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2年:秦朝由於暴/政被推翻,劉邦戰勝項羽繼承帝位建立漢朝。
公元2世紀:漢朝因宦官集團把持朝政,地方世家勾心鬥角,導致國家國力衰弱,群雄並起,漢帝國陷入分裂。
公元208年:漢朝丞相曹操在赤壁之戰中大敗東吳,東吳重臣周瑜被殺,東吳投降,次年,西蜀投降,分裂的漢帝國再次統一。
公元208——211:曹操進行了一係列的政/治軍事改革,尤其注重削弱地方世家權利,在集中權利的同時,架空漢獻帝,將收攏而來的權利握於己手。
公元214:曹操感覺自己時日不多,四處求仙問藥不得其果,在遊方道人左慈的建議下獨自進入泰山,數月後返回才朝廷,後漢書記載“操六月入泰山,九月出,神色傾頹。”
公元215年:曹操主動下放權利,上議原西蜀重臣諸葛箜茗任漢大將軍一職,節製全國兵馬,眾臣皆驚。
公元216年:曹操上議原東吳降將張昭、魯肅,原西蜀降將馬謖,以及曹操本部荀攸、荀彧五人建立內閣,節製全國內政,曹操自己擔任漢丞相,節製內閣事物。
同年,曹操上議建立監督使,監督朝中朝外一切事物,但監督使僅可監督,不可執行,監督使由漢皇帝直接管轄。
公元215年——218年:在曹操、箜茗、魯肅等人多年努力下,漢改‘帝’為‘天子’,“天子”作為國家司法禮儀宗教的最高象征,創立君主立憲雛形。
公元219年:漢遷都洛陽,興建永華宮。訂立新國號,改為“中華”,次年,曹操病亡,舉國哀悼。
公元234年:第一代天子、最後一代皇帝劉協病亡,劉複繼任第二代天子
公元234——公元267年:劉複在位33年其間,不斷為了收回權利做努力,最終達成了丞相、大將軍、天子三權分立,天子擁有對國民最高號召、領導的能力並通過監督使對其餘兩者進行節製,丞相擁有節製全國內政之權利,大將軍擁有節製全國兵馬之權利,君主立憲基本實現。
公元12世紀末-16世紀初:中華在數代天子的領導下,不斷向周圍舉兵,在這幾百年間,中華發展到了一個讓人瞠目的高度,據書記載‘東達大海之東的一片陸地(即台/灣)。北達酷暑海水仍然結冰之地(即北冰洋沿岸)。西達無垠沙漠的盡頭一片紅/色海域(即裏海東岸)。南達茂密雨林之地,及遙遠南海之南的千島之地(即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
公元1553年:中華首次以煉金術科技為指南發現電磁效應,次年發明電燈,中華開始進入電氣時代。但由於各種科技的不成熟,中華的電力普及進度緩慢,電氣多被應用在軍事及科研方麵。
公元1580年:中華進入資本主義社會,成為人類曆史上第一個超級大國。
公元1702——1722年:中華格物院成功利用“冥水”(即石油)提煉出了高效率的燃料,並以此為橋梁發明了高威力的炸藥,使得工業能力大大的提高,冷兵器從此徹底消失在中華的列裝裏。
公元1776年:中華首次成功發射了一枚衛星,中華短時間內爆發對太空探索的狂熱。
公元1800——1900年:中華在這一個世紀中向太空中發射了包括337顆軍事用衛星在內的數千衛星,可以說全球已經沒有一處地方沒有在中華的監視之內。
公元1910年:中華占領澳大利亞,控製大半個太平洋,國力走向巔峰。
公元1926年:中華在天子的強迫下實行馬/克/思理論,但由於沒有結合中華之國情,且朝中互相掣肘,地方小題大做,半年後中華首次出現大規模經濟危機,且經濟危機時,某些世家趁亂大撈好處,導致世家力量得到恢複,重新控製了國家的部分權利,使得天子所設想的‘共/產’變為一紙空談,也為中華的衰敗埋下禍根。
公元1927年:為限製地方權利,天子不斷增加監督使之權利,使中華宦官勢力死灰複燃,隱隱開始控製朝政。
公元1929年:不適合國情的共/產/主/義製度與天子權利的逐漸丟失,開始導致中華駛入腐/敗的漩渦,國家陷入巨大危機。
公元1934年:中華天子在視察時被某憤怒的群眾投擲的重物擊中頭部,搶救無效死亡。而宦官立刻推舉隻有6歲的劉華繼任天子,次年,宦官架空天子,幾乎完完全全掌握天子之權柄。