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74章:來賓城破 甕中捉鱉(下)(結局)(3 / 3)

耶律靈霄心中雖然仍有遲疑,但趙迪的眼神盡是鼓勵支持,是真心祝願她和楊安臨的,這也給她繼續愛下去的信心,點頭道:“嗯。”兩人說話間幾名元軍揮刀砍來,被靈霄一一刺殺,趙迪得以休息片刻,朝戰圈中看去,黑河門的弟子越來越近,這邊郭襄等人眼看就要與之彙合,趙迪暗喜,元軍潰不成軍,再過一柱香的時間,便可打的元軍棄械投降,這邊隻見耶律睦和正在與達爾巴交手,突然不見了甘麻剌的身影,趙迪眉頭一緊,此人是最為關鍵人物,可不能讓他逃了,在戰場上四處搜尋,還真找著了,隻見他已經換騎一匹汗血寶馬,身後跟著十幾名悍將朝南寧城的西邊逃去,南寧城的西郊是深山老林,若他藏了進去,還真不好找,趙迪從身邊的一名元軍手裏搶來一柄彎刀,腳下一劃,使出太極鬼影的步伐,倏忽之間人已在丈餘外,不多時便追到馬隊後麵,最後一人見趙迪追來,嚇出一身冷汗,從劍筒中取出箭,回身便是‘嗖’的一聲朝趙迪發出一箭,這些人都是在馬背上長大的,馬上箭術一流,這一箭趙迪險些沒避開,臉上被箭刃劃出一道口子,心中登時一駭,怎奈她右手使不上力氣,左手拿刀不順手,右不能連著使出真氣,隻能靠著腳力緊追不舍,又追出半理地,落在最後的一人又連著發出幾箭,趙迪仗著太極鬼影的速度一一避開,那人見射不中趙迪,索性不射,騎著馬趕上前麵的馬隊,料想趙迪腳力再強終究體力有限,卻不料趙迪見他未在發箭,腳下發力,竟然到了他的身邊,此人見到趙迪身影就在眼前登時驚駭,如見神人降世一般,趙迪見他發愣,一腳將其踹下,自己翻身上馬,那人墜下馬去,在地上連翻幾個跟頭,躺在地上一動不動,暈死過去。

趙迪騎著馬急追而上,但她的胯下的馬不及甘麻剌的汗血寶馬,眼看著甘麻剌就要逃進森林,突然見甘麻剌策馬向右側逃去,接著隻聽‘嗖嗖’一聲,一直弩箭從眼前掠過,隻見從林間竄出一隊人馬,打頭的正是鐵穆爾,身後跟著十幾匹馬,馬上的人手中都拿著弩箭,對著甘麻剌的馬隊就是一陣發射,甘麻剌在前,見鐵穆爾的馬隊就在進林子的大道上,心中直叫苦,急忙向山彎逃去,準備從外圈突圍,鐵穆爾親自帶著弓弩手在此埋伏,就是為斷了甘麻剌的去路,不多時,跟著甘麻剌逃走的馬隊人數所剩無幾,趙迪見前麵甘麻剌在逃,鐵穆爾緊追,自己若是按著甘麻剌的路線跑定然追不上,於是勒住韁繩,向右側跑去,約莫半柱香的功夫,趙迪直奔到山彎處調轉馬頭,氣定神閑的等著甘麻剌,當甘麻剌氣喘籲籲的趕到山彎,眼看著就要逃出去時,隻見趙迪騎著馬站在山彎,一副等著他的樣子,登時驚駭的說不出話來,隻覺得趙迪就似從天而降,此刻隻聽身後一陣馬蹄聲緊隨而來,甘麻剌心知大勢已去,卻不願就此認輸,取下腰間弓弩,搭上斷箭,對準趙迪正要扳機括,突然一隻箭從他背後‘嗖’的一聲穿胸而過,箭頭血淋淋的露出胸膛外,甘麻剌不敢相信的看向自己的胸口,手上登時沒了力氣,弓弩掉在地上,他的身體也隨之栽倒馬下,隨從見甘麻剌已死,登時驚慌,見追來的馬隊是鐵穆爾,而對準甘麻剌胸膛的弓弩正握在鐵穆爾手中,眾人立即扔下手裏的弓弩,翻身下馬,跪趴在鐵穆爾腳下,鐵穆爾道:“你們既然歸降,我也不會難為你們,罪魁禍首是甘麻剌,我會在聖上麵前向各位求情的。”

眾人一聽,喜出望外,急忙拜謝道:“謝太孫,太孫千歲!”

