寒言之情,然不得善終,每每思之,止水無不傷心落淚,自此隱居於碧青池邊,思求淨化蒼桓魔力之法。
後碧青池邊一朵碧青花,吸收天地日月之精華,受碧青池甘露滋養澆灌,逐漸修煉成仙,因其花靈澄澈無比,忘憂神劍靈光閃閃,重新恢複了靈力。止水便將忘憂神劍賜予碧青花靈,並收為座下弟子,賜名忘憂。
自此止水再次遊走於天地之間尋找淨化蒼桓魔力之法,忘憂手持忘憂神劍守護在碧青池邊。
千年以來,碧青池水依舊,忘憂日夜守護在碧青池邊,與之相伴的還有一曲不知名的簫聲,每每聽之,忘憂便覺神清氣爽,心情愉悅。
終有一日,簫聲的主人現身,原來是碧青池龍族太子莫離,對忘憂一見傾心,隻是心懷忐忑,便借簫聲來傳達心意,終於二人相見便互生情愫。自此莫離陪伴著忘憂共同守護在碧青池邊。
千年來不離不棄,二人相知相伴……
然天有不測風雲,魔尊蒼桓凝聚魔力欲衝破封印,止水符印遭到破壞,忘憂和莫離全力抵抗,但奈何蒼桓魔力太過強大,莫離為保護忘憂犧牲自己,忘憂也身受重傷,後忘憂殊死一搏,祭出忘憂神劍,用其靈氣填補了止水符破損之處,但是在力量的衝撞之下,忘憂劍雖然在封印蒼桓的過程中發揮了作用,劍身卻遭到了破壞,有一片劍片不知飛往何處。導致忘憂劍威力大減。
見狀,忘憂輸出自己九成靈力注入忘憂劍,以填補其破損之處。止水符印破損之處得到修複。而忘憂劍再次封印魔尊蒼桓之後,靈力再次殆盡,沉入碧青池中,不知沉於何處。
後忘憂為了尋找莫離轉世,放棄自己的最後一絲希望,甘願花魂靈魄散卻,卻釋放出一縷花魂,代替自己承受輪回之苦,找尋莫離,而其飛散的靈魄化作碧青池畔的忘憂花,守護著碧青池,等待著莫離的到來。
千年的輪回,忘憂的那一縷花魂一直在苦苦尋找著莫離的轉世……
而這便是故事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