鐵穆爾道:“你們中誰敢砍下甘麻剌首級掛在城頭,我就立刻賞他黃金千兩,外加赦免他的叛亂之罪。”

趙迪登時一怔,鐵穆爾一向尊崇儒學,暗想他應該讀過‘弟子規’,為何對其兄長如此殘忍?但又想到他終究是生在皇家,那個爭權奪利之地,他所有的仁慈、仁義也是建立在無人威脅到他的權力之上。隻見跪在甘麻剌身邊的一名大漢拔出腰刀,手起刀落,甘麻剌的頭顱和身子登時分了家,趙迪別過臉不去看,隻聽鐵穆爾哈哈大笑一聲,道:“好,很好,趕緊掛上城頭,甘麻剌已死,戰事也該結束了,願意歸降的,我既往不咎,到時候一並回大都,享受榮華富貴。”

那些跟著甘麻剌的人聽到鐵穆爾說既往不咎,登時感激的痛哭流涕,急忙跪下稱頌鐵穆爾仁義,接著翻身上馬,提著甘麻剌的頭顱朝南寧城奔去。

山彎剩下鐵穆爾和趙迪兩人,鐵穆爾笑盈盈的拱手道:“此次多虧趙姑娘相助,讓我能反敗為勝,取下甘麻剌首級,不過這場仗是我們雙方的勝利,值得慶祝一番,走,隨我到南寧城內,大家一起喝上它三天三夜。”

趙迪本欲問他之前滿口的仁義道德,為何今日會殺害自己的兄長?但隨即一想他要給這個問題一個滿意答案一點不難,可以說殺一人可保萬千百姓和將士性命,這是他大義滅親,不得已而為之。想到這些冠冕堂皇的答案,趙迪心頭一涼,臉上依然客氣的道:“都是太孫計劃周全,才讓甘麻剌沒能逃脫,至於慶祝之事,我就不去了,你大可放心,我一定會遵照盟約而行,從今以後,我便皈依佛門,不再過問世間俗世,但是,若你先挑起事端,破壞盟約,我也不會袖手旁觀,一定會跟你死拚到底。”

鐵穆爾見趙迪一臉正色,道:“趙姑娘放心,這點信譽我還是有的,既然你不願意到南寧城一同慶祝勝利,那我就在此送姑娘一程。”

趙迪立即伸手阻止,道:“不用,對了,李展延的屍身就在城門口,希望你好好安葬他,就此告辭!”她左手勒住韁繩,將馬頭向後調轉,漸漸走向山彎。

鐵穆爾忽想到什麼,叫道:“趙姑娘留步。”

趙迪勒住韁繩,回頭道:“太孫還有何事?”

鐵穆爾瞧了眼戰場,道:“你不向你的朋友們道別嗎?”

趙迪的目光看向戰場,此刻場上的人漸漸停了手,應該是那人已經將甘麻剌的頭顱示眾,若此刻前去道別,隻怕不能脫身,雖然心中甚是不舍,但她離去不僅是對天下人好,也是自己的意願,對著人群在心裏說道:“別了。”對鐵穆爾道:“已經道過別了,告辭!”

鐵穆爾抱拳道:“保重!”

趙迪騎著馬漸漸繞過山彎,走出鐵穆爾的視線,鐵穆爾歎了口氣,道:“俠者,當是如此。”調轉馬頭朝南寧城直奔而去。

到了城外,隻見達爾巴寧死不屈,此刻已被耶律睦和、郭襄等人聯手抓獲,用麻繩捆綁著,聽候發落,見到鐵木爾眾人莫不拜倒,可黑河門的弟子以及耶律睦和等人不見趙迪身影,都不禁疑惑,問鐵穆爾趙迪在何處,鐵穆爾朝山彎望去,一言不發,眾人登時大駭,個個翻身上馬去追,鐵穆爾也不好攔著,命人將城門一直開著,好讓這些去追趙迪的人回來時有落腳之地,也表明他示漢人與蒙古人一樣的仁人之心。

黑河門的弟子追的更為急切,張茅一馬當先追出幾十裏,終究不見趙迪的身影,見他如此心急,郭襄忍不住想告訴他趙迪的去處,但想到趙迪既然選擇不辭而別,那便是不想讓任何人打擾到她,說了幾句讓張茅等人安心的話就讓他們回黑河門了,自己和李葉騎著馬直奔峨眉山。

楊安臨、楊漣兒、耶律靈霄也跟著大部隊追到來賓城外,三人望著前方的路,也知道了趙迪去意已決,不禁要考慮以後三人該何去何從,楊安臨道:“迪兒應該是去峨眉山了,她既然不肯說,選擇不辭而別,我們追上去也是枉然,姐姐,你跟我們回鍾情島吧。”說完望了一眼耶律靈霄,靈霄自然也是下定決心跟著楊安臨。

楊漣兒搖了搖頭,道:“不回。”

楊安臨詫異的看著楊漣兒,道:“那那是要去峨眉山?”

楊漣兒亦是搖搖頭道:“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